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29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0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基坑降水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挖设在基坑外周的环形槽,环形槽内填设有透水石,环形槽与基坑之间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一端与基坑连通,另一端与环形槽连通;环形槽的外周挖设有排水井,排水井与环形槽通过管道连通;排水井上方的地面上放置有水泵,水泵上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伸入排水井内;环形槽靠近基坑的一侧上均铺设有滤水板,基坑的侧壁上铺设有压板,压板上连接有推动压板挤压基坑侧壁的挤压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基坑排水效率,使得基坑能够保持干燥的效果。持干燥的效果。持干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基坑降水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坑降水是指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
[0003]目前常用的基坑排水方法是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是一种人工排降法。它具有施工方便,用具简单,费用低廉的特点,在施工现场应用的最为普遍。在高水位地区基坑边坡支护工程中,这种方法往往作为阻挡法或其他降水方法的辅助排降水措施,它主要排除地下潜水、施工用水和天降雨水。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基坑排水过程中,水会渗入基坑侧壁,导致基坑内环境潮湿,从而影响基坑内的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基坑的排水效率,使得基坑能够保持干燥,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结构,包括挖设在基坑外周的环形槽,环形槽内填设有透水石,环形槽与基坑之间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一端与基坑连通,另一端与环形槽连通;环形槽的外周挖设有排水井,排水井与环形槽通过管道连通;排水井上方的地面上放置有水泵,水泵上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伸入排水井内;环形槽靠近基坑的一侧上均铺设有滤水板,基坑的侧壁上铺设有压板,压板上连接有推动压板挤压基坑侧壁的挤压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坑内的水能够通过排水管流入环形槽内,同时当基坑内积水较多时,积水也会透过基坑的侧壁渗入环形槽内,流入环形槽内的水会穿过透水石流向排水井内,同时透水石会过滤掉一部分泥土,从而提高水的流速,加速水的排出,再启动水泵,通过抽水管将排水井内的抽出,同时通过挤压组件带动压板挤压基坑侧壁,同时基坑的侧壁也受到滤水板的挤压,从而能够将基坑侧壁内渗入的水挤入环形槽内,进而便于将基坑内的水排净,使得基坑能够保持干燥。
[0008]可选的,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辊和驱动挤压辊滚动的驱动组件,挤压辊与压板紧密抵接,驱动组件连接在挤压辊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组件,带动挤压辊滚动碾压压板,使得压板挤压基坑侧壁,使得基坑侧壁受到压板和滤水板的双向挤压力,从而便于将基坑侧壁渗入的水通过滤水板上的过滤孔排入环形槽内,进而便于将基坑内的水排净,使得基坑能够保持干
燥。
[0010]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杠,连接块和驱动电机,丝杠上连接有安装板,限位架水平设置在基坑的顶面,丝杠竖直设置与限位架转动连接,连接块套设在丝杠上并与丝杠螺纹连接,连接块与挤压辊相对转动连接,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限位架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带动限位架上的丝杠转动,带动套设在丝杠上的连接块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挤压辊在压板上滚动,使得压板向滤水板挤压基坑侧壁,便于将基坑侧壁渗入的水通过滤水板上的过滤孔排入环形槽内,进而便于将基坑内的水排净,使得基坑能够保持干燥。
[0012]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与挤压辊之间设置有顶紧杆,顶紧杆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挤压辊的外壁相对转动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块与挤压辊之间设置顶紧杆,使得顶紧杆与挤压辊的外壁紧密抵接,从而对挤压辊施加一个力,使得挤压辊与压板紧密抵接,从而便于推动压板挤压基坑侧壁,便于将基坑侧壁的水通过滤水板排出至环形槽内,进而提高基坑的排水效率。
[0014]可选的,所述顶紧杆与挤压辊之间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一端伸入顶紧杆内并与顶紧杆滑动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挤压辊转动连接,调节杆与顶紧杆之间设置有锁紧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紧杆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能够根据不同基坑的尺寸调节调节杆伸出顶紧杆的长度,从而使得调节杆能够带动挤压辊与基坑内壁上的压板紧密抵接,从而稳定的对挤压辊施加一个力,使得挤压辊与压板紧密抵接,从而便于推动压板挤压基坑侧壁,便于将基坑侧壁的水通过滤水板排出至环形槽内,进而提高基坑的排水效率。
