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电解阳极保温料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711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电解阳极保温料转运装置,包括有盛料箱和底座,盛料箱装设在底座上;盛料箱设置有料斗,料斗底部的下料口中设置有下料控制阀门,在下料口的下方设有下料溜槽;盛料箱上设有吊装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盛料箱、底座、下料溜槽等机构组成,可实现保温料较高程度的机械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并降低了电解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消除了以往由翻斗汽车拉运、装卸料块时引起的扬尘,有利于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和环保水平,并且也有利于现场管理。另外,由于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使保温料添加作业时间缩短,相应地因阳极更换造成的电解槽散热损失、电耗也会变小,使得电解槽能保持更好的生产技术条件。使得电解槽能保持更好的生产技术条件。使得电解槽能保持更好的生产技术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电解阳极保温料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解铝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解决铝电解阳极保温料进行转运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铝电解生产车间,更换电解槽阳极后,需要在阳极表面上覆盖较厚的破碎保温料块(简称保温料),以减少电解槽表面散热和防止碳阳极表面氧化。按照某电解厂一天更换将近800块新阳极来说,阳极保温所使用的保温料需求量是很大的。目前,保温料主要由翻斗汽车从残极破碎车间拉运到每个电解车间各工区的固定堆料点,直接倾到在电解槽出铝端地坪上,之后由电解工将保温料用铁锹装满专用小料斗,再用天车吊运小料斗到电解槽新阳极上加料。这种传统的保温料供料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翻斗汽车拉运到电解厂房内卸料时,扬尘严重,且大型翻斗车在厂房内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作业效率低;第二、每块阳极均需要电解工使用铁锹完成保温料的添加作业,而且这是更换电解槽阳极的末道工序,是工人一天生产操作中最为疲乏的一环,不但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极低,人工成本高;第三、由于禁止堆垛超高及现场管理的要求,保温料贮料堆需随时整形,极大增加了现场管理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实现结构简单、可基本达到转运过程自动化、可提高转运作业效率、降低厂区扬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现场管理难度的铝电解阳极保温料转运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电解阳极保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盛料箱和规格与阳极托盘一致并可用阳极拖车起升及拖运的底座,盛料箱装设在底座上;盛料箱设置有料斗,料斗底部的下料口中设置有下料控制阀门,在下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保温料的下料溜槽;盛料箱上设置有便于进行吊运的吊装架。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控制阀门包括有下料阀门板及下料丝杠转动阀,下料阀门板采用钢板制成,以形成对落入料斗的保温料的承接结构;下料丝杠转动阀连接下料阀门板,形成对下料阀门板的开启或关闭结构。转动下料丝杠转动阀即可轻松拉开或推进下料阀门板,控制下料口的关闭和开启,操作方便。
[0006]进一步地,所述盛料箱包括有左右两个料斗(边长约为1.5米),两个料斗相互独立,并分别设有下料口及下料控制阀门。
[0007]进一步地,盛料箱的承重框架用矩形钢管制作,在矩形钢管外侧分别焊接有6根圆钢,两侧一共12根;料斗采用不小于6mm厚的钢板制作,通过满焊焊接,焊缝高度≥4mm;下料阀门板采用厚度不小于8mm的钢板制成,以保证不会发生因料块从高处落下时冲击产生塑形变型的情况。
[0008]进一步地,吊装架包括有吊耳和吊耳固定架,吊耳固定架固定在盛料箱的顶部中间位置,在吊耳固定架上设置有四个吊耳,形成一套四爪吊具;吊耳固定架采用槽钢制成。通过四爪吊具可方便天车吊运盛料箱,提高设备转运效率。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设置在电解工区用以放置盛料箱;支撑框架包括有横梁,上下的横梁之间通过支腿连接固定成框架结构;在支撑框架的两侧中部位置固定有立杆,在立杆与中间的支腿之间焊接有脚梯;横梁采用6mm厚的矩形钢管制成,6根支腿采用20mm厚的钢板拉筋到底,脚梯采用角铁制成,通过脚梯便于操作人员上下进行操作。
[0010]进一步地,下料溜槽包括有托架、溜槽底板和侧板,溜槽底板及侧板均采用5mm厚的钢板制成,托架采用80mm厚的槽钢通过U型焊接制成;溜槽底板与托架为活动搭接,溜槽底板的头部采用铁链与托架连接,使溜槽底板形成出口低的倾斜结构,且溜槽底板的最低点与地面高度为550mm,以用于对接0.5t的小料斗进行接料,而整个装置的规格容量为6t。保温料直接落入小料斗中,无需人工上料,去人工作业,降低劳动强度。
