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主轴后轴承结构和电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6476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主轴后轴承结构和电主轴,包括:机体组件,设有后轴承座组件;轴芯组件,后端通过后轴承支承于所述后轴承座组件;其中,所述后轴承座组件包括后轴承座外套和后轴承座,所述后轴承座外套与所述机体组件连接,所述后轴承的外圈支承于所述后轴承座,所述后轴承座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配合,所述后轴承座能够相对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沿轴向浮动,所述后轴承座外套设有第一冷却介质流道,所述后轴承座设有第二冷却介质流道,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流道和第二冷却介质流道相连通。后轴承座与后轴承座外套均设有冷却介质流道,后轴承可以直接通过后轴承座冷却,可以到达和前轴承一样的冷却效果,从而延长后轴承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主轴后轴承结构和电主轴


[0001]本专利技术用于车削、镗削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主轴后轴承结构和电主轴。

技术介绍

[0002]复合加工就是把车削、镗削、钻削、铣削等几种不同的加工工艺在一台机床上实现,是目前机械加工领域较为流行的加工工艺,而属车铣复合加工应用最为广泛。工件在一次装夹中可完成车削、镗削、钻削、铣削等大部分或者全部加工工序,从而提高零件加工精度和机床的加工效率。
[0003]车铣复合电主轴需要提供大的切削力,因此电机的设计需求是大功率大扭矩,大功率电机必然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这部分热量会传递到前后轴承,使得轴承发热增大,同时由于该类型主轴使用的轴承都属于高承载的轴承发热量远大于普通承载的轴承,电机发热与轴承自身发热使得轴承部位的温度急剧增加,但由于后端的轴承属于浮动端轴承,很难做到跟前轴承一样的冷却效果,大大影响后轴承的使用寿命。
[0004]而且,由于上轴承座和上轴承座外套存在较大温差,没有冷却的后轴承座受热膨胀,受冷却的后轴承座外套缩小,从而导致配合效果被破坏,影响轴承的预紧。
[0005]此外,现有的电主轴的轴承跨距较长,不能够满足车铣电主轴在机床上的长度限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电主轴后轴承结构和电主轴。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第一方面,一种电主轴后轴承结构,包括:
[0009]机体组件,设有后轴承座组件;
[0010]轴芯组件,后端通过后轴承支承于所述后轴承座组件;
[0011]其中,所述后轴承座组件包括后轴承座外套和后轴承座,所述后轴承座外套与所述机体组件连接,所述后轴承的外圈支承于所述后轴承座,所述后轴承座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配合,所述后轴承座能够相对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沿轴向浮动,所述后轴承座外套设有第一冷却介质流道,所述后轴承座设有第二冷却介质流道,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流道和第二冷却介质流道相连通。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沿轴向设置并装配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和后轴承座之间,所述连接管将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流道和第二冷却介质流道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和/或后轴承座活动配合以实现浮动连接。
[0013]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后轴承座外套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流道连通的第一轴向插孔,所述后轴承座设有与所述第二冷却
介质流道连通的第二轴向插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装配于所述第一轴向插孔,并与所述第一轴向插孔过盈配合,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装配于所述第二轴向插孔,并与所述第二轴向插孔间隙配合。
[0014]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轴向插孔、第二轴向插孔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0015]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后轴承座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呈环状,所述第一部件沿径向位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的内侧,所述第二部件沿轴向位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的后方,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之间,所述第二冷却介质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
[0016]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后轴承座外套和所述第一部件之间设有滚动套。
[0017]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后轴承座外套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设有预紧弹簧。
[0018]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后轴承座外套的外壁上开设第一环槽,所述机体组件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配合,所述机体组件遮蔽所述第一环槽以形成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流道。
[0019]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件的后端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配合并遮蔽所述第二环槽,所述第一部件的前端设有第三环槽,所述后轴承座还包括第三部件,所述第三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配合并遮蔽所述第三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和第三环槽通过轴向孔连通,所述第二环槽和第三环槽形成所述第二冷却介质流道。
[0020]第二方面,一种电主轴,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电主轴后轴承结构。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0022]后轴承座与后轴承座外套均设有冷却介质流道,后轴承可以直接通过后轴承座冷却,可以到达和前轴承一样的冷却效果,从而延长后轴承的使用寿命。
[0023]由于后轴承座和后轴承座外套同时通过连通的冷却介质流道被冷却,而不会导致两者温差大,避免出现没有冷却的后轴承座受热膨胀,受冷却的后轴承座外套缩小,从而避免配合效果被破坏,保证轴承的预紧。
[0024]由于后轴承座带有冷却介质流道,可以将轴承至于机体组件内孔之内缩短了主轴的轴承跨距,使电主轴更能够满足车铣电主轴在机床上的长度限制要求。
[0025]由于后轴承座带有冷却介质流道,故后轴承可以选在满足载荷之内的更小型号的轴承,既减少成本又降低了主轴的转动惯量,减少了主轴加减速时间。
[002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1]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本专利技术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3]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主轴后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组件,设有后轴承座组件;轴芯组件,后端通过后轴承支承于所述后轴承座组件;其中,所述后轴承座组件包括后轴承座外套和后轴承座,所述后轴承座外套与所述机体组件连接,所述后轴承的外圈支承于所述后轴承座,所述后轴承座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配合,所述后轴承座能够相对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沿轴向浮动,所述后轴承座外套设有第一冷却介质流道,所述后轴承座设有第二冷却介质流道,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流道和第二冷却介质流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后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沿轴向设置并装配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和后轴承座之间,所述连接管将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流道和第二冷却介质流道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和/或后轴承座活动配合以实现浮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后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座外套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流道连通的第一轴向插孔,所述后轴承座设有与所述第二冷却介质流道连通的第二轴向插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装配于所述第一轴向插孔,并与所述第一轴向插孔过盈配合,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装配于所述第二轴向插孔,并与所述第二轴向插孔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主轴后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轴向插孔、第二轴向插孔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东川刘汉忠汤丽君汤秀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