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拉伸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274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拉伸数据线,包括壳体A和壳体B,所述壳体A和壳体B相邻的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卡槽和卡扣,所述壳体A与壳体B通过卡槽和卡扣互相连接,所述壳体A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卷簧A,所述卷簧A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A,所述卷簧A远离壳体A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组件A,所述收纳组件A远离卷簧A的一侧设置有PCBA转接板A,所述PCBA转接板A靠近收纳组件A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杆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卷簧A、收纳组件A、PCBA转接板A、PCBA转接板B、收纳组件B和卷簧B之间的互相配合,实现了对数据线的收纳功能,并且能够将数据线独立或双向拉伸,减少了数据线杂乱缠绕所带来的不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拉伸数据线
本技术涉及数据线装置
,具体为一种双向拉伸数据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像手机、IPad、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十分普及,在使用这些电子产品的时候,无可避免地要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尽管有些时候可以实现无线充电和无线数据传输,但毕竟传输效率和可靠性还是不及有线好,因此数据线就成为电子产品使用者必备配件。现有的数据线多种多样,但是仍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1、现有的数据线大多数为散开状态,线太长较为杂乱,并且没有保护容易折断,需要一种收纳结构来实现数据线的拉伸;2、现有的电子产品多种多样,所使用的接线端子也不尽相同,从而需要一种能够适应多种接线端子数据传输的数据线装置;3、现有的数据线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是接通手机等电子产品,缺少一种可以对手机等电子产品夹持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拉伸数据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数据线多种多样,但是仍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现有的数据线大多数为散开状态,线太长较为杂乱,并且没有保护容易折断,需要一种收纳结构来实现数据线的拉伸;现有的电子产品多种多样,所使用的接线端子也不尽相同,从而需要一种能够适应多种接线端子数据传输的数据线装置;现有的数据线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是接通手机等电子产品,缺少一种可以对手机等电子产品夹持的结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拉伸数据线,包括壳体A和壳体B,所述壳体A和壳体B相邻的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卡槽和卡扣,所述壳体A与壳体B通过卡槽和卡扣互相连接,所述壳体A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卷簧A,所述卷簧A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A,所述卷簧A远离壳体A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组件A,所述收纳组件A远离卷簧A的一侧设置有PCBA转接板A,所述PCBA转接板A靠近收纳组件A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杆C,所述连接杆C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A,所述PCBA转接板A远离连接杆C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D,所述壳体B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卷簧B,所述卷簧B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B,所述卷簧B远离壳体B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组件B,所述收纳组件B远离卷簧B的一侧设置有PCBA转接板B,所述PCBA转接板B靠近收纳组件B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杆E,所述连接杆E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B,所述PCBA转接板B远离连接杆E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杆D与连接管互相适配,所述PCBA转接板A与PCBA转接板B互相靠近一侧的顶部共同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卷簧A与卷簧B、收纳组件A与收纳组件B、PCBA转接板A与PCBA转接板B皆互相对称,所述壳体A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连接块C,所述连接块C的一端设置有扭簧A,所述扭簧A远离连接块C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A,所述壳体B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D,所述连接块D的一端设置有扭簧B,所述扭簧B远离连接块D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B,所述壳体A正面一端与壳体B背面一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压紧组件,所述壳体A正面一端与壳体B背面一端的底部皆设置有数据线端口。