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综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80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口综丝,包括由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组成的本体;第一半环的上端、第二半环的上端固连并通过上丝杆连接上综耳;第一半环的下端通过下丝杆连接下综耳,下丝杆的上端截面呈半圆形;第二半环的下端固连副杆,副杆截面呈半圆形;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对合后,下丝杆的上端、副杆重合形成圆柱状锁柱,锁柱表面环设锁槽;下丝杆上套设磁扣;磁扣包括滑套于下丝杆上的套筒,套筒内设空腔,空腔的下部呈圆柱状,空腔的上部逐渐收口,空腔中设置套设于下丝杆上的铁环以及复位弹簧,复位弹簧抵接于铁环下表面,空腔中还设置若干周向均布的铁珠,铁珠设于铁环上方。通过上述结构,工人穿综时可避免穿过综眼的步骤,降低了穿综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口综丝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开口综丝。
技术介绍
在织造过程中,综丝的升降带动经纱上下运动形成梭口,纬纱引入梭口后,与经纱交织形成织物。综丝是织机中的一个重要附件,用于提举经纱的上下运动。综丝由本体以及本体两端的上综耳、下综耳组成,其中本体上设置有贯通的综眼,用于经纱的穿纱。在实际过程中,每一次面料样式的改变都需要工人进行重新的穿综,而穿综过程中因为综眼孔径较小,工人穿综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口综丝,能够实现经纱穿纱时的开口穿纱,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以及穿纱时的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开口综丝,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对合后形成O型综眼的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第一半环的上端、第二半环的上端固连并同时与纵向设置的上丝杆固连,上丝杆的上端固连上综耳;第一半环的下端与纵向设置的下丝杆固连,下丝杆的下端固连下综耳,下丝杆的上端截面呈半圆形;第二半环的下端固连副杆,副杆沿第二半环径向突出且截面呈半圆形;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对合后,下丝杆的上端、副杆重合形成圆柱状锁柱,锁柱表面环设锁槽;下丝杆上套设与锁槽适配的磁扣;所述磁扣包括滑套于下丝杆上的套筒,套筒内设空腔,空腔的下部呈圆柱状,空腔的上部逐渐收口,空腔中设置套设于下丝杆上的铁环以及复位弹簧,复位弹簧抵接于铁环下表面,空腔中还设置若干于下丝杆外侧面上周向均布的铁珠,所述铁珠于铁环上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下丝杆为304不锈钢材质。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为尼龙材质。工作原理:工作时,磁扣套接于由下丝杆的上端以及副杆形成的锁柱上,此时磁扣中的铁珠位于锁柱表面的锁槽中,则铁珠对锁柱形成一个纵向的限位。保证了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在提举经纱时不会打开。而当需要重新穿综时,则工人将一带强磁性的磁体放置于磁扣的下方,此时铁环受到磁体的吸引而克服复位弹簧动作用力而向下运动,而当铁珠没有受到铁环的抵压后,铁珠也受到磁体的作用力而向下移动进而掉出锁槽,铁珠对锁柱的限位效果解除,则磁扣可在锁柱上滑动,工人随即将磁扣纵向拉出锁柱,至此副杆失去约束后,第二半环可脱离与第一半环的对合,工人穿综时可使经纱之间从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的开口处进入。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工人穿综时只需将经纱由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的开口处拉入即可,省去原有穿过细小综眼的步骤,极大的降低了穿综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对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分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磁扣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锁柱的截面图。附图标记:100.本体110.第一半环111.第一半环的上端112.第一半环的下端120.第二半环121.第二半环的上端122.第二半环的下端130.综眼200.上丝杆210.上丝杆的上端300.上综耳400.下丝杆410.下丝杆的上端420.下丝杆的下端500.下综耳600.副杆700.锁柱710.锁槽800.磁扣810.套筒811.空腔820.铁环830.复位弹簧840.铁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的一种开口综丝,包括本体100、上丝杆200、上综耳300、下丝杆400以及下综耳500。其中,本体由结构呈C型的第一半环110以及第二半环120组成。具体的,第一半环的上端111、第二半环的上端121固定连接呈一体且同时与纵向设置的上丝杆固定连接。而上丝杆的上端210则与上综耳固定连接。另外,第一半环的下端112则与纵向设置的下丝杆400固定连接,并且,下丝杆的上端410截面呈半圆形。另外,下丝杆的下端420上则与下综耳固定连接。与此同时,如图2所示,第二半环的下端122上则固定连接有一根副杆600。详细的,该副杆沿着第二半环的径向向外延伸全且副杆的截面同样呈半圆形。当第一半环、第二半环二者对合后,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形成O型的综眼130。而下丝杆的上端410以及副杆600则共同形成一个圆柱形的锁柱700。该锁柱的表面则环设有一圈锁槽710。而为了对拼合的锁柱形成限制。在下丝杆上套设有一个与锁槽适配的磁扣800。具体的,磁扣包括套设在下丝杆上的套筒810,套筒中设置有空腔811。具体的,该空腔的下部呈圆柱形,而上部则逐渐收口后截面逐渐减小。在空腔中设置有分别套设在下丝杆上的铁环820以及复位弹簧830。其中,复位弹簧抵接于铁环的下表面上以对铁环施加一个向上的推力。而在铁环上方则设置有若干颗铁珠830。具体的,该铁珠位于空腔中并周向均布于下丝杆的外侧面上。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减小磁性的负面影响,下丝杆采用不能励磁的304不锈钢材质制成。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减小磁性的负面影响,套筒采用不能励磁且便于加工的尼龙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口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对合后形成O型综眼的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第一半环的上端、第二半环的上端固连并同时与纵向设置的上丝杆固连,上丝杆的上端固连上综耳;第一半环的下端与纵向设置的下丝杆固连,下丝杆的下端固连下综耳,下丝杆的上端截面呈半圆形;第二半环的下端固连副杆,副杆沿第二半环径向突出且截面呈半圆形;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对合后,下丝杆的上端、副杆重合形成圆柱状锁柱,锁柱表面环设锁槽;下丝杆上套设与锁槽适配的磁扣;所述磁扣包括滑套于下丝杆上的套筒,套筒内设空腔,空腔的下部呈圆柱状,空腔的上部逐渐收口,空腔中设置套设于下丝杆上的铁环以及复位弹簧,复位弹簧抵接于铁环下表面,空腔中还设置若干于下丝杆外侧面上周向均布的铁珠,所述铁珠于铁环上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对合后形成O型综眼的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第一半环的上端、第二半环的上端固连并同时与纵向设置的上丝杆固连,上丝杆的上端固连上综耳;第一半环的下端与纵向设置的下丝杆固连,下丝杆的下端固连下综耳,下丝杆的上端截面呈半圆形;第二半环的下端固连副杆,副杆沿第二半环径向突出且截面呈半圆形;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对合后,下丝杆的上端、副杆重合形成圆柱状锁柱,锁柱表面环设锁槽;下丝杆上套设与锁槽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惠良陆建平冯国芳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康吉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