[0011]进一步地,底座的上部采用25#槽钢制作,底部采用20#槽钢制作,上部与底部之间全部采用焊接固定,满焊焊缝高度≥4mm;底座与阳极托盘的规格一致,长、宽、高分别为3140mm、1760mm、450mm,形成可利用电解铝阳极拖车快速拉运的结构。
[0012]工作过程:盛料箱装设在底座上,由于底座与阳极托盘规格一致,可以用阳极拖车起升和拖运。由阳极拖车拉运盛料箱及底座至破碎车间,从200t料仓下接料。接满后由阳极拖车运至电解各工区,然后由天车通过盛料箱顶部的四爪吊具吊起盛料箱,放置于设置在电解各工区的支撑框架上。
[0013]电解工人取用保温料时,由天车将0.5t的小料斗放置于盛料箱下方的下料溜槽接料处,然后人工操作下料丝杠转动阀拉出下料口的下料阀门板,打开下料口开始卸料;装满小料斗后再次操作下料丝杠转动阀将下料阀门板推入,关闭下料口,停止卸料;再用天车吊运小料斗进行保温料添加作业即可。
[0014]本技术主要由盛料箱、底座、下料溜槽等机构组成,可实现保温料较高程度的机械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并降低了电解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消除了以往由翻斗汽车拉运、装卸料块时引起的扬尘,有利于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和环保水平,并且也有利于现场管理。另外,由于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使保温料添加作业时间缩短,相应地因阳极更换造成的电解槽散热损失、电耗也会变小,使得电解槽能保持更好的生产技术条件,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面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
[0017]图3为盛料箱与底座结合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0018]图4为盛料箱与支撑框架及下料溜槽结合状态的正面示意图;
[0019]图5为支撑框架的正面示意图。
[0020]图中,1为盛料箱,11为料斗,12为下料口,2为底座,3为支撑框架,31为横梁,32为支腿,33为立杆,34为脚梯,4为吊装架,41为吊耳,42为吊耳固定架,5为下料溜槽,51为托
架,52为溜槽底板,53为铁链,6为下料阀门板,7为下料丝杠转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铝电解阳极保温料转运装置,包括有盛料箱1和规格与阳极托盘一致并可用阳极拖车起升及拖运的底座2,盛料箱1装设在底座2上;盛料箱1设置有料斗11,料斗11底部的下料口12中设置有下料控制阀门,在下料口1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保温料的下料溜槽5,通过下料溜槽5将保温料往外侧引出进行装料,便于采用天车进行操作;盛料箱1上设置有便于进行吊运的吊装架4。
[0022]下料控制阀门包括有下料阀门板6及下料丝杠转动阀7,下料阀门板6采用钢板制成,以形成对落入料斗11的保温料的承接结构;下料丝杠转动阀7连接下料阀门板6,形成对下料阀门板6的开启或关闭结构。转动下料丝杠转动阀7即可轻松拉开或推进下料阀门板6,控制下料口12的关闭和开启,操作方便。
[0023]所述盛料箱1包括有左右两个料斗11(边长约为1.5米),两个料斗11相互独立,并分别设有下料口11及下料控制阀门。
[0024]盛料箱1的承重框架用矩形钢管制作,在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电解阳极保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盛料箱和规格与阳极托盘一致并可用阳极拖车起升及拖运的底座,盛料箱装设在底座上;盛料箱设置有料斗,料斗底部的下料口中设置有下料控制阀门,在下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保温料的下料溜槽;盛料箱上设置有便于进行吊运的吊装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阳极保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控制阀门包括有下料阀门板及下料丝杠转动阀,下料阀门板采用钢板制成,以形成对落入料斗的保温料的承接结构;下料丝杠转动阀连接下料阀门板,形成对下料阀门板的开启或关闭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电解阳极保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箱包括有左右两个料斗,两个料斗相互独立,并分别设有下料口及下料控制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电解阳极保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盛料箱的承重框架用矩形钢管制作,在矩形钢管外侧分别焊接有6根圆钢,两侧一共12根;料斗采用不小于6mm厚的钢板制作,通过满焊焊接,焊缝高度≥4mm;下料阀门板采用厚度不小于8mm的钢板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电解阳极保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吊装架包括有吊耳和吊耳固定架,吊耳固定架固定在盛料箱的顶部中间位置,在吊耳固定架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衡茂林刘锋杨旸胡志梅宋清懿张启胜梁伟车占鹏张国林殷华彬李积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