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热源热泵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67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源热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双热源热泵一体机,包括污水热泵一体机,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由压缩机、油分离器、直通式大流道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装置和直通式大流道蒸发器组成,依次通过管路串联并形成回路。采用特种集装箱结构,与满液式空气源热泵可一起放置在室外,防腐蚀;一体机整体吊装,安装方便,运至现场,只需连接部分管路即可;空气源热泵与污水源热泵并联搭配使用,有效解决了污水量不足、空气源热泵冬季运行效率低问题;智能化控制检测双热源热泵的运行效率,根据使用场景,优先使用效率高的设备;多台空气源热泵并联,部分负荷时,调节范围更大,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热源热泵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污水源热泵
,具体为双热源热泵一体机。
技术介绍
污水源热泵安全环保,节能、高效,变废为宝,在市场中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在实际应用时也给客户带来了各种问题,特别是易腐蚀、脏堵严重,维护频率高,维护难度大等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直通式污水换热器的污水源热泵,可以解决易腐蚀、脏堵严重,维护频率高,维护难度大等问题,但是安装工程质量也良莠不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现场管路安装问题,各设备之间的匹配联动问题等等,后期运行成本高,售后维修复杂,时常出现污水量不足、空气源热泵冬季运行效率低问题,单一热源设备在某种环境下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双热源热泵一体机。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双热源热泵一体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双热源热泵一体机,包括污水热泵一体机,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由压缩机、油分离器、直通式大流道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装置和直通式大流道蒸发器组成,依次通过管路串联并形成回路,还包括有特种集装箱、直通式大流道污水源热泵、控制系统、使用侧出水支管、污水出水管、污水进水管、使用侧出水支管预留、使用侧出水总管、使用侧进水支管、使用侧进水总管、使用侧进水支管预留、变频定压补水装置、软化水装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满液式空气源热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的直通式大流道蒸发器的进水口与污水进水管连接,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的直通式大流道蒸发器的出水口与污水出水管连接,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的直通式大流道冷凝器的进水口与使用侧出水支管连接,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的直通式大流道冷凝器的出水口与使用侧出水支管预留连接;所述直通式大流道污水源热泵、控制系统、变频定压补水装置、软化水装置、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均安装在特种集装箱的内部,所述满液式空气源热泵安装在特种集装箱的顶部;所述第一阀门安装在使用侧进水总管上,所述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安装在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管道上,所述第六阀门和第八阀门安装在外接设备水管上,所述第七阀门安装在使用侧出水总管上。优选的,所述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用于控制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水管路通断。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并联,一备一用。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七阀门分别用于控制使用侧进水总管和使用侧出水总管的通断。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双热源热泵一体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特种集装箱结构,与满液式空气源热泵可一起放置在室外,防腐蚀;(2)一体机整体吊装,安装方便,运至现场,只需连接部分管路即可;(3)空气源热泵与污水源热泵并联搭配使用,有效解决了污水量不足、空气源热泵冬季运行效率低问题;(4)空气源热泵在冬季除霜时,使用侧水温波动大,影响用户使用,污水热泵可弥补这一缺点;(5)智能化控制检测双热源热泵的运行效率,根据使用场景,优先使用效率高的设备;(6)多台空气源热泵并联,部分负荷时,调节范围更大,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0、;污水热泵一体机;101、特种集装箱;102、直通式大流道污水源热泵(102);103、控制系统;104、使用侧出水支管;105、污水出水管;106、污水进水管;107、使用侧出水支管预留;108、使用侧出水总管;109、使用侧进水支管;201、使用侧进水总管;202、使用侧进水支管预留;203、变频定压补水装置;204、软化水装置;205、第一水泵;206、第二水泵;207、满液式空气源热泵;11、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3、第三阀门;14、第四阀门;15、第五阀门;16、第六阀门;17、第七阀门;18、第八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双热源热泵一体机,包括污水热泵一体机10,污水热泵一体机10由压缩机、油分离器、直通式大流道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