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和面组件及立式面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517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和面组件及立式面食机。其中,和面组件包括搅拌桶和立设在搅拌桶内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杆和至少一个与搅拌杆固定相连的搅面齿;搅拌桶的桶底设置为与水平面成夹角a的斜面,夹角a介于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和面组件及立式面食机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和面组件及立式面食机。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以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透彻、准确的理解本申请,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面食机包括和面组件和挤面组件,和面组件包括搅拌桶、搅拌杆和搅拌齿,利用和面组件在搅拌桶内转动,将面粉与水进行搅拌和面形成面絮,再通过挤压组件将面絮挤压成型为面条、面皮或饺子皮等面食。其中,根据搅拌杆立设在搅拌桶内或卧设在搅拌桶内时,面食机分为立式面食机和卧式面食机。
[0004]在现有技术中,搅拌桶的桶底设计为水平面,搅拌齿和和搅拌桶底壁的间隙是均匀的,容易造成面粉在搅拌桶的桶底没法被搅拌齿进行有效搅拌而处于呆滞状态,导致和面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和面组件及立式面食机,通过将搅拌桶的桶底设置为与水平面成夹角的斜面来提高和面效果。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和面组件,包括搅拌桶和立设在搅拌桶内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杆和至少一个与搅拌杆固定相连的搅面齿;搅拌桶的桶底设置为与水平面成夹角a的斜面,夹角a介于0.1

70
°
之间。
[000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搅面齿包括上搅面齿和下搅面齿,上搅面齿和下搅面齿各一个且相对搅拌杆对称分布设置,且上搅面齿和下搅面齿朝向搅拌器正转方向的侧面设置为向下的斜面。
[000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搅拌器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搅拌杆固定相连的推面齿,推面齿包括连接段和推面段,连接段的一端与搅拌杆固定相连而另一端与推面段连接,推面段朝向搅拌器正转方向的侧面为内凹设置的刮面部,而推面段背向搅拌器正转方向的侧面为外凸设置的推面部。
[000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推面段以搅拌杆的中心轴线为圆心、以连接段的一端为起点呈渐开线展开设置,或者,推面齿以搅拌杆的中心轴线为圆心、以搅拌杆的周侧外起点呈渐开线展开设置。
[001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搅拌桶的桶底设有过孔,搅拌杆的下末端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末端穿过过孔设置;搅拌桶的顶部设有上盖,上盖的下侧面设有定位孔,而搅拌杆的上末端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位于定位孔内。
[0011]本技术还公开一种立式面食机,包括具有电机的机座、设在机座上的挤面组件,挤面组件包括挤面筒、设在挤面筒内的螺杆和设于挤面筒端部的成型模头;在机座上还
设有所述和面组件。
[001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搅拌桶上设有进面口,进面口自搅拌桶处于最低位置处的桶底边缘沿搅拌桶的侧壁延伸设置;挤面筒与搅拌桶相切设置,且搅拌桶通过进面口与挤面筒相连通。
[001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搅拌桶的内侧壁设有凸台,凸台位于进面口以搅拌器正转方向为参考的后方,凸台靠近进面口的竖侧边设置;凸台背向进面口的侧面设有第一阻挡面,凸台朝向进面口的侧面设有第二阻挡面。
[001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挤面筒与搅拌桶可拆卸相连,或者,挤面筒与搅拌桶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5]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搅拌器在和面阶段与挤面阶段的转向相反,螺杆在和面阶段与挤面阶段的转向相反。
[0016]本技术通过将搅拌桶的桶底设置为斜面,搅拌杆立设在搅拌桶的中心轴线位置,在搅拌齿和搅拌桶的桶底之间形成高度不均匀或高度不一致的间隙,此高度不一致的间隙使得搅拌齿对紧贴在搅拌桶桶底的面粉或面絮施加的搅拌力度是渐变的,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推动面粉或面絮在搅拌桶内运动,有效防止面粉或面絮在搅拌桶桶底处于呆滞状态得不到有效搅拌的问题,使得面粉或面絮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搅拌,从而能够提高和面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立式面食机在局部剖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立式面食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搅拌桶安装至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搅拌桶在局部剖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搅拌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立式面食机,包括具有电机2的机座1、设在机座1上的和面组件和挤面组件。立式面食机的工作包括和面阶段和挤面阶段。在和面阶段,由和面组件将面粉和水进行充分搅拌以和面形成面团。和面阶段结束后进入挤面阶段,由挤面组件将面团挤压成型为面食。
[0024]进一步结合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和面组件包括搅拌桶3和立设在搅拌桶3内搅拌器5,搅拌器5包括搅拌杆51和至少一个与搅拌杆51固定相连的搅面齿54,且搅拌杆51与电机2传动相连;搅拌桶3的桶底设置为与水平面成夹角a的斜面,夹角a介于0.1

