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655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构建装置包括管体、导引管、构建机构和穿刺器。管体,端部一侧设有支撑机构,另一侧内凹形成切割平面,所述管体内部为中通结构;导引管,活动穿设于所述管体中;构建机构,活动穿设于所述管体中,包括扩张器,内部中通;穿刺器,穿设于所述扩张器的中通部。使用方法,导引管穿过管体进入瓣膜构建对象;导引管向前深入探测;调整管体方向,使支撑机构工作支撑,切割平面一侧贴紧构建对象内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微创介入,创伤小,恢复快,利用自体血管成型自体瓣膜,无外部植入物;穿刺针穿刺后分别通过针体管鞘和扩张器扩张,更利于瓣膜形成,降低对管壁影响。降低对管壁影响。降低对管壁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如下肢普通外科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中,约有1亿多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且近一半是由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引起的。且慢性静脉疾病,发病率随静脉曲张性疾病患病率高,是我国最常见的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平均发病年龄为53.4岁,发病人员普遍年龄大,手术耐受性较差。
[0003]针对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分为:一是针对瓣膜本身病变的瓣膜修复成形手术,如静脉腔内瓣膜修复成形术、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静脉瓣膜移植术和移位术等;二是针对静脉管壁的手术(如CN110267624中公开的技术),通过包裹环缩、戴戒、环缝、以及经皮放置瓣膜外缩窄装置等。
[0004]其中,静脉瓣膜修复术中腔内修复需切开静脉壁,对患者损伤大,且大大增加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腔外修复在修复瓣膜时准确性较差,疗效不如静脉内瓣膜修复成形术,同时由于改变了瓣膜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瓣膜抗反流的能力;静脉瓣膜替代术需将患者自身带瓣膜的肱静脉或腋静脉移植至病变处,该方式同样属于开放式手术,对患者损伤大;针对静脉管壁的包裹环缩、戴戒、环缝、以及经皮放置瓣膜外缩窄装置等均需切开患者组织肌肉到达病变处,对患者损伤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开放式瓣膜构建术损伤大,较难通过介入方式来较好的在血管(或其他相类似的)内构建瓣膜等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包括
[0008]管体,端部一侧设有支撑机构,另一侧内凹形成切割平面,所述管体内部为中通结构,
[0009]导引管,活动穿设于所述管体中;
[0010]构建机构,活动穿设于所述管体中,且外凸于所述切割平面,其包括
[0011]扩张器,内部中通,外侧具有扩张部,
[0012]穿刺器,穿设于所述扩张器的中通部。
[0013]一种方式,所述扩张器一端能移动至所述切割平面旁;所述切割平面上开设有负压槽。
[0014]一种方式,所述构建机构位于所述管体的构建活动腔中;所述构建活动腔前端敞口,两侧形成切割平面。
[0015]一种方式,所述扩张器包括
[0016]扩张器内管,内部中通用于穿设所述穿刺器;
[0017]调节管,套设置于所述扩张器内管外;
[0018]扩张部,能向外弯曲形变,两端分别连接于扩张器内管、调节管前端。
[0019]一种方式,所述穿刺器为中通结构,其后端设有注液口;所述管体侧壁中设有负压气槽,负压气槽与负压槽连通,以及支撑机构的驱动机构。
[0020]一种方式,所述支撑机构为充气气囊,所述管体中设有与充气气囊连通的充气管。
[0021]一种方式,所述穿刺器包括穿刺针,以及套设在穿刺针外的穿刺针鞘管。
[0022]一种方式,管体后端设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设有
[0023]扩张器推扭,驱动调节管前后移动,调节所述扩张部的扩张或收缩;
[0024]扩张器操作扭,调节所述扩张器前后移动;
[0025]穿刺针鞘管操作扭,调节穿刺针鞘管前后移动;
[0026]穿刺器推扭,调节所述穿刺针前后移动;
[0027]导引管穿插孔,用于穿插导引管。
[0028]一种方式,所述扩张器操作扭与所述扩张器螺纹连接,穿刺针鞘管操作扭与所述穿刺针鞘管螺纹连接。
[0029]一种方式,所述穿刺针鞘管操作扭、穿刺器推扭位于所述扩张器推扭、扩张器操作扭后侧。
[0030]一种方式,所述穿刺针为中通结构,其后端设有注液口;所述导引管为超声导管。
[0031]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的使用方法,
[0032]管体进入对象,导引管穿过管体进入瓣膜构建对象;
[0033]导引管向前深入探测,引导管体前端工作部到达构建区域;
