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05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包括管体,管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开口;固定件的正面四周设置有第一胶条,且固定件的底端设置有灭菌开口敷料层和水胶体敷料层,且灭菌开口敷料层设置在水胶体敷料层底端;管体的正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条,管体的背面固定设置有集管块。该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上的固定环可将管体固定在固定件上,第一胶条和固定条可将固定件固定在患者身上,且固定件背面固定设置有水胶体敷料层和灭菌开口敷料层,在固定管体的同时还能对患者插管处进行消毒灭菌且对渗出的体液进行及时吸收;置管区域能对管体提供一定的固定作用,防止管线过长不小心触碰到管线继而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腹腔引流管
,具体为一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现有的腹腔引流管结构简单,且都是借助外界胶带在缝合处进行简单固定,但是胶带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失去粘性导致引流管从患者缝合处脱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一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方形且固定件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固定件的正面四周固定设置有第一胶条,且固定件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灭菌开口敷料层和水胶体敷料层,且灭菌开口敷料层固定设置在水胶体敷料层底端;所述管体的正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条,所述管体的背面固定设置有集管块。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管块上固定设置有置管区域,所述置管区域为弧形且置管区域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胶条。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胶条表面固定设置有保护条且第二胶条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条。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环,且固定环与圆形开口同圆心。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的四周固定设置有胶片,且胶片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保护片。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胶条的表面顶端固定设置有防护条,所述第一胶条的数量为四个且第一胶条均匀分布在固定件四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条的数量至少有三个且固定条间隔分布在管体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固定条、集管块、第一胶条和第二胶条均由软性材料制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一、该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的管体上固定设置有固定件和固定条,且固定件上开设有圆形开口,固定件正面设置有固定环,且固定环上设置有胶片,且固定件正面四周
固定设置有第一胶条,固定环可将管体固定在固定件上,第一胶条和固定条可将固定件固定在患者身上,且固定件背面固定设置有水胶体敷料层和灭菌开口敷料层,在固定管体的同时还能对患者插管处进行消毒灭菌且对渗出的体液进行及时吸收。
[0014]二、该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的管体上还固定设置有集管块,集管块上固定开设有弧形置管区域,置管区域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胶条,置管区域能对管体提供一定的固定作用,防止管线过长不小心触碰到管线,继而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的平面图一;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的平面图二;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的平面图三。
[0019]图中:1、管体;2、固定件;3、圆形开口;4、第一胶条;5、灭菌开口敷料层;6、水胶体敷料层;7、固定条;8、集管块;9、置管区域;10、第二胶条;11、连接条;12、固定环;13、胶片;14、防护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件2,固定件2为方形且固定件2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开口3;固定件2的正面四周固定设置有第一胶条4,且固定件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灭菌开口敷料层5和水胶体敷料层6,且灭菌开口敷料层5固定设置在水胶体敷料层6底端;管体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条7,管体1的背面固定设置有集管块8。
[0022]其中,集管块8上固定设置有置管区域9,置管区域9为弧形且置管区域9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胶条10,置管区域9可收集多余的管线防止管线过长不小心触碰到继而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且第二胶条10能对管体1起到固定作用。
[0023]其中,第二胶条10表面固定设置有保护条且第二胶条10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条11,当需要使用第二胶条10对管体1进行固定时,可将第二胶条10表面的保护条揭开,并将第二胶条10翻转至靠近管体1的一侧对管体1进行固定。
[0024]其中,固定件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环12,且固定环12与圆形开口3同圆心,可将管体1穿过圆形开口3并通过固定环12对管体1进行固定。
[0025]其中,固定环12的四周固定设置有胶片13,且胶片13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保护片,当需要将管体1固定在固定件2上时,将胶片13上的保护片揭开并将胶片13固定在管体1上。
[0026]其中,第一胶条4的表面顶端固定设置有防护条14,第一胶条4的数量为四个且第一胶条4均匀分布在固定件2四周,可将第一胶条4表面的防护条14揭开并通过第一胶条4将固定件2固定在患者身上,第一胶条4能有效防止管体1从患者缝合处脱落。
[0027]其中,固定条7的数量至少有三个且固定条7间隔分布在管体1上,固定条7能对管
体1进行进一步的加固。
[0028]其中,固定件2、固定条7、集管块8、第一胶条4和第二胶条10均由软性材料制成,便于使用。
[0029]工作原理:将引流管管体1经患者缝合处穿过固定件2中间的圆形开口3,并将圆形开口3上的固定环12上的胶片13与管体1固定连接好,将第一胶条4表面的防护条14揭开,将第一胶条4翻转180度并将第一胶条4与患者皮肤贴合在一起,固定件2底端的灭菌开口敷料层5能对缝合处进行消毒灭菌,水胶体敷料层6能吸收缝合处外渗的体液;通过固定条7对管体1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当管体1的管线过长是,将多余的管线通过S形方式分别穿过集管块8上的置管区域9,并通过连接条11将置管区域9两侧的第二胶条10翻转180度,将第二胶条10表面的保护条揭开,通过第二胶条10将管体1固定在固定件2上即可;该种引流管设置有多重固定装置,能有效对腹腔引流管进行固定,有效防止引流管管体从患者缝合处脱落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和痛苦的体验,同时能有效避免由于引流管脱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
[0030]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为方形且固定件(2)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开口(3);所述固定件(2)的正面四周固定设置有第一胶条(4),且固定件(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灭菌开口敷料层(5)和水胶体敷料层(6),且灭菌开口敷料层(5)固定设置在水胶体敷料层(6)底端;所述管体(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条(7),所述管体(1)的背面固定设置有集管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管块(8)上固定设置有置管区域(9),所述置管区域(9)为弧形且置管区域(9)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胶条(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固定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条(10)表面固定设置有保护条且第二胶条(10)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条(11)。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玉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铭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