一种煤仓支护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45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仓支护及其施工工艺。该煤仓支护包括煤仓和支护,煤仓包括煤仓盖板、煤仓本体、煤仓漏斗、装载硐室,煤仓盖板设于煤仓本体顶部,煤仓漏斗设于煤仓本体底部,装载硐室设于煤仓本体下方,煤仓本体设有锚网喷支护,煤仓漏斗设有道轨支护,装载硐室设有锚网喷加金属棚支护。其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煤仓本体施工,(2)煤仓漏斗施工,(3)装载硐室施工,(4)煤仓盖板施工。该施工工艺降低了支护成本,操作简单,使工期大大缩短,得到的煤仓支护使用效果很好,仓体强度、煤仓漏斗段强度及装载硐室变形量等方面均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其强度大大提高,满足了支护使用年限。满足了支护使用年限。满足了支护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仓支护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煤仓支护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炭行业的不断发展,采煤效率不断提高,为了保证安全高效的生产,设有一个安全坚固的井下煤仓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防止四周岩石的压力造成煤仓结构破坏,一般都设有支护用以加固仓体。煤仓支护的选择,不仅关系煤仓自身的支护强度,而且会对以后的工作面产生重要影响。在大煤仓施工中,采用合理的支护方式对安全生产、降低劳动强度以及经济效益产生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0003]传统的煤仓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作为永久支护。煤仓筒体上部及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双层双向配筋;煤仓漏斗段使用轻质混凝土浇注而成;装载硐室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永久支护;煤仓盖板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梁板现浇结构。但传统的支护方式工程量大、费用高、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煤仓装载量少、支护使用年限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仓支护,完善了支护形式,减少了支护工程量,降低了支护成本,保证了支护强度。
[0005]一种煤仓支护,包括煤仓和支护;所述煤仓包括煤仓盖板、煤仓本体、煤仓漏斗、装载硐室,煤仓盖板设于煤仓本体顶部,煤仓漏斗设于煤仓本体底部,装载硐室设于煤仓本体下方;所述支护包括锚网喷支护、道轨支护、锚网喷加金属棚支护;所述煤仓本体设有锚网喷支护,所述煤仓漏斗设有道轨支护,所述装载硐室设有锚网喷加金属棚支护。
[0006]进一步的,所述煤仓盖板包括11#矿用工字钢和花纹钢板,花纹钢板上设有开口;11#矿用工字钢埋入仓壁500mm,用标号为C20的混凝土砌筑,砌筑宽度为300mm,厚度为200mm;花纹钢板铺设在11#矿用工字钢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煤仓本体采用锚网喷支护作为永久支护,具体为:全断面使用金属树脂锚杆配双层金属网支护,金属树脂锚杆将双层金属网固定在仓壁上,混凝土将金属树脂锚杆和双层金属网包覆且固定于仓壁,金属树脂锚杆规格为Φ18
×
1900mm,金属树脂锚杆间排距为500
×
500mm,双层金属网采用Ф6mm钢筋编织的经纬网,混凝土标号为C20,混凝土厚度为150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煤仓漏斗采用道轨支护,具体为:煤仓本体底部中间设有卸煤口,道轨围绕卸煤口周围排列,道轨22kg/m,每根道轨俯角为60
°
,道轨下端均与装载硐室的工字钢棚连接在一起;距道轨上端500mm处的每根道轨上各设有一个孔,一根Φ18mm的圆环钢筋通过小孔将所有的道轨串在一起,在每2根道轨之间打一根金属树脂锚杆将其固定于仓壁上;煤仓本体底部与装载硐室交接处敷设一块20mm厚的铁板,铁板将道轨与仓壁连接,C20混凝土将道轨间以及道轨与仓壁间的空隙填实,成为一个整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装载硐室采用锚网喷加金属棚支护作为永久支护,具体为:全断面
使用金属树脂锚杆配单层金属网支护,金属树脂锚杆将单层金属网固定在仓壁上,混凝土将金属树脂锚杆和单层金属网包覆且固定于仓壁,金属树脂锚杆规格为Φ18
×
1900mm,顶部锚杆间排距500
×
800mm,最外侧锚杆向外倾斜15
°
,帮部锚杆间排距800
×
800mm,单层金属网采用Ф6mm钢筋编织经纬网,混凝土标号为C20,混凝土厚度为100mm;单层金属网内侧设有30b#工字钢棚,混凝土将30b#工字钢棚包覆且固定于装载硐室的上壁和侧壁。
[0010]一种煤仓支护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煤仓本体施工,(2)煤仓漏斗施工,(3)装载硐室施工,(4)煤仓盖板施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先用钻机钻孔,孔的直径为1200mm,根据煤仓中心线自上而下利用普通钻爆法先扩孔:采用YT