[0034]调整管体方向,使支撑机构工作支撑,令切割平面一侧贴紧瓣膜构建对象内壁,负压槽负压吸附内壁;
[0035]瓣膜构建工序:穿刺针向前移动刺开瓣膜构建对象侧壁,形成切口,穿刺针鞘管向前移动,通过鞘管将切口撑开,无需一直使用穿刺针,最大程度避免了穿刺针行进过程偏差造成不利影响;扩张器前移,将穿刺针鞘管覆盖,将支撑机构回收,然后将管体向后移动至扩张部后侧,扩张部扩张,将瓣膜构建对象内壁切口进一步阔撑,收回扩张器离开构建区域;
[0036]将管体前端工作部继续移动至构建区域,使切割平面贴紧构建对象另一侧内壁,负压槽负压吸附内壁;
[0037]重复上述瓣膜构建工序。
[00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9]通过微创介入,创伤小,恢复快,利用自体血管成型自体瓣膜,无外部植入物;穿刺针穿刺后分别通过针体管鞘和扩张器扩张,更利于瓣膜形成,降低对管壁影响。
附图说明
[0040]图1本专利技术前端工作部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扩张器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本专利技术手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3]图4为工作部在血管中结构位置示意图;
[0044]图5为穿刺针进行穿刺时前端结构状态示意图;
[0045]图6为穿刺针进行穿刺时状态示意图;
[0046]图7为支撑机构另一种形态示意图。
[0047]图中:
[0048]100管体,111支撑机构,112切割平面,113负压槽,200导引管,300构建机构,310穿刺器,320扩张器,321扩张部,322扩张器内管,323调节管,400操作手柄,410负压气口,420充气口,430注液口,440扩张器推扭,450扩张器操作扭,460扩张器操作扭,470穿刺器推扭,480导引管穿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50]如图1中所示,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包括
[0051]管体100,端部一侧设有支撑机构111,另一侧内凹形成切割平面112,所述管体100内部为中通结构,
[0052]切割平面112一种形成方式为在管体100前端一侧切削,使管体100前端内腔外露,此时,管壁切削面形成了切割平面112。
[0053]导引管200,活动穿设于所述管体100中;一种方式为超声引导管,超声引导管能够对血管内部进行探测成像,为后续瓣膜的构建提供了位置和内部情况参考。
[0054]所述构建机构300位于所述管体100的构建活动腔中;所述构建活动腔前端敞口,两侧形成切割平面112。
[0055]构建机构300,活动穿设于所述管体100中,且外凸于所述切割平面112,如图1中,构建机构300上侧突出于两侧的切割平面112,
[0056]其包括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00),端部一侧设有支撑机构(111),另一侧内凹形成切割平面(112),所述管体(100)内部为中通结构,导引管(200),活动穿设于所述管体(100)中;构建机构(300),活动穿设于所述管体(100)中,且外凸于所述切割平面(112),其包括扩张器(320),内部中通,外侧具有扩张部(321),穿刺器(310),穿设于所述扩张器(320)的中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器(320)一端能移动至所述切割平面(112)旁;所述切割平面(112)上开设有负压槽(1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机构(300)位于所述管体(100)的构建活动腔中;所述构建活动腔前端敞口,两侧形成切割平面(1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器(320)包括扩张器内管(322),内部中通用于穿设所述穿刺器(310);调节管(323),套设置于所述扩张器内管(322)外;扩张部(321),能向外弯曲形变,两端分别连接于扩张器内管(322)、调节管(323)前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310)为中通结构,其后端设有注液口(430);所述管体(100)侧壁中设有负压气槽,负压气槽与负压槽(113)连通,以及支撑机构(111)的驱动机构(4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11)为充气气囊,所述管体(100)中设有与充气气囊连通的充气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310)包括穿刺针,以及套设在穿刺针外的穿刺针鞘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管体(100)后端设有操作手柄(400);所述操作手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平
申请(专利权)人:奥绿新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