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86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助行器,包括分别位于助行器左右两侧的侧支架、连接这两个侧支架的横连杆、锁定机构,通过使侧支架包括底部设有前轮的前支杆、底部设有后轮的后支杆、可沿后支杆的延伸方向滑动地连接在后支杆上的靠背杆、两端部分别与前支杆和靠背杆相转动连接的座位杆和与前支杆相转动连接的推把杆,使横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靠背杆、后支杆相转动连接,使用时,通过锁定机构将助行器锁定在展开状态,使用者能扶住推把杆辅助行走,还能转身坐在座位杆上休息,不使用时,解锁锁定机构,向下推动推把杆和靠背杆,通过座位杆转动带动后支杆、前支杆靠拢,同时通过横连杆带动侧支架在左右方向上靠拢,使助行器变换至折叠状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械、医疗器械、助残助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行器。

技术介绍

[0002]助行器是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辅助行走的器具,能够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或者病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外出步行,现有助行器大多为四角两轮结构,如中国专利CN 210408951U就公开了一种医疗康复护理用助行器,其包括两个倒置U形管架、固定在这两个管架之间的连接杆、设于这两个管架底部的行走轮,但该方案的助行器在不使用时无法折叠,占用空间大,在使用时,不具备为使用者提供就坐休息的功能,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助行器,该助行器在不使用时,能够进行折叠,折叠后占用空间小,该助行器在使用时,具备为使用者提供就坐休息的功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助行器,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包括:
[0005]侧支架,所述侧支架有两个,所述两个侧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助行器的左右两侧;
[0006]横连杆,所述横连杆用于连接所述两个侧支架;
[0007]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助行器锁定在展开状态;
[0008]所述侧支架包括前支杆、后支杆、靠背杆、座位杆和推把杆;
[0009]所述前支杆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前轮;
[0010]所述后支杆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后轮,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前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
[0011]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后支杆上,所述靠背杆可沿所述后支杆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后支杆滑动;
[0012]所述座位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支杆的中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座位杆的后端部与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
[0013]所述推把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前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
[0014]所述横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靠背杆、所述后支杆相转动连接,在所述靠背杆相对于所述后支杆滑动时,能够通过所述横连杆带动所述两个侧支架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5]优选地,所述横连杆包括第一横连杆和第二横连杆,所述第一横连杆和所述第二横连杆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连杆的上端部、所述第二横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连杆的下端部、所述第二横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横连杆的上端部、所述第二横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连杆的下端部、所述第二横连杆的
下端部与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横连杆和所述第二横连杆在中点处相交叉。
[0017]优选地,所述助行器还包括座位连杆,所述座位连杆包括通过第一转轴相转动连接的第一座位连杆和第二座位连杆,所述座位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支架上的所述座位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横连杆的中点构成一个虚拟的平面,所述两个侧支架对称分布于该平面的左右两侧。
[0018]优选地,所述助行器还包括靠背连杆,所述靠背连杆包括通过第二转轴相转动连接的第一靠背连杆和第二靠背连杆,所述靠背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支架上的所述靠背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横连杆的中点构成一个虚拟的平面,所述两个侧支架对称分布于该平面的左右两侧。
[0019]优选地,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后支杆上,所述座位杆的后端部与所述滑套相转动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前支杆的上端固定有向后向下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与所述推把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
[00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前轮的转动轴心线、所述后轮的转动轴心线距所述后支杆相对于所述连接杆转动时的转动轴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002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推把杆包括第一推把杆和第二推把杆,所述第一推把杆位于所述第二推把杆的上方,所述第一推把杆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推把杆上,所述第一推把杆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后水平延伸的推把。
[00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推把后端部在所述前轮的转动轴心线和所述后轮的转动轴心线构成的虚拟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后轮的转动轴心线的前方,所述第二推把杆上设有用于锁定所述第一推把杆的锁定件。
[002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5]本技术提供的助行器,包括分别位于助行器左右两侧的侧支架、连接这两个侧支架的横连杆、锁定机构,通过使侧支架包括底部设有前轮的前支杆、底部设有后轮的后支杆、可沿后支杆的延伸方向滑动地连接在后支杆上的靠背杆、两端部分别与前支杆和靠背杆相转动连接的座位杆和与前支杆相转动连接的推把杆,使横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靠背杆、后支杆相转动连接,使用时,通过锁定机构将助行器锁定在展开状态,使用者能扶住推把杆辅助行走,还能转身坐在座位杆上休息,不使用时,解锁锁定机构,向下推动推把杆和靠背杆,通过座位杆转动带动后支杆、前支杆靠拢,同时通过横连杆带动侧支架在左右方向上靠拢,使助行器变换至折叠状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此时,助行器处于展开状态。
[0027]图2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此时,助行器处于展开状态。
[0028]图3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此时,助行器处于从展开状态变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
[0029]图4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此时,助行器处于折叠状态。
[0030]图5是图4的主视示意图。
[0031]图6是图2中靠背杆、靠背连杆的正视示意图。
[0032]图7是图4中靠背杆、靠背连杆的正视示意图。
[0033]图8是图2中座位杆、座位连杆的正视示意图。
[0034]图9是图4中座位杆、座位连杆的正视示意图。
[0035]图10是图2中横连杆的正视示意图。
[0036]图11是图4中横连杆的正视示意图
[0037]其中:10.侧支架;11.前支杆;111.前轮;112.连接杆;12.后支杆;121.后轮;13.靠背杆;131.滑套;1311.延伸部;14.座位杆;15.推把杆;151.第一推把杆;152.第二推把杆;153.推把;20.横连杆;21.第一横连杆;22.第二横连杆;30.座位连杆;31.第一座位连杆;32.第二座位连杆;33.第一转轴;34.连杆;40.靠背连杆;41.第一靠背连杆;42.第二靠背连杆;43.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9]本技术描述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是指图1中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助行器,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包括:侧支架,所述侧支架有两个,所述两个侧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助行器的左右两侧;横连杆,所述横连杆用于连接所述两个侧支架;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助行器锁定在展开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包括前支杆、后支杆、靠背杆、座位杆和推把杆;所述前支杆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前轮;所述后支杆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后轮,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前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后支杆上,所述靠背杆可沿所述后支杆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后支杆滑动;所述座位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支杆的中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座位杆的后端部与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推把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前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横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靠背杆、所述后支杆相转动连接,在所述靠背杆相对于所述后支杆滑动时,能够通过所述横连杆带动所述两个侧支架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远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连杆包括第一横连杆和第二横连杆,所述第一横连杆和所述第二横连杆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连杆的上端部、所述第二横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连杆的下端部、所述第二横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横连杆的上端部、所述第二横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连杆的下端部、所述第二横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连杆和所述第二横连杆在中点处相交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器还包括座位连杆,所述座位连杆包括通过第一转轴相转动连接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