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联动机构以及漏电保护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20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漏电保护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操作机构,所述动触头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板,所述扣合部的下方设置有联动件,所述联动件的内侧设置有套环件。该漏电保护联动机构以及漏电保护断路器,通过试验按钮、复位弹簧与固定块的相互配合,在按下试验按钮进行试验后,直接松开试验按钮即可实现试验按钮的复位,无需手动进行调节,使用十分方便,并且在联动件与转动板活动时,利用活动杆、活动套筒与伸缩弹簧将转动板与扣合部顶紧,确保扣合部与联动件顶紧的紧密贴合,避免出现接触不良,保证了漏电保护断路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电保护联动机构以及漏电保护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为漏电保护联动机构以及漏电保护断路器。
技术介绍
漏电断路器是电路中漏电电流超过预定值时能自动动作的开关,用于防止人身触电,应根据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触电防护的不同要求来选择,常用的漏电断路器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类,而电流型又分为电磁型和电子型两种。然而,现有的漏电保护联动机构以及漏电保护断路器试验按钮在按下后,可能无法复位,需要手动调节,使用十分麻烦,同时联动件与扣合部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导致漏电保护断路器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漏电保护联动机构以及漏电保护断路器,解决了现有的漏电保护联动机构以及漏电保护断路器试验按钮在按下后,可能无法复位,需要手动调节,使用十分麻烦,同时联动件与扣合部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导致漏电保护断路器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漏电保护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上端设置有扣合部,所述扣合部的下方设置有联动件,所述联动件的内侧设置有套环件,所述联动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转动板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安装有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的与活动杆通过伸缩弹簧相互连接,所述活动套筒远离活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与活动套筒扣接,所述活动杆、伸缩弹簧均与活动套筒的内部相互适配。优选的,所述联动件与套环件相互套接,所述联动件、套环件均与第一转轴相互套接。漏电保护断路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联动机构,其还包括引线、漏电脱扣器、试验按钮、零序电流互感器、导电管、壳体与线路,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联动机构、操作机构、引线、漏电脱扣器、试验按钮、零序电流互感器、导电管、壳体与线路,所述联动机构位于漏电脱扣器的上方,所述操作机构位于漏电脱扣器的右上方,所述第一转轴与漏电脱扣器通过引线相互接通,所述试验按钮位于联动机构的左侧,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位于漏电脱扣器的左侧,所述导电管位于漏电脱扣器与试验按钮之间,所述线路位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左侧,所述导电管与线路相互接通,所述转动板与壳体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壳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试验按钮与联动机构之间,所述固定块与试验按钮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试验按钮下端的连接杆与套环件上的导电接头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漏电保护联动机构以及漏电保护断路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漏电保护联动机构以及漏电保护断路器,通过试验按钮、复位弹簧与固定块的相互配合,在按下试验按钮进行试验后,直接松开试验按钮即可实现试验按钮的复位,无需手动进行调节,使用十分方便,同时通过安装座、第二转轴、活动杆、活动套筒、伸缩弹簧与第三转轴的设置,在联动件与转动板活动时,利用活动杆、活动套筒与伸缩弹簧将转动板与扣合部顶紧,确保扣合部与联动件顶紧的紧密贴合,避免出现接触不良,保证了漏电保护断路器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活动杆与活动套筒安装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联动机构;2、操作机构;3、引线;4、漏电脱扣器;5、试验按钮;6、零序电流互感器;7、导电管;8、壳体;9、线路;11、联动件;12、套环件;13、第一转轴;21、动触头;22、转动板;23、扣合部;51、复位弹簧;52、固定块;221、安装座;222、第二转轴;223、活动杆;224、活动套筒;225、伸缩弹簧;226、第三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漏电保护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机构1,联动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操作机构2,操作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动触头21,动触头21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板22,转动板22的上端设置有扣合部23,扣合部23的下方设置有联动件11,联动件11的内侧设置有套环件12,联动件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13,转动板22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21,安装座22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22的一端,第二转轴2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23,活动杆223的外侧安装有活动套筒224,活动套筒224的与活动杆223通过伸缩弹簧225相互连接,活动套筒224远离活动杆2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26。进一步的,活动杆223与活动套筒224扣接,活动杆223、伸缩弹簧225均与活动套筒224的内部相互适配确保活动杆223与伸缩弹簧225与活动套筒224的内部活动。进一步的,联动件11与套环件12相互套接,联动件11、套环件12均与第一转轴13相互套接,确保联动件11、套环件12的活动。漏电保护断路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漏电保护联动机构,其还包括引线3、漏电脱扣器4、试验按钮5、零序电流互感器6、导电管7、壳体8与线路9,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联动机构1、操作机构2、引线3、漏电脱扣器4、试验按钮5、零序电流互感器6、导电管7、壳体8与线路9,联动机构1位于漏电脱扣器4的上方,操作机构2位于漏电脱扣器4的右上方,第一转轴13与漏电脱扣器4通过引线3相互接通,试验按钮5位于联动机构1的左侧,零序电流互感器6位于漏电脱扣器4的左侧,导电管7位于漏电脱扣器4与试验按钮5之间,线路9位于零序电流互感器6的左侧,导电管7与线路9相互接通,转动板22与壳体8通过轴销转动连接,第二转轴222与壳体8固定连接,确保漏电保护断路器的正常使用。进一步的,壳体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2,固定块52位于试验按钮5与联动机构1之间,固定块52与试验按钮5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1,试验按钮5下端的连接杆与套环件12上的导电接头滑动连接,确保试验按钮5的复位。在使用时,按下试验按钮5,复位弹簧51收缩,套环件12上的一个引脚与导电管7接触,套环件12上的另一个引脚与漏电脱扣器4相离,试验回路无法接通,线路板9与漏电脱扣器4不工作,从而保护线路板9与漏电脱扣器4不被损坏,当松开试验按钮5时,复位弹簧51利用自身的弹力,使得试验按钮5复位,进而使得整个电路回复到原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联动件11与扣合部23始终处于贴合状态,在联动件11与扣合部23的活动过程中,活动杆223与伸缩弹簧225通过在活动套筒224内部的伸缩,使得联动件11与扣合部23紧密贴合,进而确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漏电保护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操作机构(2),所述操作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动触头(21),所述动触头(21)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板(22),所述转动板(22)的上端设置有扣合部(23),所述扣合部(23)的下方设置有联动件(11),所述联动件(11)的内侧设置有套环件(12),所述联动件(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13),所述转动板(22)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21),所述安装座(22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22)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2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23),所述活动杆(223)的外侧安装有活动套筒(224),所述活动套筒(224)与活动杆(223)通过伸缩弹簧(225)相互连接,所述活动套筒(224)远离活动杆(2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26)。/n

【技术特征摘要】
1.漏电保护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操作机构(2),所述操作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动触头(21),所述动触头(21)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板(22),所述转动板(22)的上端设置有扣合部(23),所述扣合部(23)的下方设置有联动件(11),所述联动件(11)的内侧设置有套环件(12),所述联动件(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13),所述转动板(22)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21),所述安装座(22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22)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2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23),所述活动杆(223)的外侧安装有活动套筒(224),所述活动套筒(224)与活动杆(223)通过伸缩弹簧(225)相互连接,所述活动套筒(224)远离活动杆(2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23)与活动套筒(224)扣接,所述活动杆(223)、伸缩弹簧(225)均与活动套筒(224)的内部相互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11)与套环件(12)相互套接,所述联动件(11)、套环件(12)均与第一转轴(13)相互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学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国电铭科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