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及具有其的清洁设备,所述的电机,包括:电机壳体;转轴,设于电机壳体且一端部延伸出电机壳体;动叶轮,设于转轴的一端部上;风罩,设于电机壳体,风罩内部呈中空设置,以形成第二容置腔,动叶轮位于第二容置腔内;以及定叶轮,可拆卸设于电机壳体且与动叶轮相邻而设;其中,定叶轮包括第一定叶轮和第二定叶轮,第二容置腔在风罩远离电机壳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进风口,第二容置腔在风罩靠近电机壳体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一出风口;自风罩的第一进风口至第一出风口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动叶轮、第一定叶轮和第二定叶轮。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中的定叶轮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引导更多的风量,提高动叶轮吸入空气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及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无刷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直流电动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划分:无刷直流电动机和有刷直流电动机。无刷电机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虽短,但是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完善得到了迅猛发展。已在航模、医疗器械、家用电器、电动车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电机的定叶轮存在导风效果差的问题,导致动叶轮吸入空气的功率低。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及具有其的清洁设备,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引导更多的风量,提高动叶轮吸入空气的功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壳体;转轴,设于所述电机壳体且一端部延伸出所述电机壳体;动叶轮,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端部上且随所述转轴旋转;风罩,设于所述电机壳体,所述风罩内部呈中空设置,以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动叶轮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以及定叶轮,可拆卸设于所述电机壳体且与所述动叶轮相邻而设,用于引导经由所述动叶轮排出的气流的流向;其中,所述定叶轮包括第一定叶轮和第二定叶轮,所述第二容置腔在所述风罩远离所述电机壳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容置腔在所述风罩靠近所述电机壳体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一出风口;自所述风罩的第一进风口至第一出风口的方向上依次设有所述动叶轮、所述第一定叶轮和所述第二定叶轮。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叶轮包括第二定叶轮本体和沿所述第二定叶轮本体的周向环设于所述第二定叶轮本体外周的连接部;其中,所述风罩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连接部抵接。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上环设有限位凸环,用于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分隔为靠近所述风罩的第一连接端和远离所述风罩的第二连接端;其中,所述风罩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抵接。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壳体在靠近所述第二定叶轮的位置还设有环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沿所述电机壳体的周向环设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环形支撑架卡接。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外罩,套设于所述风罩的外周面上,所述外罩内部呈中空设置,以形成第三容置腔,所述风罩位于所述第三容置腔内;其中,所述第三容置腔在所述外罩远离所述电机壳体的一端形成有用于进风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三容置腔在所述外罩靠近所述电机壳体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与所述环形支撑架卡接的卡接结构。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结构为等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卡块。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壳体内部呈中空设置,以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环形支撑架上至少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的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另一端在所述环形支撑架的外周面上形成出口;所述外罩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空气流道一一对应用于连通所述空气流道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导风槽,所述导风槽和所述风罩的外壁围设形成风道;其中,所述空气流道和所述风道构成了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的散热通道,所述电机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气口。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壳体包括主壳体和后盖,所述主壳体内部中空且一端部设有开口,所述后盖可拆卸盖在所述主壳体的开口处,以形成所述第一容置腔;其中,所述主壳体上设有所述环形支撑架,所述后盖上形成有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环形支撑架和所述第一进气口分别位于所述电机壳体的相对两侧。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叶轮具有动叶轮入风口和动叶轮出风口,其中,经由所述动叶轮出风口排出的气流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定叶轮和所述第二定叶轮后排入大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的另一个解决方案是:一种清洁设备,用于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包括如前所述的电机。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机及具有其的清洁设备,其通过设置第一定叶轮和第二定叶轮,能够提高对气流流向的引导效果,单位时间内能够引导更多的风量,提高动叶轮吸入空气的功率,进而提高气流对电机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地,电机壳体的第一容置腔和风罩的第二容置腔之间通过散热通道连通,能够利用动叶轮在第二容置腔内产生的负压将电机壳体外部较冷的空气吸入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内较热的空气则通过上述散热通道流至第二容置腔后排出风罩,具有散热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申请提出的电机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部分剖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防水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外罩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第一定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第二定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中空气流道和定子之间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提出的电机在实施例二中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1中第一定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1中第二定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提出的电机在实施例三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申请提出的电机在实施例四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的剖面结构示意图。100-电机;110-电机主体;111-转轴;112-转子;113-定子;114-驱动板;120-电机壳体;121-主壳体;1211-第一容置腔;1212-空气流道;1213-环形支撑架;122-后盖;1221-第一进气口;130-动叶轮;131-动叶轮入风口;132-动叶轮出风口;140-风罩;141-第二容置腔;142-第一进风口;143-第一出风口;150-外罩;151-导风槽;152-第二进风口;153-第二出风口;154-卡接结构;160-定叶轮;161-第一定叶轮;1611-中心孔;1612-凹陷槽;162-第二定叶轮;1621-第二定叶轮本体;1622-连接部;1623-限位凸环;1624-卡槽;170-防水密封结构;171-防水垫圈;1711-第一环形筋;172-密封部;1712-第一环形槽;111a-转轴;120a-电机壳体;1211a-第一容置腔;1212a-空气流道;1212a’-空气流道;1213a-环形支撑架;1221a-第一进气口;130a-动叶轮;140a-风罩;141a-第二容置腔;142a-第一进风口;143a-第一出风口;160a-定叶轮;161a-第一定叶轮;162a-第二定叶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机壳体;/n转轴,设于所述电机壳体且一端部延伸出所述电机壳体;/n动叶轮,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端部上且随所述转轴旋转;/n风罩,设于所述电机壳体,所述风罩内部呈中空设置,以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动叶轮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以及/n定叶轮,可拆卸设于所述电机壳体且与所述动叶轮相邻而设,用于引导经由所述动叶轮排出的气流的流向;/n其中,所述定叶轮包括第一定叶轮和第二定叶轮,所述第二容置腔在所述风罩远离所述电机壳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容置腔在所述风罩靠近所述电机壳体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一出风口;自所述风罩的第一进风口至第一出风口的方向上依次设有所述动叶轮、所述第一定叶轮和所述第二定叶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壳体;
转轴,设于所述电机壳体且一端部延伸出所述电机壳体;
动叶轮,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端部上且随所述转轴旋转;
风罩,设于所述电机壳体,所述风罩内部呈中空设置,以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动叶轮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以及
定叶轮,可拆卸设于所述电机壳体且与所述动叶轮相邻而设,用于引导经由所述动叶轮排出的气流的流向;
其中,所述定叶轮包括第一定叶轮和第二定叶轮,所述第二容置腔在所述风罩远离所述电机壳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容置腔在所述风罩靠近所述电机壳体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一出风口;自所述风罩的第一进风口至第一出风口的方向上依次设有所述动叶轮、所述第一定叶轮和所述第二定叶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叶轮包括第二定叶轮本体和沿所述第二定叶轮本体的周向环设于所述第二定叶轮本体外周的连接部;
其中,所述风罩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连接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上环设有限位凸环,用于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分隔为靠近所述风罩的第一连接端和远离所述风罩的第二连接端;
其中,所述风罩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壳体在靠近所述第二定叶轮的位置还设有环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沿所述电机壳体的周向环设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外侧;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环形支撑架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罩,套设于所述风罩的外周面上,所述外罩内部呈中空设置,以形成第三容置腔,所述风罩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超,郑磊,
申请(专利权)人:追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