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型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85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0
一种平面型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两个用于供使用者佩戴的耳挂,所述口罩本体用于覆盖使用者的口鼻,两个所述耳挂分设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所述耳挂一端固定连接在口罩本体上,所述口罩本体大致为平面状,所述平面状的口罩本体左侧和右侧边沿为弧形,用以使所述口罩本体的边沿能够更贴合使用者脸部。由于平面状的口罩本体左侧和右侧边沿为弧形,使用者在佩戴口罩时,左右两侧处的口罩边缘不会存在翘起来导致口罩密合性差的问题。耳挂为片状,增加了耳挂和口罩本体的接触面积,固定效果更好,该片状耳挂靠近口罩本体的一端也可用来贴合使用者脸部,从而提高口罩与使用者脸部的密合性。合性。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型口罩


[0001]本申请涉及卫生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平面型口罩。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常见的平面口罩为直角长方形设计,这种设计在佩戴时,易在左右两侧脸颊处有缝隙,导致口罩和面部贴合不紧密,难以满足口罩的密合性要求,并且口罩的防护效果也会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平面型口罩,其目的在于提高平面型口罩的密合性。
[0004]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平面型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两个用于供使用者佩戴的耳挂,所述口罩本体用于覆盖使用者的口鼻,两个所述耳挂分设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所述耳挂为片状,所述耳挂一端固定连接在口罩本体上,所述口罩本体大致为平面状,所述平面状的口罩本体左侧和右侧边沿为弧形,用以使所述口罩本体的边沿能够更贴合使用者脸部。
[000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上侧边沿与左右两侧边沿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和/或所述口罩本体下侧边沿与左右两侧边沿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
[000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上侧边沿与左右两侧边沿连接处的弧形过渡的弧度小于所述口罩本体下侧边沿与左右两侧边沿连接处的弧形过渡的弧度。
[000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左侧上方顶点至所述左侧边沿在向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距离不超过10mm,和/或,所述口罩本体右侧上方顶点至所述右侧边沿在向右方向上的最外侧的距离不超过10mm。
[000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左侧下方顶点至所述左侧边沿在向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距离不超过20mm,和/或,所述口罩本体右侧下方顶点至所述右侧边沿在向右方向上的最外侧的距离不超过20mm。
[000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耳挂的中部具有耳孔和围绕所述耳孔设置的挂耳部,所述耳挂通过所述耳孔和挂耳部挂在使用者的耳朵上,所述耳孔自耳挂下部向斜上方延伸设置,用以提高所述耳挂的佩戴舒适性,其中,所述耳孔中位置较低的一端靠近所述口罩本体,所述耳孔中位置较高的一端远离所述口罩本体。
[001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挂耳部远离所述口罩本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调整孔。
[001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孔为至少两个,所述调整孔以逐渐远离所述耳孔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挂耳部上。
[00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挂耳部远离所述口罩本体的一端具有向远离所述口罩本体的方向凸起的突出部,至少部分所示调整孔位于所述突出部上。
[001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耳挂为单层结构,所述耳挂选择单向弹力无纺布或双向弹力无纺布;所述口罩本体包括表层、过滤层和用于贴附用户口鼻处的里层,所述耳挂位于表
层、过滤层和里层任两个之间,或者位于表层或里层的外侧,所述表层、过滤层、里层和耳挂热合固定连接。
[0014]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平面型口罩,由于平面状的口罩本体左侧和右侧边沿为弧形,使用者在佩戴口罩时,左右两侧处的口罩边缘不会存在翘起来导致口罩密合性差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所示口罩的耳挂为片状,通过将耳挂一端固定连接在口罩本体上,增加了耳挂和口罩本体的接触面积,固定效果更好,不易存在耳挂从口罩本体上脱落的问题,该片状耳挂靠近口罩本体的一端也可用来贴合使用者脸部,从而提高口罩与使用者脸部的密合性。同时耳挂为片状结构,使得挂耳部更宽,与传统的细耳带不同,本申请的耳挂不容易勒耳朵。并且片状的耳挂应用到平面型口罩上,加工和制造工艺简单,与传统的将耳带点接在平面型口罩上的工艺不同,本申请的耳挂结构可以直接和口罩本体一起加工固定,不需要额外的操作,高效,节约人力成本,经济性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平面型口罩的展开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平面型口罩的背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平面型口罩的展开示意图;
[0018]图4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平面型口罩的背面示意图。
[0019]图中,1.口罩本体、2.耳挂、3.耳孔、4.调整孔、5.左侧上方顶点、6.右侧上方顶点、7.左侧下方顶点、8.右侧下方顶点、9.挂耳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0021]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0022]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平面型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两个用于供使用者佩戴的耳挂2,口罩本体1用于覆盖使用者的口鼻,两个耳挂2分设在口罩本体1 的两侧,耳挂2为片状,耳挂2一端固定连接在口罩本体1上,口罩本体1大致为平面状,例如类似矩形的形状。平面状的口罩本体1左侧和右侧边沿为弧形,用以使口罩本体1的边沿能够更贴合使用者脸部。
(如图1所示,口罩本体 1有上下左右四侧)。
[0024]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平面型口罩,由于平面状的口罩本体1左侧和右侧边沿为弧形,使用者在佩戴口罩时,左右两侧处的口罩边缘不会存在翘起来导致口罩密合性差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所示口罩的耳挂2为片状,通过将耳挂2 一端固定连接在口罩本体1上,增加了耳挂2和口罩本体1的接触面积,固定效果更好,不易存在耳挂2从口罩本体1上脱落的问题,该片状耳挂2靠近口罩本体1的一端也可用来贴合使用者脸部,从而提高口罩与使用者脸部的密合性。同时耳挂2为片状结构,使得挂耳部9更宽,与传统的细耳带不同,本申请的耳挂2不容易勒耳朵。并且片状的耳挂2应用到平面型口罩上,加工和制造工艺简单,与传统的将耳带点接在平面型口罩上的工艺不同,本申请的耳挂2 结构可以直接和口罩本体1一起加工固定,不需要额外的操作,高效,节约人力成本,经济性好。
[0025]较好的,一种实施例中,口罩本体1上侧边沿与左右两侧边沿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和/或口罩本体1下侧边沿与左右两侧边沿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口罩本体1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和脸部贴合满足用户使用的密合性要求,故不需要设置弧度。但口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型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和两个用于供使用者佩戴的耳挂(2),所述口罩本体(1)用于覆盖使用者的口鼻,两个所述耳挂(2)分设在所述口罩本体(1)的两侧,所述耳挂(2)为片状,所述耳挂(2)一端固定连接在口罩本体(1)上,所述口罩本体(1)大致为平面状,所述平面状的口罩本体(1)左侧和右侧边沿为弧形,用以使所述口罩本体(1)的边沿能够更贴合使用者脸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上侧边沿与左右两侧边沿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和/或所述口罩本体(1)下侧边沿与左右两侧边沿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上侧边沿与左右两侧边沿连接处的弧形过渡的弧度小于所述口罩本体(1)下侧边沿与左右两侧边沿连接处的弧形过渡的弧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左侧上方顶点(5)至所述左侧边沿在向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距离不超过10mm,和/或,所述口罩本体(1)右侧上方顶点(6)至所述右侧边沿在向右方向上的最外侧的距离不超过1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左侧下方顶点(7)至所述左侧边沿在向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距离不超过20mm,和/或,所述口罩本体(1)右侧下方顶点(8)至所述右侧边沿在向右方向上的最外侧的距离不超过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全武彦彦
申请(专利权)人: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