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停车场车位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409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停车场车位引导装置,包括停车场主体、超声波探测器和单片机,所述停车场主体的上方安装有顶面,所述停车场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车位群,所述车位群包括多组第一车位组,所述第一车位组由两排单体车位组成,且每排单体车位之间设置有支道,所述第一车位组的端部设置有主道,所述顶面的下表面与支道和主道交叉处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并排的第二投影灯和第一投影灯,所述第一投影灯的一侧固定有声音播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主道与支道交叉的位置顶面安装了两种投影灯,不同的投影可以提示司机此为可进入的通道或者为不可进入的通道,减少司机寻找车位的时间,引导效果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停车场车位引导装置
本技术涉及停车场车位引导装置
,具体是一种智能停车场车位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在进入停车场时,由于停车场较大,很难找到空余车位,现有技术中的车位引导装置一般为在车位上设置显眼的标识,但是由于停车场较大,人眼很难一眼观察到标识,特别是对于近视的司机师傅,所以需要一种引导效果好的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停车场车位引导装置,以解决有技术中的车位引导装置一般为在车位上设置显眼的标识,但是由于停车场较大,人眼很难一眼观察到标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停车场车位引导装置,包括停车场主体、超声波探测器和单片机,所述停车场主体的上方安装有顶面,所述停车场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车位群,所述车位群包括多组第一车位组,所述第一车位组由两排单体车位组成,且每排单体车位之间设置有支道,所述第一车位组的端部设置有主道,所述顶面的下表面与支道和主道交叉处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并排的第二投影灯和第一投影灯,所述第一投影灯的一侧固定有声音播报器。优选的,所述超声波探测器安装在单体车位的下方,所述超声波探测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且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第二投影灯、第一投影灯和声音播报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主道的上表面与第二投影灯和第一投影灯对应的位置设置为投影区。优选的,所述投影区为黑色区域。优选的,所述停车场主体靠近主道的一侧中部设置为进车口。优选的,所述超声波探测器由探头、转换电路、接收机和信号处理机构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主道与支道交叉的位置顶面安装了两种投影灯,当有空余车位可泊车时其中一个投影灯在主道与支道交叉的地面投影,以提示司机此为可进入的通道,当没有空余车位时,另一个投影灯在主道与支道交叉的地面投影,以提示司机次为不可进入的通道,减少司机寻找车位的时间,引导效果较佳。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停车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面;2、车位群;21、第一车位组;22、第二车位组;23、第三车位组;24、第四车位组;201、单体车位;3、停车场主体;31、支道;32、主道;33、进车口;4、第二投影灯;5、第一投影灯;6、声音播报器;7、超声波探测器;8、单片机;9、投影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停车场车位引导装置,包括停车场主体3、超声波探测器7和单片机8,停车场主体3的上方安装有顶面1,顶面1为停车场的天花板;如图1所示,停车场主体3的上表面设置有车位群2,车位群2包括多组第一车位组21,例如如图1所示的停车位,将各组车位分为第一车位组21、第二车位组22、第三车位组23以及第四车位组24,各个车位组并排设置,各个车位组均由两排单体车位201组成,每个单体车位201内部均可泊车;继续参照图1所示,每排单体车位201之间设置有支道31,第一车位组21的端部设置有主道32,停车场主体3靠近主道32的一侧中部设置为进车口33,进车口33为车辆进入本停车场的门口,通过进车口33后可进入主道32的内部,然后选择需要进入的支道31;继续参照图1所示,顶面1的下表面与支道31和主道32交叉处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并排的第二投影灯4和第一投影灯5,每一个车位组对应一个第二投影灯4和第一投影灯5,第一投影灯5投出的的图像为绿色的箭头(当然这里的绿色箭头也可更换为例如“空车位通道”等可以表达此通道可泊车的字样),其代表有车位可泊车,而第二投影灯4透出的图像为红色叉号(这里的红色叉号也可更换为例如“无车位通道”等可以表达次通道无车位可泊车的字样),其代表不可泊车;继续参照图1所示,主道32的上表面与第二投影灯4和第一投影灯5对应的位置设置为投影区9,且投影区9为黑色区域,黑色反光更加明显,提高引导效果;继续参照图1所示,第一投影灯5的一侧固定有声音播报器6,声音播报器6应当与第一投影灯5同时工作,其可播报例如“此通道可泊车”等所有可表达所需意思的声音,来进一步提示人泊车;结合图1和图2所示,超声波探测器7安装在单体车位201的下方,超声波探测器7的输出端与单片机8的输入端电连接,且单片机8的输出端与第二投影灯4、第一投影灯5和声音播报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超声波探测器7可探测单体车位201上是否有车辆,并且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8,当探测出上方无车辆时,则单片机8控制与其对应的第一投影灯5开启,以提示此处通道可泊车,与此同时单片机8控制声音播报器6播报提示声音,双重提示,更加有效,当超声波探测器7探测出此车位组上方所有单体车位201均有车辆时,单片机8控制第二投影灯4开启,以提示此通道不可泊车,减少司机寻找车辆的时间,给司机一个引导作用;超声波探测器7由探头、转换电路、接收机和信号处理机构构成,此为现有公知技术,在这里不做赘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装置时,车辆从进车口33进入,通过进车口33后可进入主道32的内部,然后在主道32上观察投影区9位置的投影,选择需要进入的支道31,具体选择方式为: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车位组21、第二车位组22和第三车位组23中所有的单体车位201上均已被泊车,此时的第一车位组21、第二车位组22和第三车位组23上所有的超声波探测器7探测出上方所有单体车位201均有车辆时,单片机8控制与第一车位组21、第二车位组22和第三车位组23位置对应的第二投影灯4开启,进而与第一车位组21、第二车位组22和第三车位组23对应的投影区9有第二投影灯4的投影,以提示第一车位组21、第二车位组22和第三车位组23上的支道31两侧的单体车位201不可泊车;而第四车位组24上还有可泊车的空车位,当探测出第四车位组24上的单体车位201上方无车辆,则单片机8控制与其对应的第一投影灯5开启,与第四车位组24位置对应的投影区9会限位第一投影灯5的投影,以提示此处通道可泊车,与此同时单片机8控制声音播报器6播报提示声音,双重提示,更加有效,整体系统减少司机寻找车辆的时间,给司机一个引导作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停车场车位引导装置,包括停车场主体(3)、超声波探测器(7)和单片机(8),所述停车场主体(3)的上方安装有顶面(1),所述停车场主体(3)的上表面设置有车位群(2),所述车位群(2)包括多组第一车位组(21),所述第一车位组(21)由两排单体车位(201)组成,且每排单体车位(201)之间设置有支道(31),所述第一车位组(21)的端部设置有主道(3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1)的下表面与支道(31)和主道(32)交叉处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并排的第二投影灯(4)和第一投影灯(5),所述第一投影灯(5)的一侧固定有声音播报器(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停车场车位引导装置,包括停车场主体(3)、超声波探测器(7)和单片机(8),所述停车场主体(3)的上方安装有顶面(1),所述停车场主体(3)的上表面设置有车位群(2),所述车位群(2)包括多组第一车位组(21),所述第一车位组(21)由两排单体车位(201)组成,且每排单体车位(201)之间设置有支道(31),所述第一车位组(21)的端部设置有主道(3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1)的下表面与支道(31)和主道(32)交叉处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并排的第二投影灯(4)和第一投影灯(5),所述第一投影灯(5)的一侧固定有声音播报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停车场车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探测器(7)安装在单体车位(201)的下方,所述超声波探测器(7)的输出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雪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道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