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检测的气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84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检测的气密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垂直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支撑柱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放置手表盖的升降板,工作台内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穿出工作台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支撑柱远离工作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通入酒精的观察板,观察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座,两个固定座之间安装有丝杆,丝杆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共轴固定连接,丝杆上滑动设置有检测组件。整个过程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观测组件,使得每个工位的检测时间固定,避免了出现漏检、忘检或误检的情况,同时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检测的气密机
本技术涉及气密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检测的气密机。
技术介绍
手表是一种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仪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端机械表变得越来越普及。机械表通常具有防水的功能,这就对于手表盖上的玻璃视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生产手表时需要检测手表盖上的玻璃视窗密封性,从而筛选出不合格的手表盖,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气密机对手表盖上的玻璃视窗进行密封性检测,将手表盖固定在气密机上,在手表盖上面放置酒精,下面通高压氮气,手表盖的上方滑动设置有用于检测手表盖密封性的观测组件。一般情况下,观测组件是由人工手动向左或向右移动,以便来检测各个工位产品的泄漏情况。然而,手工操作的方式容易出现漏检、忘检或误检的情况,降低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检测的气密机,其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观测组件,使得每个工位的检测时间固定,避免了出现漏检、忘检或误检的情况,同时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检测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检测的气密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垂直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放置手表盖的升降板,所述工作台内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出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通入酒精的观察板,所述观察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共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上滑动设置有检测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此气密机对手表盖上的玻璃视窗进行密封性检测时,将手表盖放置在升降板上,调节气缸使得升降板在支撑柱上向上移动顶住观察板。然后往升降板内通入氮气,使得氮气到达手表盖的下方,同时在观察板内通入酒精,使得酒精位于手表盖的上方。调节伺服电机使其带动丝杆正转或反转,从而使得检测组件能够在丝杆上左右移动。检测组件每走一个工位,都会暂停3-5秒并采用视相检测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检测完成后返回原点,并记录下不合格产品的位置。整个过程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观测组件,使得每个工位的检测时间固定,避免了出现漏检、忘检或误检的情况,同时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检测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滑动块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两端的相机,所述滑动块设置在所述丝杆上且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相机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相机的拍摄端安装有放大镜且朝向观察板设置,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相机能够对观察板上所有工位进行检测,并且利用放大镜的放大原理,相机采集放大后的实时画面通过数据线传输至显示屏中,便于工人对产品密封性进行检测,使用方便。工人无需靠近放大镜即可清楚的查看检测的具体情况,有效的解决了检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性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板上固定连接有通气板,所述通气板上固定有多个治具块,所述治具块远离所述通气板的一面开设有多个用于嵌设所述手表盖的凹槽;所述通气板内开设有气路通道,所述通气板的一端固定有与所述气路通道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气路通道连通的出气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手表盖嵌入对应的凹槽中,实现了手表盖在治具内的固定,增加了检测的稳定性。同时将进气管与外界的气泵以及氮气罐连接,氮气在高压下充入气路通道内并进入出气孔,从而便于对手表盖的密封性进行检测,提高了实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观察板靠近所述升降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压紧块,所述观察板上开设有视相槽;所述视相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压紧块的底部,所述压紧块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视相槽连通的进液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液管与外界的酒精罐以及压力泵连接,当升降板向上移动顶住观察板时,打开压力泵与酒精罐的开关,酒精由进液管注入试相槽内。通过观察视相槽内的酒精是否有气泡的产生,即可对手表盖的密封性进行判断,从而筛选出不合格的产品,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通过PLC与所述气缸控制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一侧设置有急停开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同时按压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PLC接收到指令后控制气缸工作,气缸工作使得升降板靠近或远离观察板。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其中任一一个开关没有按下时,气缸不会工作,有效的避免了由于开关误触造成的影响。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按下急停开关时,气缸会立即停止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时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调节伺服电机使其带动丝杆正转或反转,从而使得检测组件能够在丝杆上左右移动。检测组件每走一个工位,都会暂停3-5秒并采用视相检测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检测完成后返回原点,并记录下不合格产品的位置。整个过程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观测组件,使得每个工位的检测时间固定,避免了出现漏检、忘检或误检的情况,同时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检测效率。2.两个相机能够对观察板上所有工位进行检测,并且利用放大镜的放大原理,相机采集放大后的实时画面通过数据线传输至显示屏中,便于工人对产品密封性进行检测,使用方便。工人无需靠近放大镜即可清楚的查看检测的具体情况,有效的解决了检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性高。3.将手表盖嵌入对应的凹槽中,实现了手表盖在治具内的固定,增加了检测的稳定性。同时将进气管与外界的气泵以及氮气罐连接,氮气在高压下充入气路通道内并进入出气孔,从而便于对手表盖的密封性进行检测,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工作台;11、支撑柱;12、升降板;13、气缸;14、观察板;15、支撑架;16、固定座;17、丝杆;18、伺服电机;2、检测组件;21、滑动块;22、相机;23、数据线;24、显示屏;3、通气板;31、治具块;32、进气管;4、压紧块;41、进液管;42、第一开关;43、第二开关;44、急停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检测的气密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垂直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11,四个支撑柱11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放置手表盖的升降板12,工作台1内安装有气缸13,气缸13的活塞杆穿出工作台1与升降板12固定连接。支撑柱11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通入酒精的观察板14,观察板1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架15,两个支撑架15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座16,两个固定座16之间安装有丝杆17,丝杆17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检测的气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垂直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11),四个所述支撑柱(11)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放置手表盖的升降板(12),所述工作台(1)内安装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的活塞杆穿出所述工作台(1)与所述升降板(12)固定连接;/n所述支撑柱(11)远离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通入酒精的观察板(14),所述观察板(1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架(15),两个所述支撑架(15)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座(16),两个所述固定座(16)之间安装有丝杆(17),所述丝杆(17)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17)共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7)上滑动设置有检测组件(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检测的气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垂直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11),四个所述支撑柱(11)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放置手表盖的升降板(12),所述工作台(1)内安装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的活塞杆穿出所述工作台(1)与所述升降板(12)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柱(11)远离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通入酒精的观察板(14),所述观察板(1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架(15),两个所述支撑架(15)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座(16),两个所述固定座(16)之间安装有丝杆(17),所述丝杆(17)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17)共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7)上滑动设置有检测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的气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包括滑动块(2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块(21)两端的相机(22),所述滑动块(21)设置在所述丝杆(17)上且与所述丝杆(17)传动连接;
所述相机(22)通过数据线(23)连接有显示屏(24),所述相机(22)的拍摄端安装有放大镜且朝向观察板(14)设置,所述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元海申亮缪锡根何纪生缪波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中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