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程式机油集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29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程式机油集滤器,旨在解决现在的集滤器较为笨重,难以适应增程式汽车的不足。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滤网,所述下壳体上具有进油口,上壳体上具有出油口,所述上壳体设有与所述上壳体轴线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口,下壳体设有与连接口对应的第二连接口,滤网设置在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之间。在轻型化集滤器的前提下,保证了集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程式机油集滤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增程式机油集滤器。
技术介绍
为减小发动机中相对运动机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轻零件的磨损,机油被不断输送到各运动机件的摩擦表面,形成润滑油膜,进行润滑。机油中本身含有一定量的胶质、杂质、水分和添加剂。同时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金属磨屑的带入、空气中杂物的进入、机油氧化物的产生,使得机油中的杂物逐渐增多。若机油不经过滤清,直接进入润滑油路,就会将机油中含有的杂物带入到运动副的摩擦表面,加速零件的磨损,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机油集滤器的作用是滤除机油中的杂物、胶质和水分,并向各润滑部位输送清洁的机油。本专利技术需要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滤油效率。与原有机油集滤器相比,增程式电动汽车不仅需要满足机油过滤的要求,还需要考虑进出油口5的流量比,过滤效率,并在轻量化的前下提高强度。设计结构的同时,需要考虑模具可行性、安装强度、进出油口5的流量比。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604004U,名称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集滤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集滤器,属于汽车
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发动机机油集滤器上壳体和下壳体密封性差的问题。本汽车发动机机油集滤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滤网,下壳体上具有进油口,上壳体上具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具有与进油口相连通的出油口,本汽车发动机机油集滤器为聚酰胺材料制成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焊接而成,滤网的边沿嵌设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焊接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焊接处还具有沉入式连接结构。本汽车发动机机油集滤器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处具有沉入式连接结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处紧密贴合,焊接之后的密封性好。它具有集滤器体积较大,难以适应增程式汽车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在的集滤器较为笨重,难以适应增程式汽车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增程式机油集滤器,它能在轻型化集滤器的前提下,保证集滤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增程式机油集滤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滤网,所述下壳体上具有进油口,上壳体上具有出油口,所述上壳体设有与所述上壳体轴线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口,下壳体设有与连接口对应的第二连接口,滤网设置在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之间。上壳体呈上细下粗的空心筒体,顶部具有出油口,出油口的轴向方向与上壳体的轴向方向大致垂直。进油口的轴线方向与上壳体的轴线方向大致垂直。第一连接口的与第二连接口所形成的的连接平面与上壳体的轴线方向所夹角度为锐角。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设置在连接平面上的滤网的可用面积比上壳体的对应平面的面积更大。在整体结构的体积较小的前提下实现了较大的过滤面积。作为优选,出油口套装有密封圈。上述结构减少了出油口漏油的可能。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在出油口位置伸出形成有螺栓连接凸块,集滤器经螺栓连接凸块固定与车身中。所述出油口呈圆柱状,螺栓连接凸块连接在出油口的径向方向上,螺栓连接凸块上设有通过螺栓的连接孔。作为优选,第二连接口在径向方向上设有定位凸圈,第一连接口对应设有定位凹圈,所述定位凸圈插装在定位凹圈中。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设有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的抵接外缘。二者具有对应伸出和凹下形成的定位凹圈和定位凸圈,二者插装连接在一起,实现定位。作为优选,所述进油口呈矩形。为了避免应力集中,在进油口的各个转角设置圆角。作为优选,所述进油口与出油口的面积之比大于1.5。上述设置满足不同工作环境下吸油的要求,且满足各油温下的压损要求,在轻量化的前提下,保证大于2bar爆破压力。作为优选,所述集滤器上设有若干加强筋。上述设置满足足够的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轻型化集滤器的前提下,保证了集滤效率;(2)满足不同工作环境下吸油的要求,满足足够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A-A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下壳体的示意图;图中:上壳体1、下壳体2、滤网3、进油口4、出油口5、第一连接口6、第二连接口7、密封圈8、螺栓连接凸块9、定位凸圈10、定位凹圈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一种增程式机油集滤器,如图1至3所示,所述集滤器上设有若干加强筋。上述设置满足足够的强度。如图4所示,具体的,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滤网3,所述下壳体2上具有进油口4,所述进油口4呈矩形。为了避免应力集中,在进油口4的各个转角设置圆角。上壳体1上具有出油口5,出油口5套装有密封圈8。上述结构减少了出油口5漏油的可能。所述进油口4与出油口5的面积之比大于1.5。上述设置满足不同工作环境下吸油的要求,且满足各油温下的压损要求,在轻量化的前提下,保证大于2bar爆破压力。所述上壳体1在出油口5位置伸出形成有螺栓连接凸块9,集滤器经螺栓连接凸块9固定与车身中。所述出油口5呈圆柱状,螺栓连接凸块9连接在出油口5的径向方向上,螺栓连接凸块9上设有通过螺栓的连接孔。所述上壳体1设有与所述上壳体1轴线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口6,下壳体2设有与连接口对应的第二连接口7,滤网3设置在第一连接口6和第二连接口7之间。第二连接口7在径向方向上设有定位凸圈10,第一连接口6对应设有定位凹圈11,所述定位凸圈10插装在定位凹圈11中。第一连接口6、第二连接口7设有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的抵接外缘。二者具有对应伸出和凹下形成的定位凹圈11和定位凸圈10,二者插装连接在一起,实现定位。上壳体1呈上细下粗的空心筒体,顶部具有出油口5,出油口5的轴向方向与上壳体1的轴向方向大致垂直。进油口4的轴线方向与上壳体1的轴线方向大致垂直。第一连接口6的与第二连接口7所形成的的连接平面与上壳体1的轴线方向所夹角度为锐角。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设置在连接平面上的滤网3的可用面积比上壳体1的对应平面的面积更大。在整体结构的体积较小的前提下实现了较大的过滤面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程式机油集滤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滤网(3),所述下壳体(2)上具有进油口(4),上壳体(1)上具有出油口(5),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1)设有与所述上壳体(1)轴线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口(6),下壳体(2)设有与连接口对应的第二连接口(7),滤网(3)设置在第一连接口(6)和第二连接口(7)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式机油集滤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滤网(3),所述下壳体(2)上具有进油口(4),上壳体(1)上具有出油口(5),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1)设有与所述上壳体(1)轴线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口(6),下壳体(2)设有与连接口对应的第二连接口(7),滤网(3)设置在第一连接口(6)和第二连接口(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式机油集滤器,其特征是,出油口(5)套装有密封圈(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式机油集滤器,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1)在出油口(5)位置伸出形成有螺栓连接凸块(9),集滤器经螺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立锋蔡炳芳饶聪超徐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