优选的,所述收纳组件A包括连接杆A、螺栓A、挡板A、圆管A、通槽A、接线端子A、连接块A、USB端子、数据线A、螺丝A、挡板B,所述卷簧A远离壳体A的一侧设置有挡板A,所述挡板A靠近卷簧A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A,所述安装孔A与连接杆A互相适配,且安装孔A与连接杆A的内部共同设置有螺栓A,所述挡板A远离连接杆A的一侧设置有圆管A,所述圆管A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槽A,所述圆管A的内部设置有接线端子A,且接线端子A与通槽A互相适配,所述接线端子A的一端延伸至圆管A的外部并设置有连接块A,所述圆管A的外部套设有数据线A,所述数据线A的一端设置有USB端子,所述连接块A外侧远离接线端子A的一端贯穿数据线A并设置有挡板B,所述挡板B靠近数据线A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螺丝A,所述PCBA转接板A靠近挡板B一侧的两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丝A与螺纹孔互相适配,所述连接杆C靠近挡板B的一端贯穿挡板B并延伸至连接块A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收纳组件B包括挡板C、螺丝B、数据线B、TYPE-C端子、连接块B、接线端子B、圆管B、通槽B、挡板D、螺栓B、连接杆B,所述卷簧B远离壳体B的一侧设置有挡板D,所述挡板D靠近卷簧B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B,所述安装孔B与连接杆B互相适配,且安装孔B与连接杆B的内部共同设置有螺栓B,所述挡板D远离连接杆B的一侧设置有圆管B,所述圆管B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槽B,所述圆管B的内部设置有接线端子B,且接线端子B与通槽B互相适配,所述接线端子B的一端延伸至圆管B的外部并设置有连接块B,所述圆管B的外部套设有数据线B,所述数据线B的一端设置有TYPE-C端子,所述连接块B外侧远离接线端子B的一端贯穿数据线B并设置有挡板C,所述挡板C靠近数据线B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螺丝B,所述PCBA转接板B靠近挡板C一侧的两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丝B与螺纹孔互相适配,所述连接杆E靠近挡板C的一端贯穿挡板C并延伸至连接块B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数据线A远离USB端子的一端穿过通槽A并与接线端子A互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数据线B远离TYPE-C端子的一端穿过通槽B并与接线端子B互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A靠近壳体A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双向拉伸数据线能够将数据线进行盘绕收纳,并且可以实现双向的拉伸,提高了数据线的实用性;1.通过卷簧A、收纳组件A、PCBA转接板A、PCBA转接板B、收纳组件B和卷簧B之间的互相配合,实现了对数据线的收纳功能,并且能够将数据线独立或双向拉伸,减少了数据线杂乱缠绕所带来的不便;2.通过TYPE-C端子、数据线B、连接端子、数据线B和TYPE-C端子之间的互相配合,使得数据线能够适应多种接线端子,使得数据线的实用性更强,减少了使用人员携带多根数据线的麻烦,为使用人员提供了便利;3.通过连接块C、扭簧A、连接板A、连接块D、扭簧B和连接板B之间的互相配合,实现了数据线结构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夹持支撑的功能,可以将数据线放置在桌面上,减少了手持的困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壳体A;2、卷簧A;201、安装孔A;3、收纳组件A;301、连接杆A;302、螺栓A;303、挡板A;304、圆管A;305、通槽A;306、接线端子A;307、连接块A;308、USB端子;309、数据线A;310、螺丝A;311、挡板B;4、PCBA转接板A;401、连接杆C;402、限位板A;403、连接杆D;5、连接端子;6、PCBA转接板B;601、连接杆E;602、限位板B;603、连接管;7、收纳组件B;701、挡板C;702、螺丝B;703、数据线B;704、TYPE-C端子;705、连接块B;706、接线端子B;707、圆管B;708、通槽B;709、挡板D;710、螺栓B;711、连接杆B;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拉伸数据线,包括壳体A(1)和壳体B(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A(1)和壳体B(9)相邻的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卡槽和卡扣,所述壳体A(1)与壳体B(9)通过卡槽和卡扣互相连接,所述壳体A(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卷簧A(2),所述卷簧A(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A(201),所述卷簧A(2)远离壳体A(1)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组件A(3),所述收纳组件A(3)远离卷簧A(2)的一侧设置有PCBA转接板A(4),所述PCBA转接板A(4)靠近收纳组件A(3)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杆C(401),所述连接杆C(40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A(402),所述PCBA转接板A(4)远离连接杆C(40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D(403),所述壳体B(9)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卷簧B(8),所述卷簧B(8)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B(801),所述卷簧B(8)远离壳体B(9)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组件B(7),所述收纳组件B(7)远离卷簧B(8)的一侧设置有PCBA转接板B(6),所述PCBA转接板B(6)靠近收纳组件B(7)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