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雨水循环利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09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0
本申请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雨水循环利用设备,属于资源回收利用领域,其包括倾斜设置在房屋顶部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多个弧形凸面,相邻两个弧形凸面之间设置有弧形凹面,所述导流板最低端的一侧设置有雨水通道,所述雨水通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雨水通道倾斜设置,所述雨水通道的最低端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远离雨水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蓄水罐,每个所述弧形凹面靠近雨水通道的一端均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弧形凹面的两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过滤板的转轴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连接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本申请具有便于对过滤板进行清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雨水循环利用设备
本申请涉及资源回收利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雨水循环利用设备。
技术介绍
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水,水资源被广泛应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不仅广泛应用在农业、工业和生活,还应用在发电、水运、水产和环境改造等方方面面,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水紧缺、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和城市暴雨洪水的那个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对于雨水和废水的资源回收利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通过回收利用雨水和废水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也可以减轻城市洪水危害。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87337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导水板,导水板包括多个弧形凸起和多个位于相邻弧形凸起之间的弧形凹槽,在弧形凸起对应每个弧形凹槽底端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过滤板,在导水板底部设有下水滑道,弧形凹槽包括固定连接于相邻弧形凸起之间的连接部和抵接于连接部底端的转动部,在转动部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在对应转动轴位置处的弧形凸起底部固定连接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上,在过滤板顶部设有上水滑道,解决了过滤板被杂物堵住后影响弧形凹槽排水效果的问题,达到了能够在过滤板内堵住后将水越过过滤板,排到上水滑道内的效果。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难以对过滤板进行清理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便于对过滤板进行清理,本申请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雨水循环利用设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雨水循环利用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雨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倾斜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多个弧形凸面,相邻两个弧形凸面之间设置有弧形凹面,所述导流板最低端的一侧设置有雨水通道,所述雨水通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雨水通道倾斜设置,所述雨水通道的最低端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远离雨水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蓄水罐,每个所述弧形凹面靠近雨水通道的一端均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弧形凹面的两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过滤板的转轴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连接杆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过滤板转动设置在导流板的弧形凹面内,在对雨水导流完成后且过滤板上堆积有较多杂质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过滤板同步转动,以便于将过滤板上截留到的杂质向雨水通道倒出,然后工作人员将杂质从雨水通道清理出即可,相比于工作人员将过滤板一一取下进行清理,方便了对过滤板的清理过程。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架远离导流板的一侧,所述双轴电机的两根输出轴上均设置有绞盘,所述绞盘上绕设有钢丝绳,其中两根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连接片,所述钢丝绳远离绞盘的一端与连接片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根输出轴带动两个绞盘同时转动,在绞盘转动的过程中钢丝绳向绞盘上绕设,绞盘远离钢丝绳的一端拉动连接片发生转动,从而使连接杆带动过滤板同步转动,以便于将过滤板上截留到的杂质倒出。优选的,所述连接片径向设置在连接杆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片的长度方向与过滤板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片径向设置在连接杆上,并使连接片与过滤板的长度方向一致,在连接片转动的过程中过滤板发生同步转动,工作人员通过设置钢丝绳的长度调节连接片的最大转动角度,即能够确定过滤板的最大转动角度,使过滤板内的杂质在过滤板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从过滤板内倒出。