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异型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652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异型材及其制备方法。现有的PVC异型材维卡软化点和拉伸屈服强度较低、抗冲性能一般。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VC异型材,其成分中含有自制的功能改性剂,所述功能改性剂采用氯乙烯、醋酸乙烯和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作为原料共聚获得,功能改性剂分子结构中的氯乙烯链结构与PVC、CPE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提高材料体系的分散均匀性,充分发挥CPE的抗冲性能;功能改性剂分子结构中含有醋酸酯结构、辛酸酯结构等大分子链,在PVC中具有较好的增塑效果;除此之外,大分子链的存在可造成PVC材料的分子结构形成一定程度的链缠结,能有效提高材料体系的综合性能。提高材料体系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异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PVC异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得利于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塑料门窗异型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PVC树脂因其价格低廉、综合性能优异受到人们的青睐,PVC异型材的使用率因而得到了全面普及。PVC异型材的应用,对其抗冲性能有一定的要求,因PVC异型材在运输或施工过程易受到冲击。对此,目前常用的手段是在PVC树脂的配方体系中添加抗冲改性剂。
[0003]现阶段常用的PVC抗冲改性剂为抗冲型ACR(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类)、MBS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CPE(氯化聚乙烯)或EVA(乙烯

醋酸乙烯酯)。但上述抗冲改性剂均存在不同的缺点,比如ACR价格昂贵、MBS价高不耐候等。此外,受制于国外技术壁垒,国内ACR和MBS改性剂的合成技术水平较低,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值得注意的是,采用ACR、EVA、CPE或MBS作为抗冲击改性剂时,所获PVC异型材的维卡软化点和拉伸屈服强度较低且抗冲效果一般。
[0004]在面对百万吨级持续增长的PVC抗冲改性剂市场,制备一款抗冲性能佳、维卡软化点高、拉伸屈服强度优异的抗冲改性剂具有极强的商业战略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现有的PVC异型材维卡软化点和拉伸屈服强度较低、抗冲性能一般,急需开发一款抗冲击性能佳、透明性好、耐候性优异的抗冲击改性剂。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VC异型材,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
[0007][0008][0009]具体地,所述热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
[0010]具体地,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钙、单甘酯、PE蜡组成的混合物。
[0011]具体地,所述光稳定剂为UV

P、UV

531或三嗪

5。
[0012]具体地,所述功能改性剂,以重量份数计,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0013](1)依次将14

21份醋酸乙烯酯、0.2

0.5份引发剂、3.5

7份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加入反应釜内,搅拌1

2h,使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充分溶胀;
[0014](2)依次将95

125份去离子水、2

4.5份分散剂倒入分散罐,搅拌1

2h,得到分散液;
[0015](3)将步骤(2)配制的分散液加入到步骤(1)中的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加入21

35份氯乙烯,继续搅拌1

1.5h,使得反应釜内的物料混合均匀;
[0016](4)将反应釜内的物料升温至55

65℃,开始反应,当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0.2MPa 时,在1.5

2.5h内连续、均匀地加入17.5

21份氯乙烯;
[0017](5)当反应釜内的压力降至0.3MPa以下时,对反应釜进行汽提处理;
[0018](6)最后将反应釜内的物料倒出,对收集得到的物料依次进行脱水、冲洗、离心和干燥处理,然后用40目的筛网对干燥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即得功能改性剂。
[0019]具体地,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与过氧化二碳酸二(2

乙基己基)酯按重量比3:1 组成的混合物。
[0020]具体地,所述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按重量比3:7共聚而成,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0021](1)在带夹套及搅拌装置的不锈钢压力反应釜中依次加入200份去离子水、1 份过硫酸铵、2.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6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份羟丙基纤维素、1.5份聚乙烯醇、80份丙烯酸丁酯,30℃下搅拌15min,然后,升高反应体系温度至75℃,保温反应2.5h后冷却至常温即得内核乳液;
[0022](2)在步骤(1)的内核乳液中依次加入1份过氧化二碳酸酯、6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搅拌均匀后,逐渐将体系温度升高至75℃,保温保压反应2h;用蠕动计量泵将0.5份过氧化二碳酸酯和60份丙烯酸丁酯的混合液均匀打入反应釜,控制于2h将混合液全部泵入反应釜;保温保压反应1.5h,将体系温度冷却至常温,即获得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
[0023]具体地,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KH

