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582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包括:工件上料组件,其包括:承托座;以及设于所述承托座上方的至少两组上料模组,两所述上料模组并列设置;第二工件转移组件,其设于所述工件上料组件的旁侧;以及检测模组,其设于所述第二工件转移组件的旁侧;其中,所述第二工件转移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机械臂模组,其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上方;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吸取模组,每个所述第二吸取模组均通过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机械臂模组传动连接。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其防止不合格的工件流入后续工序从而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机构简单,布局合理,便于操作。便于操作。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标自动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非标自动化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上料装置来实现工件B的高效上料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工件B的高效上料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上料装置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3]工件在存放过程中可能由于一定的原因工件损坏不能使用,而现有上料装置只将工件进行上料,不对工件进行检测,导致不合格的工件同时进行上料操作,进而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0004]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其通过第二工件转移组件吸取转移工件B,通过检测模组对工件B进行检测并判断工件B是否合格,防止不合格的工件流入后续工序从而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机构简单,布局合理,便于操作。。
[0006]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包括:工件上料组件,其包括:承托座;以及设于所述承托座上方的至少两组上料模组,两所述上料模组并列设置;
[0007]第二工件转移组件,其设于所述工件上料组件的旁侧;以及
[0008]检测模组,其设于所述第二工件转移组件的旁侧;
[0009]其中,所述第二工件转移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
[0010]第二机械臂模组,其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上方;以及
[0011]至少两个第二吸取模组,每个所述第二吸取模组均通过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机械臂模组传动连接;
[0012]所述第二机械臂模组驱动每个第二吸取模组至每个所述上料模组吸取工件B,并将吸取后的工件B转移至所述检测模组的正上方,以使得所述检测模组对工件B进行检测并判断工件B是否合格。
[0013]优选的是,每个所述第二吸取模组包括:第二升降驱动器,其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通过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相固接;
[0014]第二传动单元,其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0015]第二吸取头,其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传动连接;
[0016]其中,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吸取头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0017]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第二连接块,其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的动力
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0018]第二缓冲块,其与所述第二吸取头相固接;
[0019]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缓冲块之间设有第二缓冲柱,所述第二缓冲柱的外周套接有第二缓冲弹簧。
[0020]优选的是,所述上料模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固定基板;
[0021]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固定基板表面的上料辊子;
[0022]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固定基板表面的回收辊子;以及
[0023]至少两个的中间传动辊子,其分布于所述固定基板的表面;
[0024]其中,所述上料辊子及所述回收辊子由外部的驱动力进行驱动,所述上料辊子的外周设有料带,所述料带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工件B。
[0025]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基板的表面安装有吹料模组,所述吹料模组包括:承托块及安装于所述承托块上方的限位块;
[0026]其中,所述承托块的顶端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吹气孔,每个所述吹气孔沿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规则阵列,所述承托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气路,所述连接气路分别与每个所述吹气孔相连通。
[0027]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基板的表面设有放置部,所述放置部的上方设有张紧单元,所述张紧单元用于调节料带的张紧度。
[0028]优选的是,所述张紧单元包括:张紧驱动器;以及
[0029]张紧块,其与所述张紧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0030]其中,所述张紧驱动器驱动所述张紧驱动器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0031]优选的是,所述张紧块的上方安装有取料块,所述取料块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取料孔。
[0032]优选的是,所述检测模组包括:T型固定板;
[0033]CCD相机,其固接于所述T型固定板的侧端;以及
[0034]光源,其固接于所述T型固定板的侧端,且所述光源位于所述CCD相机的正上方。
[0035]优选的是,还包括:回收料匣,其设于所述检测模组的旁侧,且所述回收料匣用于回收不合格的工件B。
[0036]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第二工件转移组件吸取转移工件B,通过检测模组对工件B进行检测并判断工件B是否合格,防止不合格的工件流入后续工序从而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机构简单,布局合理,便于操作。
[003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其中:
[0039]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的三维结构视
图;
[0040]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中第二工件转移组件的三维结构视图;
[0041]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中第二吸取模组的三维结构视图;
[0042]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中工件上料组件的三维结构视图;
[0043]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中上料模组的三维结构视图;
[0044]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中吹料模组的爆炸视图;
[0045]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中吹料模组的剖视图;
[0046]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中张紧模组的三维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8]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0049]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上料组件(31),其包括:承托座(31);以及设于所述承托座(31)上方的至少两组上料模组(32),两所述上料模组(32)并列设置;第二工件转移组件(32),其设于所述工件上料组件(31)的旁侧;以及检测模组(33),其设于所述第二工件转移组件(32)的旁侧;其中,所述第二工件转移组件(32)包括:第二固定座(321);第二机械臂模组(322),其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321)的上方;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吸取模组(324),每个所述第二吸取模组(324)均通过第二连接块(323)与所述第二机械臂模组(32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模组(322)驱动每个第二吸取模组(324)至每个所述上料模组(32)吸取工件B,并将吸取后的工件B转移至所述检测模组(33)的正上方,以使得所述检测模组(33)对工件B进行检测并判断工件B是否合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吸取模组(324)包括:第二升降驱动器(3241),其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3241)通过第二固定板(3244)与所述第二连接块(323)相固接;第二传动单元(3242),其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324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第二吸取头(3243),其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3242)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3241)驱动所述第二吸取头(3243)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3242)包括:第二连接块(32421),其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324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第二缓冲块(32422),其与所述第二吸取头(3243)相固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块(32421)与所述第二缓冲块(32422)之间设有第二缓冲柱(32423),所述第二缓冲柱(32432)的外周套接有第二缓冲弹簧(3242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模组(312)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固定基板(3121);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固定基板(3121)表面的上料辊子(3122);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固定基板(3121)表面的回收辊子(3123);以及至少两个的中间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磊谢献民袁文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