28型风钻配Ф22mm六角中空钎杆和“一”字型42mm风钻钎头打眼,浅眼光面爆破;打锚杆眼前,先敲帮处理浮矸,测量掘进尺寸,如有欠挖部分必须放炮或用风镐刷至设计尺寸;金属网使用网孔100
×
100mm的经纬网,双层布置,搭接量100mm,用锚杆将金属网固定在仓壁,锚杆采用Φ18
×
1900mm金属树脂锚杆,间排距500
×
500mm,喷射混凝土,喷浆紧跟迎头,混凝土型号为C20,初喷厚度50mm,总喷厚150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煤仓本体施工至底部时,将道轨排成煤仓漏斗形状,道轨22kg/m,每根道轨的俯角为60
°
,用一根Φ18mm的圆环钢筋将所有的道轨串在一起,在每2根道轨之间打一根金属树脂锚杆以将其固定于仓壁上,在煤仓本体底部与装载硐室交接处敷设一块20mm厚的铁板,铁板将道轨与仓壁连接,喷射C20混凝土,将道轨间以及道轨与仓壁间的空隙填实,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进一步挖掘,劈帮,挑顶加宽,加大断面;单层金属网采用Ф6mm钢筋编织经纬网,用锚杆将单层金属网固定在仓壁上,锚杆采用Φ18
×
1900mm金属树脂锚杆,顶部锚杆间排距500
×
800mm,最外侧锚杆向外倾斜15
°
,帮部锚杆间排距800
×
800m,喷射混凝土,喷浆紧跟迎头,混凝土型号为C20,初喷厚度50mm,总喷厚100mm;支设钢棚时,先用Φ50mm的钢管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的最上层铺上木板并与钢管固定在一起,按中线和宽度确定棚腿窝位置并用风镐挖出棚腿窝,用不小于5吨的手拉葫芦将两条棚腿分别立起,用铁丝将棚腿与帮网均匀固定3个点,用2个不小于5吨的手拉葫芦吊起棚梁,与两边的棚腿合在一起,拧紧螺栓,最后将顶、帮及棚档用混凝土喷实。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将各梁窝掘出毛断面,在仓壁埋入5根11#矿用工字钢,用混凝土将两端头固定在仓壁上,11#矿用工字钢上铺设带有开口的花纹钢板。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仓支护的施工工艺,降低了支护成本,操作简单,使施工工期大大缩短;施工得到的煤仓支护使用效果很好,仓体强度、煤仓漏斗段强度及装载硐室变形量等方面均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其强度大大提高,满足了支护使用年限;该煤仓支护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煤仓支护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装载硐室的俯视图。
[0020]图中,1

煤仓盖板,11

11#矿用工字钢,1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仓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煤仓和支护;所述煤仓包括煤仓盖板、煤仓本体、煤仓漏斗、装载硐室,煤仓盖板设于煤仓本体顶部,煤仓漏斗设于煤仓本体底部,装载硐室设于煤仓本体下方;所述支护包括锚网喷支护、道轨支护、锚网喷加金属棚支护;所述煤仓本体设有锚网喷支护,所述煤仓漏斗设有道轨支护,所述装载硐室设有锚网喷加金属棚支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仓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煤仓盖板包括11#矿用工字钢和花纹钢板,花纹钢板上设有开口;11#矿用工字钢埋入仓壁500mm,用标号为C20的混凝土砌筑,砌筑宽度为300mm,厚度为200mm;花纹钢板铺设在11#矿用工字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仓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煤仓本体采用锚网喷支护作为永久支护,具体为:全断面使用金属树脂锚杆配双层金属网支护,金属树脂锚杆将双层金属网固定在仓壁上,混凝土将金属树脂锚杆和双层金属网包覆且固定于仓壁,金属树脂锚杆规格为Φ18
×
1900mm,金属树脂锚杆间排距为500
×
500mm,双层金属网采用Ф6mm钢筋编织的经纬网,混凝土标号为C20,混凝土厚度为1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仓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煤仓漏斗采用道轨支护,具体为:煤仓本体底部中间设有卸煤口,道轨围绕卸煤口周围排列,道轨22kg/m,每根道轨俯角为60
°
,道轨下端均与装载硐室的工字钢棚连接在一起;距道轨上端500mm处的每根道轨上各设有一个孔,一根Φ18mm的圆环钢筋通过小孔将所有的道轨串在一起,在每2根道轨之间打一根金属树脂锚杆将其固定于仓壁上;煤仓本体底部与装载硐室交接处敷设一块20mm厚的铁板,铁板将道轨与仓壁连接,C20混凝土将道轨间以及道轨与仓壁间的空隙填实,成为一个整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仓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硐室采用锚网喷加金属棚支护作为永久支护,具体为:全断面使用金属树脂锚杆配单层金属网支护,金属树脂锚杆将单层金属网固定在仓壁上,混凝土将金属树脂锚杆和单层金属网包覆且固定于仓壁,金属树脂锚杆规格为Φ18
×
1900mm,顶部锚杆间排距500
×
800mm,最外侧锚杆向外倾斜15
°
,帮部锚杆间排距800
×
800mm,单层金属网采用Ф6mm钢筋编织经纬网,混凝土标号为C20,混凝土厚度为100mm;单层金属网内侧设有30b#工字钢棚,混凝土将30b#工字钢棚包覆且固定于装载硐室的上壁和侧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仓支护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又军李存敬薛峰孙玉超孙成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