杆E(601),所述连接杆E(60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B(602),所述PCBA转接板B(6)远离连接杆E(601)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管(603),所述连接杆D(403)与连接管(603)互相适配,所述PCBA转接板A(4)与PCBA转接板B(6)互相靠近一侧的顶部共同设置有连接端子(5),所述卷簧A(2)与卷簧B(8)、收纳组件A(3)与收纳组件B(7)、PCBA转接板A(4)与PCBA转接板B(6)皆互相对称,所述壳体A(1)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连接块C(10),所述连接块C(10)的一端设置有扭簧A(11),所述扭簧A(11)远离连接块C(1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A(12),所述壳体B(9)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D(13),所述连接块D(13)的一端设置有扭簧B(14),所述扭簧B(14)远离连接块D(1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B(15),所述壳体A (1)正面一端与壳体B(9)背面一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压紧组件(16),所述壳体A(1)正面一端与壳体B(9)背面一端的底部皆设置有数据线端口(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拉伸数据线,包括壳体A(1)和壳体B(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A(1)和壳体B(9)相邻的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卡槽和卡扣,所述壳体A(1)与壳体B(9)通过卡槽和卡扣互相连接,所述壳体A(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卷簧A(2),所述卷簧A(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A(201),所述卷簧A(2)远离壳体A(1)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组件A(3),所述收纳组件A(3)远离卷簧A(2)的一侧设置有PCBA转接板A(4),所述PCBA转接板A(4)靠近收纳组件A(3)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杆C(401),所述连接杆C(40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A(402),所述PCBA转接板A(4)远离连接杆C(40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D(403),所述壳体B(9)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卷簧B(8),所述卷簧B(8)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B(801),所述卷簧B(8)远离壳体B(9)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组件B(7),所述收纳组件B(7)远离卷簧B(8)的一侧设置有PCBA转接板B(6),所述PCBA转接板B(6)靠近收纳组件B(7)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杆E(601),所述连接杆E(60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B(602),所述PCBA转接板B(6)远离连接杆E(601)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管(603),所述连接杆D(403)与连接管(603)互相适配,所述PCBA转接板A(4)与PCBA转接板B(6)互相靠近一侧的顶部共同设置有连接端子(5),所述卷簧A(2)与卷簧B(8)、收纳组件A(3)与收纳组件B(7)、PCBA转接板A(4)与PCBA转接板B(6)皆互相对称,所述壳体A(1)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连接块C(10),所述连接块C(10)的一端设置有扭簧A(11),所述扭簧A(11)远离连接块C(1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A(12),所述壳体B(9)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D(13),所述连接块D(13)的一端设置有扭簧B(14),所述扭簧B(14)远离连接块D(1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B(15),所述壳体A(1)正面一端与壳体B(9)背面一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压紧组件(16),所述壳体A(1)正面一端与壳体B(9)背面一端的底部皆设置有数据线端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拉伸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A(3)包括连接杆A(301)、螺栓A(302)、挡板A(303)、圆管A(304)、通槽A(305)、接线端子A(306)、连接块A(307)、USB端子(308)、数据线A(309)、螺丝A(310)、挡板B(311),所述卷簧A(2)远离壳体A(1)的一侧设置有挡板A(303),所述挡板A(303)靠近卷簧A(2)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A(301),所述安装孔A(201)与连接杆A(301)互相适配,且安装孔A(201)与连接杆A(301)的内部共同设置有螺栓A(302),所述挡板A(303)远离连接杆A(301)的一侧设置有圆管A(304),所述圆管A(304)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槽A(305),所述圆管A(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草木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鸿壹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