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654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包括前照灯本体,前照灯本体包括防护壳A及防护壳A左端连接的防护壳B,所述前照灯本体还包括防护壳B下端连接的防护壳C,所述防护壳C下端通过固定的连接件与散热组件连接,散热组件的外部固定辅助疏热组件。该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散热外壳上表面中心的吸热槽对上端光源片和透镜产生的热能进行吸收,吸收到的热能传输至吸热金属板中后,传输至各个导热棒,再通过散热组件内散热外壳散出至装置外部,导热棒之间的空隙增大了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热量散发,实现了对整个车灯组件的散热,散热外壳及导热棒结构设计合理,在保证空气流动强度的同时实现了散热面积的最大化。同时实现了散热面积的最大化。同时实现了散热面积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在追求舒适性和易操控性的同时,汽车整体的安全性也一直被重视。
[0003]汽车车用前照灯采用平面集群封装技术,实现了大功率、低能耗的要求,但当车用前照灯处于照明状态时,其所处的密闭环境将由于热量聚集而产生较高的温度,但缺少散热结构,使产生的温度不但容易在车灯内部产生雾气,影响照明效果,还容易使得汽车车灯中的零部件受热变形,甚至出现零部件烧熔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车用前照灯处于照明状态时,缺少散热结构,使产生的温度不但容易在车灯内部产生雾气,影响照明效果,容易使得汽车车灯中的零部件受热变形,甚至出现零部件烧熔现象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包括前照灯本体,前照灯本体包括防护壳A及防护壳A左端连接的防护壳B,所述前照灯本体还包括防护壳B下端连接的防护壳C,所述防护壳C下端通过固定的连接件与散热组件连接,散热组件的外部固定辅助疏热组件。
[0006]本技术中的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外壳及散热外壳上表面中心开设的吸热槽,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外壳中开设的预留腔。
[0007]本技术中的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热槽与预留腔相互连通,预留腔内嵌入安装吸热金属板。
[0008]本技术中的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留腔纵向贯穿散热外壳下端,吸热金属板下端等间距固定多个导热棒,导热棒下端通过预留腔延伸至散热外壳下表面。
[0009]本技术中的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外壳包括圆盘及圆盘下端固定的多个散热棒,散热外壳中预留腔与吸热金属板和导热棒相邻表面相互紧贴。
[0010]本技术中的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疏热组件包括固定环及安装在固定环下表面橡胶材质的吸震环,辅助疏热组件还包括吸震环内部通腔中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微型风扇。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该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前照灯开启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外壳上表面中心的吸热槽对上端光源片和透镜产生的热能进行吸收,吸收到的热能传输至吸热金属板中
后,传输至各个导热棒,再通过散热组件内散热外壳散出至装置外部,微型风扇开启后对散热组件表面进行吹送,提高散热效率,辅助疏热组件中设置在吸震环中的多个微型风扇,能够在工作中吸收风扇产生的振动,导热棒之间的空隙增大了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热量散发,实现了对整个车灯组件的散热,散热外壳及导热棒结构设计合理,在保证空气流动强度的同时实现了散热面积的最大化,延长了前照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吸热槽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散热外壳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前照灯本体,2、防护壳A,3、防护壳B,4、防护壳C,5、连接件,6、散热组件,7、散热外壳,8、吸热槽,9、预留腔,10、吸热金属板,11、导热棒,12、辅助疏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包括前照灯本体1、防护壳A2、防护壳B3、防护壳C4、连接件5、散热组件6、散热外壳7、吸热槽8、预留腔9、吸热金属板10和导热棒11,前照灯本体1包括防护壳A2及防护壳A2左端连接的防护壳B3,前照灯本体1还包括防护壳B3下端连接的防护壳C4,防护壳C4下端通过固定的连接件5与散热组件6连接,散热组件6的外部固定辅助疏热组件12。
[0019]散热组件6包括散热外壳7及散热外壳7上表面中心开设的吸热槽8,散热组件6还包括散热外壳7中开设的预留腔9,便于吸收热能。
[0020]吸热槽8与预留腔9相互连通,预留腔9内嵌入安装吸热金属板10,便于传导热能排出防护壳。
[0021]预留腔9纵向贯穿散热外壳7下端,吸热金属板10下端等间距固定多个导热棒11,导热棒11下端通过预留腔9延伸至散热外壳7下表面,在保证空气流动强度的同时实现了散热面积的最大化。
[0022]散热外壳7包括圆盘及圆盘下端固定的多个散热棒,散热外壳7中预留腔9与吸热金属板10和导热棒11相邻表面相互紧贴,便于热能的快速传导。
[0023]辅助疏热组件12包括固定环及安装在固定环下表面橡胶材质的吸震环,辅助疏热组件12还包括吸震环内部通腔中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微型风扇,对散热组件6表面进行吹送,提高散热效率,辅助疏热组件12中设置在吸震环中的多个微型风扇,能够在工作中吸收风扇产生的振动。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前照灯本体1内部的防护壳A2、防护壳B3、防护壳C4、连接件5、散热组件6通过外部栓件依次连接,前照灯本体1与车体安装完毕后,车灯开启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外壳7上表面中心的吸热槽8对上端光源片和透镜产生的热能进行吸收,吸收到的热能传输至吸热金属板10中后,传输至各个导热棒11,再通过散热组件6内散热外壳7散出至装置外部,导热棒11之间的空隙增大了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热量散发,实现了
对整个车灯组件的散热,微型风扇开启后对散热组件6表面进行吹送,提高散热效率,辅助疏热组件12中设置在吸震环中的多个微型风扇,能够在工作中吸收风扇产生的振动,散热外壳7及导热棒11结构设计合理,在保证空气流动强度的同时实现了散热面积的最大化,延长了前照灯的使用寿命,这就是该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的工作原理,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5]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包括前照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本体包括防护壳A及防护壳A左端连接的防护壳B,所述前照灯本体还包括防护壳B下端连接的防护壳C,所述防护壳C下端通过固定的连接件与散热组件连接,所述散热组件的外部固定辅助疏热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外壳及散热外壳上表面中心开设的吸热槽,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外壳中开设的预留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前照灯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槽与预留腔相互连通,预留腔内嵌入安装吸热金属板。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剑锋蒋耀辉钱润琦冯培
申请(专利权)人:海瑞奥苏州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