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墙面保温层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10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墙面保温层安装结构,包括:墙体、保温层、装饰板、固定板、弹簧、活动板和挡板;所述固定板竖直部分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水平部分内部中空形成活动腔,所述弹簧水平设于所述活动腔内且靠近所述墙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水平插入所述活动腔内,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墙体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竖直设于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且中部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所述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插接槽以便所述保温层和所述装饰板的放入,所述保温层和所述装饰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墙面保温层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墙面保温层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室内装修在墙体处采用保温板有利于消除或减弱内外墙交接处、外墙圈梁、构造柱、框架梁及顶层女儿墙与屋面板交界处周边所产生热桥的影响,并且由于蓄热能力较强,对房间热稳定性有利,可避免室温出现较大温差,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建筑墙保温层具有隔音、节能环保、延长建筑寿命等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墙安装有保温层。一篇公告号为CN2077763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薄石材保温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包括薄石材装饰板、保温层以及连接保温层和薄石材装饰板的锚固件,所述的薄石材装饰板的内层设置开孔,所述的开孔内设置锥型扩孔,所述的锚固件通过开孔与薄石材装饰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薄石材装饰板在设置开孔的一侧涂覆粘合层,所述的保温层通过粘合层与薄石材装饰板粘合连接形成薄石材保温装饰板,所述的薄石材保温装饰板通过配套挂件与锚固件连接固定在墙面上,安装时,采用膨胀螺栓通过连接挂件一端的槽孔与墙面固定连接,连接挂件的另一端也用螺栓与背栓上的“L”型角码连接,旋紧各螺栓,由此,一块薄石材保温装饰板固定连接在墙面上,然后继续重复将多块薄石材保温装饰板初步连接在墙面上,最后采用填缝剂填充相邻的两块薄石材保温装饰板之间的间隙,密封严实。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安装上方一块薄石材保温装饰板时,由于上方一块薄石材保温装饰板的下端没有预先与角码固定,因此还需施工人员用手将其下端向墙体一侧压紧,再将其上端固定,安装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墙面保温层安装结构,具有安装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墙面保温层安装结构,包括:墙体、保温层、装饰板、固定板、弹簧、活动板和挡板;所述固定板呈T形状,所述固定板竖直部分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水平部分内部中空形成活动腔,所述弹簧水平设于所述活动腔内且靠近所述墙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水平插入所述活动腔内,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墙体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竖直设于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且中部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所述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插接槽以便所述保温层和所述装饰板的放入,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板水平部分远离所述墙体的一端抵接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保温层和所述装饰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将保温层和装饰板固定在一起,然后拉动挡板,弹簧发生形变伸长,插接槽的宽度变宽便于工作人员将保温层和装饰板放入插接槽内,将保温层和装饰板的下端放入插接槽内,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挡板将保温层和装饰板向墙体一侧抵紧,同时固定在插接槽不易发生晃动,将保温层和装饰板的上端放入另一个插接槽内从而将整块保温层和装饰板固定,固定板与墙体固定连接从而将保温层和装饰板固定于墙体上,以此类推实现整个墙体保温层的安装,拉动挡板可以根据不同保温层和装饰板的厚度调节插接槽的宽度以满足施工需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能够增大挡板与装饰板之间的摩擦力,使装饰板在插接槽内不易发生移动,使保温层和装饰板的安装更加稳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层和所述插接槽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硅酮耐候密封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酮耐候密封胶将保温层和装饰板的上下两端与插接槽的内侧壁粘接固定,进一步将保温层和装饰板与固定板、挡板、活动板固定在一起,不易发生滑动,同时硅酮耐候密封胶具有防水性,从而提高安装结构的防水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具有缓冲作用,当保温层和装饰板被挤压时不易被破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