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自动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472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岔自动润滑系统,主要由泵站、滑床板、油管三、油管四、油管五、单线分配器、第一连接杆、枕木、尖轨、基本轨、轮压泵、分流器组成。所述尖轨和基本轨均安装在枕木的左右两端;所述滑床板固定安装在基本轨的内侧,尖轨置于滑床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两个尖轨,保证尖轨同步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转辙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无能源方式进行润滑,对道岔信号设备没有影响;分流器控制油道流向,压力油只能向外压出,不能回流,另两油口贯通;润滑脂通过滑床板上的油槽进入到尖轨轨底与滑床板之间,完成注油过程;计量准确。准确。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岔自动润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行车安全
,进一步的说是道岔润滑系统领域,更进一步的说是道岔自动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道岔目前采用的润滑方式为:人工定期提着油桶用毛刷将润滑油涂抹在滑床板上。如遇下雨,滑床板表面的润滑油被冲掉,就要经常涂抹,以保证滑床板与轨底的润滑。而道岔与道岔之间距离较远,数量较多,劳动强度非常大,人工维护费用较高。且人工润滑只能将润滑油涂抹在滑床上表面,当尖轨、活动心轨左右移动时,有可能将已涂抹的润滑油刮出滑床板,因此就不能起到润滑的作用。如因道岔故障中断行车,其间接损失和造成的影响更是难以估算。因此,无能源道岔自动润滑系统的开发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道岔自动润滑系统及油脂分配器转阀,其无需能源且不需要系统卸荷就可以完成注油、回油的过程,既能保证设备有足够的润滑,又不浪费润滑油,环境适应性强,计量准确,灵敏度高,免维护,降低人工成本。
[000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道岔自动润滑系统,主要由泵站、滑床板、油管三、油管四、油管五、单线分配器、第一连接杆、枕木、尖轨、基本轨、轮压泵、轮压泵分流器组成;所述尖轨和基本轨均安装在枕木的左右两端;所述滑床板固定安装在基本轨的内侧,尖轨置于滑床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两个尖轨,保证尖轨同步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转辙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设置在基本轨的一侧外边,通过油管三与单线分配器的主油道连接;所述单线分配器为长方体,轴向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换向阀芯,所述换向阀芯的一端与摇臂固定连接;所述摇臂的端部设置有铰接滚轮;所述单线分配器的上下端设置有与换向阀芯垂直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左右镜像安装有分配器弹簧、计量柱塞;所述通孔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单向阀接头;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换向阀芯主油道相连通,且倾斜的分配器油道II;所述换向阀芯的轴心处设置有主油道,换向阀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主油道贯通的分配器油道I;所述分配器油道I与上下通孔连通;所述单线分配器通过安装在基本轨上的横梁与第一连接杆中间位置的压板接触;所述压板的一侧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斜面与摇臂上的滚轮接触;所述油管四和油管五的一端分别与滑床板和尖轨接触的润滑点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单线分配器的单向阀接头连接;所述泵站为空腔的圆柱体,前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接头,顶部设置有倾斜于水平面的轮压泵连接法兰;所述油站其内部设置有弹簧储能器、活塞,所述活塞与弹簧储能器连接配合工作,为油站内的润滑脂提供势能;所述轮压泵连接法兰的轴线相对应的油站内壁设置有分流器固定座。
[0005]前述的道岔自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压泵由轮压泵活塞缸、轮压泵安装
座、轮压泵弹簧、轮压泵活塞、轮压泵分流器组成。所述轮压泵活塞缸的顶部为圆弧形的穹顶,轮压泵弹簧和轮压泵活塞顺次安装在轮压泵活塞缸的内部;所述轮压泵活塞的轴截面为中字形,轴线处设置有贯通的轮压泵出油口;所述轮压泵分流器为矩形块,上表面设置有与轮压泵活塞尾部连接的固定孔,下表面设置有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分流器固定座连接;所述轮压泵安装座安装在轮压泵活塞缸前端的外壁处,其底部设置有与轮压泵连接法兰相互固定的凸缘,前端设置有与基本轨外壁固定的连接架。
[0006]前述的道岔自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压泵的高度大于基本轨的高度,其与基本轨的距离为火车车轮的外缘通过时能够压住为宜。
[0007]前述的道岔自动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压泵分流器安装有分流器单向三通接头,侧壁设置有分流器安全阀,所述分流器单向三通接头和分流器安全阀均与轮压泵分流器内部的油道连通。
[0008]前述的道岔自动润滑系统及油脂分配器转阀,其特征在于:可通过改变分配器计量活塞顶杆的长度来约束活塞行程,精确的控制油腔容积,从而精确控制出油量。
