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恶性高热易感基因的方法及试剂盒技术

技术编号:284901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恶性高热易感基因的方法及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五组或五组以上多重PCR体系,结合片段长短/质量分析方法,同步快速定性检测与恶性高热易感性相关的4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试剂盒组成:用于扩增所述49个SNP位点的引物组合物,PCR反应液和超纯水。检测步骤:(1)采集口腔脱落细胞保存于细胞采集卡,或采集血液样本并提取核酸;(2)将上述49个SNP位点分成五组或五组以上,设计五组或五组以上的引物组合物;(3)采用步骤(1)所述细胞采集卡或核酸为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4)按PCR产物片段长短/质量同步分离49个SNP位点;(5)结果分析判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势是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通量高、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恶性高热易感基因的方法及试剂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恶性高热易感基因的方法及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可由常规麻醉用药引起手术死亡的遗传性疾病。在全麻过程中,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可引起的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患者出现高热、酸中毒、低氧血症、高血钾、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变化,一旦发病,病情发展迅速,在没有特效拮抗药丹曲林的情况下,一般临床措施难以控制病情,最终病人可因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恶性高热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1/250000。由于临床上遇到恶性高热,往往都没有做好预防措施,治疗不及时,致死率高达70%~90%。若患者及时接收治疗并使用特效药丹曲林,致死率可降低到10%以内。
[0003]目前,国际上公认咖啡因-氟烷体外肌挛缩试验(CHCT)是确诊MH易感性的金标准。CHCT价格昂贵,局限于专业测试中心使用,需要外科手术切取患者一块肌肉,创伤性较大,且不容易区分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0004]MH作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研究证实至少有5个基因的异常与其发生有关,但已明确的致病基因仅为罗纳丹受体(Ryanodine receptor,RYR1)和编码二氢吡啶受体α1亚单位的CACNA1S(L type 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L型电压门控Ca
2+
>通道)。因此,对于采用全麻麻醉的手术患者,术前通过检测RYR1和CACNA1S基因的突变,筛查恶性高热易感性,可帮助医生调整麻醉方案,有效避免恶性高热发生。通过检测与恶性高热相关的49个SNP位点判断恶性高热易感性,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检测方案。
[0005]现有的SNP位点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技术、测序法。现简述如下:
[0006]1、荧光定量PCR:采用荧光淬灭及双末端标记技术,针对SNP位点设计特异性的探针。其优点是灵敏度高、准确性强;其缺点:
[0007](1)通量低,如同时检测49个SNP位点,需要至少分10个反应管检测,耗时长,样品用量大,难以适应临床需求;
[0008](2)难以设置内参质控,无法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
[0009](3)探针标记成本高。
[0010]2、基因芯片技术:
[0011]基因芯片是通过微加工技术,将数以万计、乃至百万计的特定序列的DNA片段(基因探针),有规律地排列固定于硅片、玻片等支持物上,构成的一个二维DNA探针阵列,利用这类芯片与标记的生物样品进行杂交,可对样品的基因表达谱生物信息进行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优点是通量高、操作简便;缺点是检测成本昂贵、重复性差、灵敏度较低。此外,芯片的种类较多,难以制定一个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也限制了基因芯片技术的普及。
[0012]3、测序法:
[0013]Sanger测序法是SNP分型金标准,不仅能发现已知SNP,也能发现未知SNP。但Sanger测序法操作复杂、成本较高、周期长,需要一个一个位点测序,多个SNP位点测序耗时长、累计价格相对昂贵。二代测序技术实现了边合成边测序,具有高通量、高效率的优势。然而二代测序平台价格昂贵、普及度低,作为SNP检测技术还不够成熟。
[0014]由于恶性高热易感基因SNP数量较多,以上技术均具有明显局限性,因此很难应用于恶性高热易感基因检测。
[0015]目前,国内外尚无有关以多重PCR和CE分离技术为基础的恶性高热易感基因检测方案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16]本专利技术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毛细电泳(CE)分离技术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通量高、成本低的检测恶性高热易感基因的方法及试剂盒。