装饰板靠近所述保温层的一侧嵌设有多块第一磁铁片,所述保温层靠近所述装饰板的一侧设有多块第二磁铁片,所述第一磁铁片和所述第二磁铁片相磁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磁铁片和第二磁铁片相磁吸使保温层和装饰板固定在一起,便于施工安装,磁吸的方式方便快捷,能实现保温层和装饰板的快速贴合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层由玻璃棉层和岩棉层复合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岩棉层具有保温、吸声作用,同时玻璃棉层也具有保温、防火、吸声的作用,使墙体在达到保温效果的同时也具有隔音、防火的效果,减少隔音、防火施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层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活动可拆式粘接有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网格布能够提高保温层的抗击力,避免保温层在被撞击时出现开裂的情况,玻璃纤维网格布与保温层可拆式粘接便于操作,实现两者之间的快速连接和分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层的靠近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的一侧设有勾毛面层,所述勾毛面层与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粘连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玻璃纤维网格布与勾毛面层摁在一起时即可实现粘连,玻璃纤维网格布和勾毛面层粘连在一起不易分离,而用力撕拉玻璃纤维网格布即可将玻璃纤维网格布和勾毛面层分离,便于安装操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为有色的不锈钢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挡板外露于室内,有色的不锈钢材质能够增加装饰的美观性,同时被撞击时也不易被损坏,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安装时,先将保温层和装饰板固定在一起,然后拉动挡板,弹簧发生形变伸长,插接槽的宽度变宽便于工作人员将保温层和装饰板放入插接槽内,将保温层和装饰板的下端放入插接槽内,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挡板将保温层和装饰板向墙体一侧抵紧,同时固定在插接槽不易发生晃动;2.岩棉层具有保温、吸声作用,同时玻璃棉层也具有保温、防火、吸声的作用,使墙体在达到保温效果的同时也具有隔音、防火的效果,减少隔音、防火施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3.将玻璃纤维网格布与勾毛面层摁在一起时即可实现粘连,玻璃纤维网格布和勾毛面层粘连在一起不易分离,而用力撕拉玻璃纤维网格布即可将玻璃纤维网格布和勾毛面层分离,便于安装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墙体;2、保温层;21、玻璃棉层;22、岩棉层;23、第二磁铁片;24、勾毛面层;3、装饰板;31、第一磁铁片;4、固定板;5、弹簧;6、活动板;7、挡板;71、凸起;8、硅酮耐候密封胶;9、玻璃纤维网格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墙面保温层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保温层(2)、装饰板(3)、固定板(4)、弹簧(5)、活动板(6)和挡板(7);/n所述固定板(4)呈T形状,所述固定板(4)竖直部分与墙体(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4)水平部分内部中空形成活动腔,所述弹簧(5)水平设于所述活动腔内且靠近所述墙体(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6)水平插入所述活动腔内,所述弹簧(5)远离所述墙体(1)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6)固定连接,所述挡板(7)竖直设于所述活动板(6)远离所述弹簧(5)的一侧且中部与所述活动板(6)固定连接,所述挡板(7)、所述活动板(6)、所述固定板(4)之间形成插接槽以便所述保温层(2)和所述装饰板(3)的放入,所述挡板(7)与所述固定板(4)水平部分远离所述墙体(1)的一端抵接时所述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所述保温层(2)和所述装饰板(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墙面保温层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保温层(2)、装饰板(3)、固定板(4)、弹簧(5)、活动板(6)和挡板(7);
所述固定板(4)呈T形状,所述固定板(4)竖直部分与墙体(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4)水平部分内部中空形成活动腔,所述弹簧(5)水平设于所述活动腔内且靠近所述墙体(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6)水平插入所述活动腔内,所述弹簧(5)远离所述墙体(1)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6)固定连接,所述挡板(7)竖直设于所述活动板(6)远离所述弹簧(5)的一侧且中部与所述活动板(6)固定连接,所述挡板(7)、所述活动板(6)、所述固定板(4)之间形成插接槽以便所述保温层(2)和所述装饰板(3)的放入,所述挡板(7)与所述固定板(4)水平部分远离所述墙体(1)的一端抵接时所述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所述保温层(2)和所述装饰板(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墙面保温层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靠近所述墙体(1)的一侧设有多个凸起(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墙面保温层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涛申富强赵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赛凯龙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