装置和直通式大流道蒸发器组成,依次通过管路串联并形成回路,还包括有特种集装箱101、直通式大流道污水源热泵102、控制系统103、使用侧出水支管104、污水出水管105、污水进水管106、使用侧出水支管预留107、使用侧出水总管108、使用侧进水支管109、使用侧进水总管201、使用侧进水支管预留202、变频定压补水装置203、软化水装置204、第一水泵205、第二水泵206、满液式空气源热泵207、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第五阀门15、第六阀门16、第七阀门17、第八阀门18;污水热泵一体机10的直通式大流道蒸发器的进水口与污水进水管106连接,污水热泵一体机10的直通式大流道蒸发器的出水口与污水出水管105连接,污水热泵一体机10的直通式大流道冷凝器的进水口与使用侧出水支管104连接,述污水热泵一体机10的直通式大流道冷凝器的出水口与使用侧出水支管预留107连接;直通式大流道污水源热泵102、控制系统103、变频定压补水装置203、软化水装置204、第一水泵205和第二水泵206均安装在特种集装箱101的内部,满液式空气源热泵207安装在特种集装箱101的顶部;第一阀门11安装在使用侧进水总管201上,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和第五阀门15安装在第一水泵205和第二水泵206的管道上,第六阀门16和第八阀门18安装在外接设备水管上,第七阀门17安装在使用侧出水总管108上。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和第五阀门15用于控制第一水泵205和第二水泵206的水管路通断。第一水泵205和第二水泵206并联,一备一用,方便水泵的切换使用及维护保养。第一阀门11和第七阀门17分别用于控制使用侧进水总管201和使用侧出水总管108的通断。一体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连接以上各设备控制点,输入端分别连接各监测点的各类传感器,控制器采用自适应控制逻辑后,使机组各个配件之间更加匹配,运行可靠稳定,有效延长机组使用寿命提高了机组能效。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热源热泵一体机,包括污水热泵一体机(10),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10)由压缩机、油分离器、直通式大流道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装置和直通式大流道蒸发器组成,依次通过管路串联并形成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特种集装箱(101)、直通式大流道污水源热泵(102)、控制系统(103)、使用侧出水支管(104)、污水出水管(105)、污水进水管(106)、使用侧出水支管预留(107)、使用侧出水总管(108)、使用侧进水支管(109)、使用侧进水总管(201)、使用侧进水支管预留(202)、变频定压补水装置(203)、软化水装置(204)、第一水泵(205)、第二水泵(206)、满液式空气源热泵(207)、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第五阀门(15)、第六阀门(16)、第七阀门(17)、第八阀门(18);/n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10)的直通式大流道蒸发器的进水口与污水进水管(106)连接,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10)的直通式大流道蒸发器的出水口与污水出水管(105)连接,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10)的直通式大流道冷凝器的进水口与使用侧出水支管(104)连接,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10)的直通式大流道冷凝器的出水口与使用侧出水支管预留(107)连接;/n所述直通式大流道污水源热泵(102)、控制系统(103)、变频定压补水装置(203)、软化水装置(204)、第一水泵(205)和第二水泵(206)均安装在特种集装箱(101)的内部,所述满液式空气源热泵(207)安装在特种集装箱(101)的顶部;/n所述第一阀门(11)安装在使用侧进水总管(201)上,所述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和第五阀门(15)安装在第一水泵(205)和第二水泵(206)的管道上,所述第六阀门(16)和第八阀门(18)安装在外接设备水管上,所述第七阀门(17)安装在使用侧出水总管(10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热源热泵一体机,包括污水热泵一体机(10),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10)由压缩机、油分离器、直通式大流道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装置和直通式大流道蒸发器组成,依次通过管路串联并形成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特种集装箱(101)、直通式大流道污水源热泵(102)、控制系统(103)、使用侧出水支管(104)、污水出水管(105)、污水进水管(106)、使用侧出水支管预留(107)、使用侧出水总管(108)、使用侧进水支管(109)、使用侧进水总管(201)、使用侧进水支管预留(202)、变频定压补水装置(203)、软化水装置(204)、第一水泵(205)、第二水泵(206)、满液式空气源热泵(207)、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第五阀门(15)、第六阀门(16)、第七阀门(17)、第八阀门(18);
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10)的直通式大流道蒸发器的进水口与污水进水管(106)连接,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10)的直通式大流道蒸发器的出水口与污水出水管(105)连接,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10)的直通式大流道冷凝器的进水口与使用侧出水支管(104)连接,所述污水热泵一体机(10)的直通式大流道冷凝器的出水口与使用侧出水支管预留(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德生韩松姬永飞左德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瑞洁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