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冲床底座。该冲床底座,包括从上至下顺次安置的冲床本体、限位滑座和固定底座,冲床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凹槽,限位滑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下凹槽相对应的前后向凸棱,冲床本体和限位滑座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实现固定,限位滑座上的螺栓连接孔为条形长孔,限位滑座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凹坑;冲床本体与限位滑座连接部的外侧壁设置有前后贯穿的侧开口,冲床本体与限位滑座连接部外侧的拼合缝隙采用槽型板件进行封口;螺杆光杆部的侧壁设置有竖向凸棱,冲床本体和槽型板件的螺孔上均设置有与竖向凸棱相匹配的内凹结构。该冲床底座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便,具有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具有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具有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床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冲床
,特别涉及一种冲床底座,该冲床底座通过多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可低成本移动冲床本体的冲床底座,该冲床底座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便,具有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技术介绍
[0002]冲床学名叫做冲压式压力机,由于比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及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做出机械加工所无法达到的产品这些优点,因而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技术中,冲床多数都是直接放在地上的,移动冲床时通常都采用的是抬升的方法,费时费力,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冲床移动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冲床底座,该冲床底座通过合理的设计,设计出了一种可人工实现对冲床本体进行移动的冲床底座,另外,其螺栓与相应配件螺孔间的限位设计则进一步避免了槽型板件对冲床本体移动的阻碍,该冲床底座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便,具有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冲床底座,包括从上至下顺次安置的冲床本体、限位滑座和固定底座,冲床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前后向的下凹槽,下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限位滑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冲床本体的下表面的下凹槽相对应的前后向凸棱,限位滑座前后向凸棱两侧的连接部与冲床本体上的连接部对应设置有螺栓连接孔,冲床本体和限位滑座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实现固定,限位滑座上的螺栓连接孔为前后向的条形长孔,限位滑座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棱柱,限位滑座上表面凸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后向呈直线等距设置的若干凹坑;冲床本体与限位滑座连接部的外侧壁对应设置有前后贯穿的侧开口,冲床本体与限位滑座连接部外侧的拼合缝隙采用槽型板件进行封口,槽形板件的两翼分别插入冲床本体和限位滑座连接部的侧开口内,槽型板件两翼与冲床本体和限位滑座连接部的侧开口为间隙配合;螺杆光杆部的前后侧壁均设置有竖向凸棱,冲床本体和槽型板件的螺孔上均设置有与竖向凸棱相匹配的内凹结构,竖向凸棱与槽型板件螺孔上的内凹结构为过渡配合。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冲床底座,该冲床底座通过合理的设计,设计出了一种可人工实现对冲床本体进行移动的冲床底座,另外,其螺栓与相应配件螺孔间的限位设计则进一步避免了槽型板件对冲床本体移动的阻碍,该冲床底座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便,具有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限位滑座下表面设置有三道以上的前后向支撑棱柱。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提高了支撑能力。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冲床本体与限位滑座之间设置有滚柱组,冲床本体
与限位滑座之间的滚柱组是设置在冲床本体下凹槽底面的条形凹坑内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人工移动冲床本体的方便性,另外,将滚柱组设置在冲床本体下表面则可避免灰尘集聚到滚柱组中。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限位滑座上位于冲床本体外侧的凹坑内安置有可拆卸的填充块,填充块高度大于凹坑的深度,安装后可对冲床本体形成限位;凹坑还可用于杠杆撬动冲床本体移动时的着力点。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移动冲床本体的方法,其相应的凹坑设计不仅具有移动冲床本体的功能,还具有对冲床本体进行限位的功能,实用性非常突出。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槽型板件下翼的两表面和限位滑座侧开口的内壁均为光滑平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槽型板件与限位滑座之间的摩擦系数,提高了冲床本体移动的方便性。
[0014]本技术主要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新型冲床底座通过合理的设计,设计出了一种可人工实现对冲床本体进行移动的冲床底座,另外,其螺栓与相应配件螺孔间的限位设计则进一步避免了槽型板件对冲床本体移动的阻碍,该冲床底座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便,具有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0016]2、本新型冲床底座中的凹坑设计不仅具有移动冲床本体的功能,还具有对冲床本体进行限位的功能,实用性非常突出。
[0017]3、本新型底座中槽型板件下翼的两表面和限位滑座侧开口的内壁均为光滑平面,降低了槽型板件与限位滑座之间的摩擦系数,提高了冲床本体移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中下板的仰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中滚柱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冲床本体;2、限位滑座;3、固定底座;4、支撑棱柱;5、槽型板件;6、螺杆;7、滚柱组;8、竖向凸棱;9、凹坑;10、条形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冲床底座,包括从上至下顺次安置的冲床本体1、限位滑座2
和固定底座3,冲床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前后向的下凹槽,下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限位滑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冲床本体1的下表面的下凹槽相对应的前后向凸棱,限位滑座2前后向凸棱两侧的连接部与冲床本体1上的连接部对应设置有螺栓连接孔,冲床本体1和限位滑座2通过螺杆6和螺母的配合实现固定,限位滑座2上的螺栓连接孔为前后向的条形长孔10,限位滑座2下表面设置有三道前后向的支撑棱柱4,限位滑座2上表面凸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后向呈直线等距设置的若干凹坑9;凹坑9内安置有可拆卸的填充块,填充块高度大于凹坑9的深度,安装后可对冲床本体1形成限位;凹坑9还可用于杠杆撬动冲床本体1移动时的着力点。冲床本体1与限位滑座2连接部的外侧壁对应设置有前后贯穿的侧开口,冲床本体1与限位滑座2连接部外侧的拼合缝隙采用槽型板件5进行封口,槽形板件5的两翼分别插入冲床本体1和限位滑座2连接部的侧开口内,槽型板件5两翼与冲床本体1和限位滑座2连接部的侧开口为间隙配合,槽型板件5下翼的两表面和限位滑座2侧开口的内壁均为光滑平面;螺杆6光杆部的前后侧壁均设置有竖向凸棱8,冲床本体1和槽型板件5的螺孔上均设置有与竖向凸棱8相匹配的内凹结构,竖向凸棱8与槽型板件5螺孔上的内凹结构为过渡配合。冲床本体1与限位滑座2之间设置有滚柱组7,冲床本体1与限位滑座2之间的滚柱组是设置在冲床本体1下凹槽底面的条形凹坑内的。
[0026]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床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顺次安置的冲床本体(1)、限位滑座(2)和固定底座(3),所述冲床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前后向的下凹槽,所述下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所述限位滑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冲床本体(1)的下表面的下凹槽相对应的前后向凸棱,所述限位滑座(2)前后向凸棱两侧的连接部与冲床本体(1)上的连接部对应设置有螺栓连接孔,所述的冲床本体(1)和限位滑座(2)通过螺杆(6)和螺母的配合实现固定,所述限位滑座(2)上的螺栓连接孔为前后向的条形长孔(10),所述限位滑座(2)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棱柱(4),所述限位滑座(2)上表面凸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后向呈直线等距设置的若干凹坑(9);所述冲床本体(1)与限位滑座(2)连接部的外侧壁对应设置有前后贯穿的侧开口,所述冲床本体(1)与限位滑座(2)连接部外侧的拼合缝隙采用槽型板件(5)进行封口,所述槽型板件(5)的两翼分别插入冲床本体(1)和限位滑座(2)连接部的侧开口内,所述槽型板件(5)两翼与冲床本体(1)和限位滑座(2)连接部的侧开口为间隙配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珂,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百泰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