[0009]本技术专利,采用无能源方式进行润滑,对道岔信号设备没有影响;分流器控制油道流向,压力油只能向外压出,不能回流,另两油口贯通;润滑脂通过滑床板上的油槽进入到尖轨轨底与滑床板之间,完成注油过程;计量准确;可通过改变分配器计量活塞顶杆的长度来约束活塞行程,精确的控制油腔容积,从而精确控制出油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单线分配器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
[0014]图5为本技术的单线分配器注油时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技术的单线分配器回油时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技术的泵站立体图。
[0017]图8为本技术的泵站剖视图。
[0018]图9为本技术的轮压泵分流器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为本技术的轮压泵结构示意图。
[0020]1、泵站,2、滑床板,3、油管三,4、油管四,5、油管五,6、单线分配器,7、第一连接杆,8、枕木,9、尖轨,10、基本轨,11、轮压泵,12、轮压泵分流器,13、摇臂,14、滚轮,15、换向阀芯,16、分配器弹簧,17、计量柱塞,18、单向阀接头,19、分配器油道II,20、主油道,21、分配器油道I,22、横梁,23、压板,24、倾斜板,25、出油口接头,26、轮压泵连接法兰,27、弹簧储能器,28、活塞,29、分流器固定座,30、轮压泵活塞缸,31、轮压泵安装座,32、轮压泵弹簧,33、轮压泵活塞,34、轮压泵出油口,35、固定孔,36、凸台,37、连接架,38、分流器单向三通接头,39、分流器安全阀,40、分配器油槽三,41、分配器计量腔,42、分配器压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2]道岔自动润滑系统,主要由泵站、滑床板、油管三、油管四、油管五、单线分配器、第一连接杆、枕木、尖轨、基本轨、轮压泵、分流器组成。所述尖轨和基本轨均安装在枕木的左右两端;所述滑床板固定安装在基本轨的内侧,尖轨置于滑床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两个尖轨,保证尖轨同步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转辙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设置在基本轨的一侧外边,通过油管三与单线分配器的主油道连接;所述单线分配器为长方体,轴向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换向阀芯,所述换向阀芯的一端与摇臂固定连接;所述摇臂的端部有铰接滚轮;所述单线分配器的上下端设置有与换向阀芯垂直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左右对称安装分配器弹簧、计量柱塞;所述通孔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单向阀接头;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换向阀芯主油道相连通,且倾斜的分配器油道II;所述换向阀芯的轴心处设置有主油道,换向阀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主油道贯通的分配器油道I;所述分配器油道I与上下通孔连通;所述单线分配器通过安装在基本轨上的横梁与第一连接杆中间位置的压板接触;所述压板的一侧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斜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道岔自动润滑系统,主要由泵站、滑床板、油管三、油管四、油管五、单线分配器、第一连接杆、枕木、尖轨、基本轨、轮压泵、分流器、油站组成,所述尖轨和基本轨均安装在枕木的左右两端;所述滑床板固定安装在基本轨的内侧,尖轨置于滑床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两个尖轨,保证尖轨同步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转辙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设置在基本轨的一侧外边,通过油管三与单线分配器的主油道连接;所述单线分配器为长方体,轴向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换向阀芯,所述换向阀芯的一端与摇臂固定连接;所述摇臂的端部交接有滚轮;所述单线分配器的上下端设置有与换向阀芯垂直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左右镜像安装有分配器弹簧、计量柱塞;所述通孔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单向阀接头;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换向阀芯主油道相连通,且倾斜的分配器油道II;所述换向阀芯的轴心处设置有主油道,换向阀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主油道贯通的分配器油道I;所述分配器油道I与上下通孔连通;所述单线分配器通过安装在基本轨上的横梁与第一连接杆中间位置的压板接触;所述压板的一侧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斜面与摇臂上的滚轮接触;所述油管四和油管五的一端分别与滑床板和尖轨接触的润滑点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单线分配器的单向阀接头连接;所述油站为空腔的圆柱体,前端侧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冬章陈骁东王庆刚别晓闻王瑞西常云广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盛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