2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50、聚乙烯醇LL

02 按重量比3:1:2组成的混合物。
[0024]具体地,PVC异型材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25](1)按照配方量称取PVC、钛白粉、轻质碳酸钙、热稳定剂、润滑剂、光稳定剂、抗冲改性剂、功能改性剂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10

12min内将混合物料从室温加热至110

115℃,之后再降至45

50℃,放置24h后,得到预处理物料;
[0026](2)将预处理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物料在20℃以下进行真空定型、水温冷却后,以1.5

2.5m/min的速度牵引后,即得到PVC异型材。
[0027]具体地,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工艺参数为:
[0028]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喂料速度为28rpm;
[0029]所述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30rpm;
[0030]所述双螺杆挤出机采用分区温度控制,一区温度为175

180℃,二区温度为 190

195℃,三区温度为193

198℃,四区温度为195

205℃。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VC异型材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中含有自制的功能改性剂,所述功能改性剂采用氯乙烯、醋酸乙烯和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作为原料共聚获得,功能改性剂分子结构中的氯乙烯链结构与PVC、CPE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提高材料体系的分散均匀性,充分发挥CPE的抗冲性能;功能改性剂分子结构中含有醋酸酯结构、辛酸酯结构等大分子链,在PVC中具有较好的增塑效果;除此之外,大分子链的存在可造成PVC材料的分子结构形成一定程度的链缠结,能有效提高材料体系的综合性能;
[0033](2)本专利技术的PVC异型材,其采用钙锌稳定剂,在PVC体系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具有环保,无臭无味,高性价比的特点;
[0034](3)本专利技术的PVC异型材,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分子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PVC 异型材维卡软化点和拉伸屈服强度较低、抗冲性能一般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商业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异型材,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PVC SG
‑5ꢀꢀꢀꢀ
100份;钛白粉
ꢀꢀꢀꢀꢀꢀ3‑
5份;轻质碳酸钙
ꢀꢀ
15

25份;热稳定剂
ꢀꢀꢀꢀ
4.0

4.2份;润滑剂
ꢀꢀꢀꢀꢀꢀ
0.4

0.6份;光稳定剂
ꢀꢀꢀꢀ
0.05

0.15份;抗冲改性剂
ꢀꢀ
CPE 5

6份;功能改性剂
ꢀꢀ
1.5

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异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异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钙、单甘酯、PE蜡组成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异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为UV

P、UV

531或三嗪

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异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改性剂,以重量份数计,按照以下步骤制备:(1)依次将14

21份醋酸乙烯酯、0.2

0.5份引发剂、3.5

7份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加入反应釜内,搅拌1

2h,使丙烯酸酯核壳共聚物充分溶胀;(2)依次将95

125份去离子水、2

4.5份分散剂倒入分散罐,搅拌1

2h,得到分散液;(3)将步骤(2)配制的分散液加入到步骤(1)中的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加入21

35份氯乙烯,继续搅拌1

1.5h,使得反应釜内的物料混合均匀;(4)将反应釜内的物料升温至55

65℃,初始压力为0.6

0.9MPa,开始反应,当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了0.2MPa时,在1.5

2.5h内连续、均匀地加入17.5

21份氯乙烯;(5)当反应釜内的压力降至0.3MPa以下时,对反应釜进行汽提处理 ,回收过剩的氯乙烯;(6)最后将反应釜内的物料倒出,对收集得到的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劲松孙立坤陈建溢姚宏华项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洪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