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倒插入式腰椎融合术用器具,脊柱内镜包括主体、内镜杆、光源接口、图像传输接口和两个水接口,主体、内镜杆轴向方向内部均开设通槽,内镜杆设置在主体的前端,光源接口、图像传输接口设置在主体的下面,两个水接口分别设置在主体的左右两侧面,内镜杆的杆壁前端设有光源镜头,光源镜头分别通过设置在内镜杆的杆壁内的信号线、光源线与图像传输接口、光源接口连接;铰刀包括铰刀杆、转动把手和铰刀头,铰刀杆的前端设有铰刀头,铰刀头直径大于内镜杆的直径,铰刀杆的后端设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与铰刀杆为可拆卸连接;保护套管、脊柱内镜、铰刀依次套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高效且安全的处理椎间隙建立植骨床。床。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化倒插入式腰椎融合术用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腰椎融合术用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倒插入式腰椎融合术用器具。
技术介绍
[0002]
随着现代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微创化,智能化,数字化及精准外科技术已经成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而微创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微创脊柱内镜可视化腰椎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对比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对腰椎结构损伤少,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等显著优点。处理椎间椎间盘需要使用铰刀,受脊柱内镜通槽的尺寸影响,铰刀的直径必然小于脊柱内镜通槽的直径,使得处理椎间盘的效率非常低,进而影响腰椎融合术的整个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视化倒插入式腰椎融合术用器具,能够高效且安全的处理椎间隙建立植骨床。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化倒插入式腰椎融合术用器具,包括脊柱内镜、铰刀和保护套管;脊柱内镜包括主体、内镜杆、光源接口、图像传输接口和两个水接口,主体、内镜杆轴向方向内部均开设通槽,内镜杆设置在主体的前端,光源接口、图像传输接口设置在主体的下面,两个水接口分别设置在主体的左右两侧面,内镜杆的杆壁前端设有光源镜头,光源镜头分别通过设置在内镜杆的杆壁内的信号线、光源线与图像传输接口、光源接口连接;铰刀包括铰刀杆、转动把手和铰刀头,铰刀杆的前端设有铰刀头,铰刀头直径大于内镜杆的直径,铰刀杆的后端设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与铰刀杆为可拆卸连接;保护套管套在内镜杆上,铰刀杆先从内镜杆前端倒插入通槽后在铰刀杆后端连接转动把手。
[0005]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把手与铰刀杆为螺纹连接,便于拆装。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内镜杆轴向方向内部开设的通槽的直径为4mm
‑
5mm。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铰刀为分体式,且铰刀头的直径大于内镜杆的直径,相对而言,大直径的铰刀头能够提高处理椎间隙建立植骨床的效率;光源镜头位于铰刀头的后方,可以看到铰刀头末端于椎体后缘和神经组织的距离,直视状态下更加安全的处理椎间隙建立植骨床。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脊柱内镜俯视图;
[0010]图3为内镜杆截面示意图;
[0011]图中:11、主体,12、内镜杆,13、光源接口,14、图像传输接口,15、水接口,16、光源
镜头,17、水管道,18、通槽,21、铰刀杆,22、转动把手,23、铰刀头,3、保护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脊柱内镜、铰刀和保护套管3;脊柱内镜包括主体11、内镜杆12、光源接口13、图像传输接口14和两个水接口15,内镜杆12设置在主体11的前端,主体11、内镜杆12轴向方向内部均开设直径为4mm
‑
5mm供铰刀穿过的通槽18,光源接口13、图像传输接口14设置在主体11的下面,两个水接口15分别设置在主体11的左右两侧面,如图3所示,内镜杆12的杆壁前端设有光源镜头16,光源镜头16分别通过设置在内镜杆12的杆壁内的信号线、光源线与图像传输接口14、光源接口13连接;内镜杆12的杆壁内还设置有两条水管道17,分别与一个水接口15连通;铰刀包括铰刀杆21、转动把手22和铰刀头23,铰刀杆21的前端设有铰刀头23,铰刀杆21的后端设有转动把手22,转动把手22与铰刀杆21为可拆卸连接;保护套管3套在内镜杆12上,铰刀杆21先从内镜杆12前端倒插入通槽18后在铰刀杆21后端连接转动把手22。
[0015]使用时,光源接口13与光源接通,为光源镜头16提供光源以便光源镜头16采集清晰明亮的图像,图像传输接口14与显示器连接,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呈现在显示器上,两个水接口15或者一个水接口15与水源连通,如果两个水接口15都与水源连通,那么冲洗水会从两个水接口15由两个水管道17一起冲出,冲洗光源镜头16,使得处理椎间盘时光源镜头16上没有异物遮挡始终保持有效的视野,由于作用,冲洗的水会从铰刀杆21与通槽18之间的空隙中流出患者体外;如果只有一个水接口15与水源连通,那么冲洗水会从该水接口15由水管道17冲出,冲洗水有两条通路流出患者体外,一条是经另一个水管道17由水接口15流出,另一条是从铰刀杆21与通槽18之间的空隙中流出;铰刀头23直径大于内镜杆12的直径,因此,铰刀设计为分体式,铰刀杆21先从内镜杆12前端倒插入通槽18后在铰刀杆21后端连接转动把手22,光源镜头16位于铰刀头23的后方,可以看到铰刀头23末端于椎体后缘和神经组织的距离,直视下通过拧动转动把手22带动铰刀头23转动,高效且安全的处理椎间隙建立植骨床。
[001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倒插入式腰椎融合术用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脊柱内镜、铰刀和保护套管(3);脊柱内镜包括主体(11)、内镜杆(12)、光源接口(13)、图像传输接口(14)和两个水接口(15),主体(11)、内镜杆(12)轴向方向内部均开设通槽(18),内镜杆(12)设置在主体(11)的前端,光源接口(13)、图像传输接口(14)设置在主体(11)的下面,两个水接口(15)分别设置在主体(11)的左右两侧面,内镜杆(12)的杆壁前端设有光源镜头(16),光源镜头(16)分别通过设置在内镜杆(12)的杆壁内的信号线、光源线与图像传输接口(14)、光源接口(13)连接;铰刀包括铰刀杆(21)、转动把手(22)和铰刀头(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马超,戴维享,薛有地,李益明,张建伟,王春增,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