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上且位于弧形凹面的最低端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位于过滤板靠近雨水通道的一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导流板上设置限位台,将限位台固定在过滤板靠近雨水通道的一侧,当过滤板在与限位台相抵接时无法继续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对过滤板位置的限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对雨水进行过滤的过程中过滤板发生转动,导致雨水不经过滤直接流向雨水通道。优选的,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第一磁铁片,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与第一磁铁块相吸合的第二磁铁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限位台上设置第一磁铁片,并在过滤板上设置第二磁铁片,在第一磁铁片与第二磁铁片的吸合作用下提高过滤板的稳定性,使过滤板不易在雨水的冲刷下发生抖动,从而提高对雨水的过滤效果。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雨水通道最高端的一侧设置有集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架的最高端设置集污槽,当过滤板上截留到的杂质倒出至雨水通道后,工作人员通过沿雨水通道的长度方向对集污槽进行清扫,从而方便对杂质进行收集。优选的,所述雨水通道远离导流板的一侧设置有振动座,所述振动座能够与过滤板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雨水通道远离导流板的一侧设置振动座,在将过滤板向靠近雨水通道的方向翻转至与振动座相抵接时,过滤板与振动座发生碰撞而产生抖动,从而方便将过滤板上的杂质抖落。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为弧形板,所述过滤板的中部向远离导流板的一侧弯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过滤板设置为弧形结构,并使过滤板的中部弯曲,以便于提高过滤板对杂质的容纳能力,同时使截留到的杂质不易从过滤板的顶部流出。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通过将过滤板转动设置在导流板的弧形凹面内,在对雨水导流完成后且过滤板上堆积有较多杂质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过滤板同步转动,以便于将过滤板上截留到的杂质向雨水通道倒出,方便了对过滤板的清理过程;2.本申请通过在导流板上设置限位台,将限位台固定在过滤板靠近雨水通道的一侧,当过滤板在与限位台相抵接时无法继续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对过滤板位置的限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对雨水进行过滤的过程中过滤板发生转动,导致雨水不经过滤直接流向雨水通道;3.本申请通过在雨水通道远离导流板的一侧设置振动座,在将过滤板向靠近雨水通道的方向转动至与振动座相抵接时,过滤板与振动座发生碰撞而产生抖动,从而方便将过滤板上的杂质抖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驱动组件与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过滤板在弧形凹面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流板;11、弧形凸面;12、弧形凹面;121、限位台;1211、第一磁铁片;2、雨水通道;21、支撑架;211、集污槽;22、导流通道;23、振动座;3、蓄水罐;4、过滤板;41、转轴;42、连接杆;421、连接片;43、第二磁铁片;5、驱动组件;51、双轴电机;52、绞盘;53、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雨水循环利用设备。参照图1,包括导流板1,导流板1倾斜设置在房顶的一侧,导流板1为波浪形板,由多个弧形凸面11和多个弧形凹面12组成,弧形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雨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倾斜设置的导流板(1),所述导流板(1)包括多个弧形凸面(11),相邻两个弧形凸面(11)之间设置有弧形凹面(12),所述导流板(1)最低端的一侧设置有雨水通道(2),所述雨水通道(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21),所述雨水通道(2)倾斜设置,所述雨水通道(2)的最低端设置有导流通道(22),所述导流通道(22)远离雨水通道(2)的一端设置有蓄水罐(3),每个所述弧形凹面(12)靠近雨水通道(2)的一端均设置有过滤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41),所述转轴(41)转动设置在弧形凹面(12)的两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过滤板(4)的转轴(4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2),所述支撑架(21)上设置有驱动连接杆(42)转动的驱动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雨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倾斜设置的导流板(1),所述导流板(1)包括多个弧形凸面(11),相邻两个弧形凸面(11)之间设置有弧形凹面(12),所述导流板(1)最低端的一侧设置有雨水通道(2),所述雨水通道(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21),所述雨水通道(2)倾斜设置,所述雨水通道(2)的最低端设置有导流通道(22),所述导流通道(22)远离雨水通道(2)的一端设置有蓄水罐(3),每个所述弧形凹面(12)靠近雨水通道(2)的一端均设置有过滤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41),所述转轴(41)转动设置在弧形凹面(12)的两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过滤板(4)的转轴(4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2),所述支撑架(21)上设置有驱动连接杆(42)转动的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雨水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双轴电机(51),所述双轴电机(51)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1)远离导流板(1)的一侧,所述双轴电机(51)的两根输出轴上均设置有绞盘(52),所述绞盘(52)上绕设有钢丝绳(53),其中两根所述连接杆(42)上设置有连接片(421),所述钢丝绳(53)远离绞盘(52)的一端与连接片(421)固定连接。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方平李珊
申请(专利权)人:鹏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