[0017]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将与恶性高热相关的49个SNP位点分成五组或五组以上,根据分组的SNP位点,采用对应的五组或五组以上的引物组合物,同步快速定性检测与恶性高热易感性相关的4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其中,各组引物组合物包含所检测的SNP位点不同基因型的正反向扩增引物及3个人基因组DNA内参和1个PCR反应内参的正反向扩增引物。所述人类基因组内参基因(huDNA)用于监测样本DNA质量,可避免DNA质量不好而造成的假阴性;PCR反应内参(pcDNA)用于监测PCR反应过程,可避免PCR反应失败造成的假阴性。本专利技术针对每一个SNP位点设计了3条引物,其中两条引物(即正向引物)分别与野生基因和突变的易感基因互补结合,另一条引物(即反向引物)作为共用引物,分别与野生型引物和突变型引物扩增出长度相差2~10bp的PCR产物片段。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恶性高热易感基因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用于扩增49个SNP位点的引物组合物、PCR反应液和超纯水。
[0019]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PCR反应液包括以下组分:超纯水、2
×
PCR缓冲液、DNA聚合酶、dNTP。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恶性高热易感基因的方法步骤如下:
[0021](1)采集口腔脱落细胞保存于细胞采集卡,或采集血液样本并提取核酸;
[0022](2)将49个SNP位点分成五组或五组以上;设计五组或五组以上的引物组合物;
[0023](3)采用步骤(1)所述细胞采集卡或核酸为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
[0024](4)毛细电泳,按PCR产物片段长短/质量同步分离49个SNP位点;
[0025](5)结果分析判读,根据检测峰图,可获得每个SNP位点的基因型,从而判断恶性高热易感性,如表1所示。
[0026]表1 SNP位点基因型对应临床参考信息
[0027][0028][0029][0030][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3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能快速有效地检测多个SNP位点,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具有以下优势:
[0033](1)高通量,能实现49个SNP位点的同步检测;
[0034](2)准确性高,采用CE技术对PCR产物进行分离,可将非特异性产物、引物二聚体和特异性产物分离,最大程度降低假阳性;
[0035](3)灵敏度高,本试剂盒能检测含量低至1ng/反应的样品;
[0036](4)使用经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试剂盒检测成本低,利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一个麻醉手术患者的口腔脱落细胞采集卡样本(样品未经核酸提取直接PCR扩增)的恶性高热易感基因的检测结果。49个SNP位点被分为五组,如表2.1~2.5所示。图
1.A为A组SNP检测结果,无突变;图1.B为B组SNP检测结果,可见RYR1基因的c.7361G>A位点发生GG

GA杂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恶性高热易感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非疾病诊断目的;将与恶性高热易感性相关的49个SNP位点分成五组或五组以上,采用五组或五组以上的引物组合物对样本进行多重PCR扩增,结合片段长短/质量分析方法,同步快速定性检测与恶性高热易感性相关的49个SNP位点;所述49个SNP位点如表1所示:表1恶性高热易感性相关的49个SNP位点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检测步骤:(1)采集口腔脱落细胞保存于细胞采集卡,或采集血液样本并提取核酸;(2)将所述49个SNP位点分成五组或五组以上,设计五组或五组以上的引物组合物;(3)采用步骤1所述细胞采集卡或核酸为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4)按PCR产物片段长短/质量同步分离49个SNP位点;(5)结果分析判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恶性高热易感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步骤(1)所述口腔脱落细胞保存于细胞采集卡上,可不需要核酸提取,直接用于PCR扩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恶性高热易感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引物组合物中包含用于扩增其对应组的SNP位点、3个人基因组DNA内参和1个PCR反应内参的正反向
引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恶性高热易感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一个SNP位点设计了3条引物,其中2条引物分别与野生型基因和突变型基因互补结合,1条共用的引物与野生型和突变型引物分别扩增出片段长短有2~10个碱基差异的片段。5.一种检测恶性高热易感基因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云霞应斌武吴勇王凡刘斌腾翼王旻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