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测试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6276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NAND测试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先对待测试的NAND中的数据块执行RDT测试,再对执行完RDT测试的数据块执行copyback操作,最后对执行完copyback操作的数据块执行读操作,并且在测试过程的每一阶段都进行坏块的筛选,通过在NAND的RDT测试中增加copyback命令操作的测试模式,使NAND中经过常规测试的数据块再以copyback命令操作的测试模式进行数据块的擦写读操作,从而能够将常规筛选无法识别的坏块和弱块识别出来,使得主控可以支持质量等级差的NAND,同时提升SSD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AND测试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1]本领域涉及存储器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AND测试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运行数据测试(run data test,RDT)是用于下载固件(fireware)到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进行IO(输入/输出、input/out)之前,对SSD上的每个block做擦写读的一种测试,能够提前筛选出坏块(bad block)或弱块(weak block)。NAND(计算机闪存设备)中具有两种擦写命令,一种为常规的擦写命令:数据从NAND内部的NAND array(数组)到NAND内部的cache register(高速缓存存储器),再从NAND内部的cache register到主控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

AccessMemory,SRAM);另一种为copyback(内部拷贝)命令:将一个page内的数据拷贝到NAND内部的cache register里面,然后再从cache register写到NAND的另外一个page上,整个过程均是基于NAND内部的操作,期间不需要主控干预,两种命令的区别如图1所示。因此,IO过程中为了提高NAND的性能,通常采用copyback的方式将数据从block A

page M上的数据搬移到block B

page N上。
[0003]而在使用copyback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坏块,所以需要在RDT阶段将这部分坏块识别出来,标记成坏块,避免后续IO过程使用。然而,在目前的RDT测试中,通常认为无论使用哪种擦写读方式,若出现坏块或弱块,都会出现测试异常的结果;但一些特殊的NAND如:downgrade(质量等级差)的NAND,在IO过程中容易出现深度读取重试错误(deep read retry fail,DDR fail),部分也会出现copyback写入指令(copyback program fail),而常规的擦写读中并不会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NAND测试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对NAND进行RDT测试时能够提高故障覆盖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NAND测试方法,包括步骤:
[0007]对待测试的NAND中的数据块执行RDT测试,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
[0008]对执行完RDT测试的数据块执行copyback操作,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
[0009]对执行完copyback操作的数据块执行读操作,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0011]一种NAND测试装置,包括:
[0012]RDT测试模块,用于对待测试的NAND中的数据块执行RDT测试,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
[0013]copyback操作模块,用于对执行完RDT测试的数据块执行copyback操作,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
[0014]读操作模块,用于对执行完copyback操作的数据块执行读操作,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
[001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00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NAND测试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001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001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NAND测试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NAND的RDT测试中增加copyback命令操作的测试模式,使NAND中经过常规测试的数据块再以copyback命令操作的测试模式进行数据块的擦写读操作,从而能够将常规筛选无法识别的坏块和弱块识别出来,使得主控可以支持质量等级差的NAND,在对NAND进行RDT测试时能够提高故障覆盖率,提升SSD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NAND内部两种数据读写入命令模式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NAND测试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NAND测试方法的另一步骤流程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NAND测试方法的另一步骤流程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NAND测试方法的另一步骤流程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NAND测试方法的另一步骤流程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NAND测试方法的另一步骤流程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NAND测试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30]请参照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NAND的测试方法,包括步骤:
[0031]对待测试的NAND中的数据块执行RDT测试,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
[0032]对执行完RDT测试的数据块执行copyback操作,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
[0033]对执行完copyback操作的数据块执行读操作,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
[003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NAND的RDT测试中增加copyback命令操作的测试模式,使NAND中经过常规测试的数据块再以copyback命令操作的测试模式进行数据块的擦写读操作,从而能够将常规筛选无法识别的坏块和弱块识别出来,使得主控可以支持质量等级差的NAND,同时提升SSD的稳定性。
[0035]进一步的,所述对待测试的NAND中的数据块执行RDT测试,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包括:
[0036]遍历所述待测试的NAND中的数据块;
[0037]对于遍历到的第一目标数据块,对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块进行擦写读,并判断所述
擦写读是否成功,若否,则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块添加至坏块表。
[0038]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对待测试的NAND数据块进行读写擦测试,并将擦写读失败的数据块添加至坏块表,避免后续再次将坏块数据进行测试,导致测试时间增加,进行不必要的测试浪费设备资源。
[0039]进一步的,所述对执行完RDT测试的数据块执行copyback操作,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包括:
[0040]从所述执行完RDT测试的数据块中确定第一数据块集合和第二数据块集合;
[0041]向所述第一数据块集合中写入测试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AND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对待测试的NAND中的数据块执行RDT测试,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对执行完RDT测试的数据块执行copyback操作,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对执行完copyback操作的数据块执行读操作,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AND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测试的NAND中的数据块执行RDT测试,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包括:遍历所述待测试的NAND中的数据块;对于遍历到的第一目标数据块,对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块进行擦写读,并判断所述擦写读是否成功,若否,则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块添加至坏块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AND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执行完RDT测试的数据块执行copyback操作,并筛选出其中的坏块包括:从所述执行完RDT测试的数据块中确定第一数据块集合和第二数据块集合;向所述第一数据块集合中写入测试数据;遍历所述第二数据块集合中的第二数据块;对于遍历到的第二目标数据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块集合中写入的所述测试数据通过copyback指令写到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块;判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块的数据写入是否成功,若否,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块添加到坏块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NAND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块集合中的数据块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设置所述第二数据块集合中的数据块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数据块集合中包含预设数量的数据块;所述预设数量根据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确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NAND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执行完RDT测试的数据块中确定第一数据块集合包括:从执行完RDT测试的数据块中选择一数据块进行擦写读,判断所述擦写读是否成功,若是,则将所述数据块添加到所述第一数据块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思孙日欣童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佰维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