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217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2
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护仪。所述监护仪包括包括相互配合固定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围设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监护仪还包括:屏组件,所述屏组件固定设置在前壳上、且位于所述收容腔内;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主支架组件,所述主支架组件包括主支架及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上的多功能集成电路板;和收纳仓,所述收纳仓安装于所述后壳上;其中,所述主支架组件位于所述收容腔的底部,并且在所述主支架组件上方的收容腔外侧设置所述收纳仓。本申请提供的监护仪,不仅结构简单、且监护仪的整机结构紧凑且小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监护仪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监护仪。
技术介绍
监护仪是一种便携、易用的生理参数监测设备,广泛应用于人体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为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临床诊断依据。便携式监护仪广泛应用于医生出诊、野外抢救等场合,因此对监护仪的小型化合便携化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监护仪体积较大、笨重不方便携带。现有的监护仪一般包括参数板、主控板、扩展接口等,这些板卡的布局方案是:将参数板、主控板、电源板、扩展接口等分别固定在主支架上,并通过线缆彼此连接。然而,由于各板卡之间采用线缆进行连接,使得监护仪的整机不够紧凑,且容易从线缆引入干扰而导致参数测量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整机结构紧凑且小巧的监护仪。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护仪,包括相互配合固定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围设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监护仪还包括:屏组件,所述屏组件固定设置在前壳上、且位于所述收容腔内;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主支架组件,所述主支架组件包括主支架及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上的多功能集成电路板;和收纳仓,所述收纳仓安装于所述后壳上;其中,所述主支架组件位于所述收容腔的底部,并且在所述主支架组件上方的收容腔外侧设置所述收纳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监护仪,通过将所述主支架组件位于所述收容腔的底部,并且在所述主支架组件上方的收容腔外侧设置所述收纳仓,不仅结构简单、且整机结构紧凑且小巧,提高了参数测量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监护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监护仪的第一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监护仪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监护仪的的另一角度视图。图5为图1中的监护仪的第二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监护仪的主支架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主支架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监护仪的主支架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监护仪的主支架组件的另一角度视图。图10为图8中的主支架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1为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监护仪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的监护仪的的另一角度视图。图13为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监护仪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的监护仪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的监护仪的外置电池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的外置电池盒的另一角度视图。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集成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集成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集成电路板的集成参数模块中的电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实施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监护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实施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监护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实施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监护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实施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监护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本实施例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监护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实施例第七实施例提供的监护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6为本实施例第八实施例提供的监护仪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便于描述,这里可以使用诸如“顶”、“底”、“左”、“右”、“前”、“后”、“背面”、“正面”等空间相对性术语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当一个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元件或层。请参阅图1至图7,监护仪100为便携式监护仪。监护仪100包括相互配合固定的前壳1和后壳3。前壳1和后壳3共同围设形成收容腔101。在一实施例中,前壳1和后壳3为通过卡合的方式进行配合而固定在一起。在另一实施例中,前壳1和后壳3还可以通过螺钉锁固等方式相互配合而固定在一起。监护仪100还包括设置于收容腔101内的主支架组件21,主支架组件21包括主支架211及设置于主支架211上的多功能集成电路板212,多功能集成电路板212为集成了主控板功能、参数板功能和扩展接口功能的电路板。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壳1内设置有屏组件10。屏组件10固定于前壳1上。屏组件10包括触摸屏11,设置于触摸屏11背面的显示屏12及电连接于显示屏12的屏组件主控板13。前壳1的正面设置有开窗111,触摸屏11、显示屏12及屏组件主控板13均安装于前壳1的开窗111内。触摸屏11用于供用户输入控制指令,以实现人机交互,比如在触摸屏11响应用户的手势触控时,显示屏12可相应显示菜单切换、或者参数设置窗口的弹出切换等显示内容。显示屏12还可以用于显示监护仪100监测到的数据信息及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以便用户更为直观的了解监测到的信息。屏组件主控板13用于接收触摸屏11输入的控制指令并传送给多功能集成电路板212,并响应多功能集成电路板212的控制而控制显示屏12进行相应的显示。其中,触摸屏11设置于显示屏12的外侧,触摸屏11和显示屏12整合形成了具有触摸输入和显示输出功能的触摸显示屏。