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煤气缓冲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39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焦炉煤气缓冲罐,包括罐体、及与罐体连接并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在进气管与出气管之间的位置,罐体的其中一个内壁上依次间隔地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折流板,罐体的另一相对侧的内壁上依次间隔地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折流板;第一折流板与第二折流板交替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折流板上远离对应的内壁的端部向下连接有第一排污管,第一排污管能够收集吸附于第一折流板背面的介质,第二折流板上远离对应的内壁的端部向下连接有第二排污管,第二排污管能够收集吸附于第二折流板背面的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能够实现对物料内介质有效的截留,进而提高途经该焦炉煤气缓冲罐的物料中介质沉降率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焦炉煤气缓冲罐


[0001]本技术属于煤化工相关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焦炉煤气缓冲罐。

技术介绍

[0002]在焦化生产中,需要输送焦炉煤气,为此,通常需要使用缓冲管,用以调整焦炉煤气的供气压力,防止焦炉煤气在供气过程中出现忽高忽低的情形。目前,现有的缓冲罐在使用时,缓冲罐对焦炉煤气中含有焦油等杂质的截留效果不好,且截留的杂质通常是沉积于罐底,不便于后续对缓冲管内沉积物的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焦炉煤气缓冲罐。
[0004]具体地,一种焦炉煤气缓冲罐,包括罐体、及与所述罐体连接并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出气管的下方位置;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之间的位置,所述罐体的其中一个内壁上依次间隔地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折流板,所述罐体的另一相对侧的内壁上依次间隔地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与所述第二折流板交替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折流板上远离对应的内壁的端部向下连接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能够收集吸附于所述第一折流板背面的介质,所述第二折流板上远离对应的内壁的端部向下连接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能够收集吸附于所述第二折流板背面的介质。
[000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流板及所述第二折流板朝向所述罐体的罐底向下倾斜设置。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流板与所述第二折流板朝向所述罐体的罐底的投影部分重叠,其中所述第一折流板与所述第二折流板相重叠的部分形成有装配间隙,且由所述进气管导入的物料途经所述装配间隙向上运动,并由所述出气管向外排出。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流板的端部设有第一弯折钩板,所述第一排污管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排污管分居于所述第一弯折钩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排污管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钩板收集滞留于所述第一折流板背面的介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排污管的管口设于所述第一弯折钩板的下方位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两根所述第一排污管贯穿所述罐体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排污管伸出所述罐体的部分连接并连通有集污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折流板的端部设有第二弯折钩板,所述第二排污管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二排污管分居于所述第二弯折钩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排污管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弯折钩板吸附所述第二折流板背面的介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罐体设为方形结构。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排污管及所述第二排污管均设为贴合于所
述罐体内壁的方形管。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管及所述出气管设于所述罐体的同一侧壁上。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5]本技术所提供的焦炉煤气缓冲罐,用第一折流板及第二折流板阻隔由进气管导入的物料,并利用物料内含有的介质与第一折流板及第二折流板之间的抵碰,实现介质在第一折流板及第二折流板背面的滞留,最后利用介质自身的重力顺着第一折流板及第二折流板的背面下滑至对应的第一排污管及第二排污管,以此达到对物料内介质有效的截留,进而提高途经该焦炉煤气缓冲罐的物料中介质沉降率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焦炉煤气缓冲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0、罐体;11、进气管;12、出气管;20、第一折流板;21、第一排污管;22、第一弯折钩板;30、第二折流板;31、第二排污管;32、第二弯折钩板;101、集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焦炉煤气缓冲罐,包括罐体10、及与罐体10连接并连通的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其中进气管11设于出气管 12的下方位置,使得外置的物料能够从进气管11导入至该罐体10内,然后再由出气管12向外排出。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气管11与出气管12之间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罐体10的其中一个内壁上依次间隔地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折流板20、而罐体10 的另一相对侧的内壁上依次间隔地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折流板30,其中第一折流板20与第二折流板30交替间隔设置,使得本实施方式的焦炉煤气缓冲罐工作时,用第一折流板20及第二折流板30阻隔物料中含有的介质,以此实现对物料中含有介质的截留。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焦炉煤气缓冲罐中由进气管11导入的物料为焦炉煤气,而物料中含有的介质为焦炉煤气中含有的焦油、萘等杂质。
[0022]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折流板20上远离对应的内壁的端部向下连接有第一排污管21,第一排污管21能够收集吸附于第一折流板20背面的介质,而第二折流板30上远离对应的内壁的端部向下连接有第二排污管31,第二排污管 31能够收集吸附于第二折流板30背面的介质。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焦炉煤气缓冲罐具体用第一排污管21及第二排污管31来收集受到第一折流板20及第二折流板30阻隔而截流的介质。
[002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折流板20及第二折流板30朝向罐体10的罐底向下倾斜设
置,以便于吸附于第一折流板20背面及第二折流板30背面的介质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第一折流板20的背面及第二折流板30的背面向下流动,并进入至对应的第一排污管21及第二排污管31,以便于对第一折流板20及第二折流板30上介质的收集。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排污管21与第一折流板20连接,可对第一折流板20起到支撑的作用,以便于第一折流板20在罐体 10内的安装固定。
[0024]进一步地,第一折流板20及第二折流板30朝向罐体10的罐底的投影部分重叠,其中第一折流板20与第二折流板30相重叠的部分形成有装配间隙(图未示),且由进气管11导入的物料途经装配间隙向上运动,并由出气管12向外排出。使得由进气管11导入的物料能够在流向出气管12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多地触碰到第一折流板20及第二折流板30,以此提高对物料中介质的截留效果。
[002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折流板20的端部设有第一弯折钩板22,第一排污管21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一排污管21分居于第一弯折钩板22的两侧,且第一排污管21能够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煤气缓冲罐,包括罐体、及与所述罐体连接并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出气管的下方位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之间的位置,所述罐体的其中一个内壁上依次间隔地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折流板,所述罐体的另一相对侧的内壁上依次间隔地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与所述第二折流板交替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折流板上远离对应的内壁的端部向下连接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能够收集吸附于所述第一折流板背面的介质,所述第二折流板上远离对应的内壁的端部向下连接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能够收集吸附于所述第二折流板背面的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煤气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及所述第二折流板朝向所述罐体的罐底向下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煤气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与所述第二折流板朝向所述罐体的罐底的投影部分重叠,其中所述第一折流板与所述第二折流板相重叠的部分形成有装配间隙,且由所述进气管导入的物料途经所述装配间隙向上运动,并由所述出气管向外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焦炉煤气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