[0016]可选的,所述锁紧件采用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套设在调节杆上并与调节杆螺纹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节杆从顶紧杆内伸出,使得与调节杆连接的挤压辊与基坑侧壁紧密抵接,在转动与调节杆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使得锁紧螺母与顶紧杆的端部紧密抵接,从而使得调节杆在顶紧杆内保持稳定,进而便于调节杆带动挤压辊挤压压板。
[0018]可选的,所述调节杆与挤压辊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槽和转动块,转动槽开设在挤压辊的外壁上,转动块固定连接在调节杆远离挤压杆的一端,转动槽与转动块配合使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紧杆上的调节杆通过转动块与转动槽的配合,带动挤压辊在压板上滚动,同时使得挤压辊始终与压板紧密抵接,从而使得压板挤压基坑侧壁,将基坑侧壁的水挤出至环形槽内排出。
[0020]可选的,所述环形槽上方的地面上设置有高压冲水机,高压冲水机的出水口朝向环形槽。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高压冲水机,向环形槽内冲水,从而加速环形槽内的水流入排水井内排出,进而提高了基坑排水的效率,同时也能将附着在透水石上的泥土冲洗干净,从而避免透水石堵塞影响排水。
[0022]可选的,所述环形槽远离基坑一侧的侧壁上铺设有防水布。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压冲水机,向环形槽内冲水时,防水布能够有效的避免水渗向环形槽远离基坑一侧的侧壁内,从而使得水流集中向下流,加速环形槽内的水流入排水井内排出,进而提高了基坑排水的效率,同时也能将附着在透水石上的泥土冲洗干净,从而避免透水石堵塞影响排水。
[0024]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地面上挖出环形槽,在环形槽内填设透水石;S2:在环形槽内圈的地面上挖基坑;S3:在环形槽靠近基坑的一侧铺设滤水板;S4:在基坑底壁上插设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与基坑底壁齐平,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入环形槽内;S5:在环形槽外周的地面上挖排水井,将排水井与环形槽通过管道连通;S6:在排水井上方的地面上放置水泵,水泵上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伸入排水井内;S7:在基坑的内壁上贴设压板,在压板上连接驱动压板挤压基坑侧壁的挤压组件。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坑内的水能够通过排水管流入环形槽内,同时当基坑内积水较多时,积水也会透过基坑的侧壁渗入环形槽内,流入环形槽内的水会穿过透水石流向排水井内,同时透水石会过滤掉一部分泥土,从而提高水的流速,加速水的排出,再启动水泵,通过抽水管将排水井内的抽出,再通过挤压组件带动压板挤压基坑侧壁,同时基坑的侧壁也受到滤水板的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挖设在基坑(1)外周的环形槽(2),环形槽(2)内填设有透水石(21),环形槽(2)与基坑(1)之间设置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一端与基坑(1)连通,另一端与环形槽(2)连通;环形槽(2)的外周挖设有排水井(3),排水井(3)与环形槽(2)通过管道连通;排水井(3)上方的地面上放置有水泵(4),水泵(4)上连接有抽水管(41),抽水管(41)一端与水泵(4)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伸入排水井(3)内;环形槽(2)靠近基坑(1)的一侧上均铺设有滤水板(5),基坑(1)的侧壁上铺设有压板(6),压板(6)上连接有推动压板(6)挤压基坑(1)侧壁的挤压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7)包括挤压辊(71)和驱动挤压辊(71)滚动的驱动组件(72),挤压辊(71)与压板(6)紧密抵接,驱动组件(72)连接在挤压辊(7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2)包括丝杠(721),连接块(722)和驱动电机(723),丝杠(721)上连接有安装板(12),限位架水平设置在基坑(1)的顶面,丝杠(721)竖直设置与限位架转动连接,连接块(722)套设在丝杠(721)上并与丝杠(721)螺纹连接,连接块(722)与挤压辊(71)相对转动连接,驱动电机(723)固定连接在限位架上,驱动电机(723)的输出轴与丝杠(721)的一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722)与挤压辊(71)之间设置有顶紧杆(8),顶紧杆(8)一端与连接块(7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挤压辊(71)的外壁相对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杆(8)与挤压辊(71)之间设置有调节杆(81),调节杆(81)一端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学林樊跟牛彭跃文高飞杨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观唐城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