此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屏组件10固定在前壳1上之后再通过钣金板17加固,使得屏组件10位于前壳1和钣金板17之间,于是在前壳1和屏组件10的组合固定在后壳3上后可以增强机械固定、提升机械防摔强度、保护屏组件、提升稳固性;同时还可以作为电路板的接地,可用来释放干扰提高电路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前壳1上还设置有功能按键14。在本实施例中,功能按键14设置于前壳1正面的底部,也即功能按键14位于触摸屏11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功能按键14可以是机械按钮或旋钮。在本实施例中,功能按键14包括若干菜单按键141和电源按键142。菜单按键141用于菜单切换、或者参数设置窗口的弹出切换。电源按键142控制监护仪100的开启。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功能按键14还可以设置在前壳1的其他位置,比如底面、顶面或侧面。在本实施例中,屏组件主控板13设置于前壳1的整个背面。屏组件主控板13对应功能按键14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于功能按键14的功能按键电路板15。功能按键电路板15包括与菜单按键141及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监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固定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围设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监护仪还包括:/n屏组件,所述屏组件固定设置在前壳上、且位于所述收容腔内;/n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主支架组件,所述主支架组件包括主支架及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上的多功能集成电路板;和/n收纳仓,所述收纳仓安装于所述后壳上;/n其中,所述主支架组件位于所述收容腔的底部,并且在所述主支架组件上方的收容腔外侧设置所述收纳仓。/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监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固定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围设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监护仪还包括:
屏组件,所述屏组件固定设置在前壳上、且位于所述收容腔内;
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主支架组件,所述主支架组件包括主支架及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上的多功能集成电路板;和
收纳仓,所述收纳仓安装于所述后壳上;
其中,所述主支架组件位于所述收容腔的底部,并且在所述主支架组件上方的收容腔外侧设置所述收纳仓。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扩展功能模块,所述扩展功能模块悬于所述主支架组件上方的容置空间。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组件水平设置在后壳内,或者所述主支架组件水平相对于所述后壳的底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后壳内。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包括箱体结构及扣合于所述前壳的连接框架,所述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框架远离所述前壳的一侧。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包括第一收容腔和与第一收容腔相贯通的第二收容腔,所述主支架组件位于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二收容腔与所述收纳仓并排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上方。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仓内部设置有电连接所述多功能集成电路板的电连接接口,所述第二收容腔面向所述收纳仓的腔壁内侧固定有通讯板,所述通讯板与所述电连接接口电连接。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内悬挂固定有电源模块和打印记录仪中的一者或它们之间的组合。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打印记录仪和所述扩展功能模块中的至少之一位于所述主支架组件上方的容置空间。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腔靠近所述凹槽的一侧,且通过电源支架固定于所述箱体结构上。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远离所述前壳的一侧,且通过电源支架固定于所述主支架上。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记录仪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腔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且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连接框架上。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功能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内靠近所述前壳的一侧,且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后壳的连接框架上,或者,
所述扩展功能模块设置于所述后壳上对应于所述收纳仓的位置处,以使所述扩展功能模块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功能模块通过悬挂支架固定于所述后壳的连接框架上,所述悬挂支架上固定所述扩展功能模块的一侧位于第二收容腔内,所述悬挂支架背离所述扩展功能模块的一侧面向所述前壳。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靠近所述收纳仓的一侧的参数面板,所述参数面板且通过参数支架固定于所述连接框架上。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面板通过线缆连接于所述多功能集成电路板上。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组件还包括内置电池盒及泵阀组件,所述主支架相对于所述后壳的底板倾斜设置,所述主支架与所述底板两者之间具有夹角空间,所述夹角空间内容置所述泵阀组件和/或所述内置电池盒。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池盒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内置电池盒和第二内置电池盒,所述第一内置电池盒和所述第二内置电池盒电连接于所述多功能集成电路板。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阀组件、所述内置电池盒、所述多功能集成电路板、及所述主支架连接成一体而构成整体部件,且固定于所述后壳的底部。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的边缘垂直向外延伸有承载板,所述主支架通过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后壳之间通过锁固件进行的锁固连接而固定于所述后壳上。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仪还包括喇叭组件,所述喇叭组件电连接于所述多功能集成电路板。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组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框架上或是固定于所述箱体结构上。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报警指示灯,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二报警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第二指示灯相对设置。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的顶部内凹形成收容所述收纳仓的凹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海滨张学刚邓荣海童涛卢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