70
°
之间。在和面阶段,由电机2带动搅拌杆51在搅拌桶3内正转,搅面齿54带动面粉在搅拌桶3内进行搅拌实现和面。
[0025]本技术通过将搅拌桶3的桶底设置为斜面,搅拌杆51立设在搅拌桶3的中心轴线位置,在搅拌齿54和搅拌桶3的桶底之间形成高度不均匀或高度不一致的间隙,此高度不一致的间隙使得搅拌齿54对紧贴在搅拌桶3桶底的面粉或面絮施加的搅拌力度是渐变的,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推动面粉或面絮在搅拌桶3内运动,有效防止面粉或面絮在搅拌桶3桶底处于呆滞状态得不到有效搅拌的问题,使得面粉或面絮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搅拌,从而能够提高和面效果。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挤面组件包括挤面筒6、设在挤面筒6内的螺杆7和设于挤面筒6端部的成型模头9。其中,在搅拌桶3上设有进面口31,进面口31自搅拌桶3位于最低位置处的桶底边缘沿搅拌桶3的侧壁延伸设置;挤面筒6设在搅拌桶3的外侧面,挤面筒6与搅拌桶3相切设置,且搅拌桶3通过进面口31与挤面筒6相连通。将进面口31设在搅拌桶3的侧壁且位于搅拌桶3位于最低位置处,能够在和面阶段有效减少面粉或面絮从进面口31进入挤面筒6内,从而可以减少干面粉或未经充分搅拌的面粉进入挤面筒6,有利于改善制作的面食品质;而在挤面阶段则有利于促使面团从进面口31进入到挤面筒6内,提高进面效率并减少面粉残留在搅拌桶3内。
[0027]其中,搅面齿54包括上搅面齿541和下搅面齿542,上搅面齿541和下搅面齿542分别固定在搅拌杆51下末端的不同高度位置,下搅面齿542靠近搅拌桶3桶底设置,而上搅面齿541错位设在下搅面齿542的上方;上搅面齿541和下搅面齿542各一个且相对搅拌杆51对称分布设置。这种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是通过上搅面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和面组件,包括搅拌桶和立设在搅拌桶内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杆和至少一个与搅拌杆固定相连的搅面齿;其特征在于,搅拌桶的桶底设置为与水平面成夹角a的斜面,夹角a介于0.1

70
°
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和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搅面齿包括上搅面齿和下搅面齿,上搅面齿和下搅面齿各一个且相对搅拌杆对称分布设置,且上搅面齿和下搅面齿朝向搅拌器正转方向的侧面设置为向下的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和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搅拌器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搅拌杆固定相连的推面齿,推面齿包括连接段和推面段,连接段的一端与搅拌杆固定相连而另一端与推面段连接,推面段朝向搅拌器正转方向的侧面为内凹设置的刮面部,而推面段背向搅拌器正转方向的侧面为外凸设置的推面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和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推面段以搅拌杆的中心轴线为圆心、以连接段的一端为起点呈渐开线展开设置,或者,推面齿以搅拌杆的中心轴线为圆心、以搅拌杆的周侧外起点呈渐开线展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和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搅拌桶的桶底设有过孔,搅拌杆的下末端设有传动轴,传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峰贺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