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以及一种用电装置。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电路板、导电件以及绝缘件,各电芯均包括极性相反的极耳,绝缘件包括第一片体,导电件包括固持部以及极耳连接部,固持部埋设于第一片体内,多个电芯串联形成串联路径,其中处于串联路径两端的两个极耳连接于电路板,串联路径中相邻且位于不同电芯的两个极耳连接于极耳连接部。所述用电装置包括前述的电池模组。在多个电芯串联形成串联路径的情况下,与不采用导电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在形成电流流通路径时多个电芯的极耳直接与电路板电连接的部位的数量,降低电路板的发热,减少极耳直接与电路板电连接所占用的电路板上的空间,进而使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布件空间充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本公开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以及一种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采用软包电芯的串联的电池模组中,每个电芯的极耳分别焊接在PCB板上,以使多个电芯的极耳通过PCB板实现电流流通路径,这导致PCB板承受经过的电流部位多,发热现象严重,使PCB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布件空间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以及一种用电装置,其能至少在多个电芯形成电流流通路径时PCB板与极耳的焊接部位多而导致PCB板的承受经过的电流部位多和空间不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电路板、导电件以及绝缘件,各电芯均包括极性相反的极耳,绝缘件包括第一片体,导电件包括固持部以及极耳连接部,固持部埋设于第一片体内,多个电芯串联形成串联路径,其中处于串联路径两端的两个极耳连接于电路板,串联路径中相邻且位于不同电芯的两个极耳连接于极耳连接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的极耳连接部埋入于第一片体内,与极耳连接部电连接的极耳埋入于第一片体内;或者导电件的极耳连接部露出于绝缘件的第一片体,与极耳连接部电连接的极耳从第一片体外电连接于导电件的极耳连接部。在一些实施例中,串联的多个电芯中的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极耳从绝缘件的第一片体外电连接于电路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的第一片体具有定位凹部,串联的多个电芯中的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极耳环绕第一片体并穿过定位凹部。在一些实施例中,串联的多个电芯中的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极耳部分埋设于绝缘件的第一片体且部分露出于绝缘件的第一片体并电连接于电路板。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具有定位缺口,串联的多个电芯中的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极耳与导电件间隔开地环绕导电件并穿过定位缺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电芯具有主体部,主体部具有相反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及相反的两侧面,各极耳具有纵向和与纵向垂直的横向,各极耳包括位于横向的相反两侧的侧表面,多个极耳以侧表面对侧表面并排,各极耳从主体部的第一端面沿纵向向外延伸,两个侧面分别与并排的多个极耳中的两个侧表面相邻并面对;多个电芯以侧面对侧面并排,且多个电池的全部极耳位于多个电芯的同一侧;绝缘件的第一片体立设在对应电芯的第一端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还包括第二片体,第二片体与第一片体相交且贴靠在对应电芯的第一端面上,电路板与第一片体并行地立在第二片体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电芯在第一端面处形成有从第一端面向外延伸的封装部,各极耳从封装部延伸出;相邻电芯的封装部在第一端面处的拐角折叠在第一端面上;第二片体与电芯的第一端面相对的底部设有避让凹部,避让凹部收容相邻电芯的封装部的折叠在第一端面的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其包括前述的电池模组。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如下:在多个电芯串联形成串联路径的情况下,通过处于串联路径两端的两个极耳连接于电路板,串联路径中相邻且位于不同电芯的两个极耳连接于极耳连接部,由此实现电流流通路径,与不采用导电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在形成电流流通路径时多个电芯的极耳直接与电路板电连接的部位的数量,能够降低电路板的发热,能够减少极耳直接与电路板电连接所占用的电路板上的空间,进而使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布件空间充足。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组装立体图。图2是图1的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的从另一角度观察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5是基于图3的进一步分解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5的从另一角度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基于图5的进一步分解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图7的从另一角度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图1的多个电芯的分解图。图10是图1的电池模组的导电件的立体图。图11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导电件和绝缘件的组装立体图,其中采用图10的导电件。图12是图11的导电件和绝缘件与电芯的组装立体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示出了焊盘但电路板未示出。图13是图12的从电芯的第一端面观察的平面图。图14是根据再一实施例的导电件和绝缘件的组装立体图,其中电路板连接部未弯折到绝缘件上。图15是图14的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立体图。图16是图14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导电件和绝缘件的组装立体图。图18是采用根据本公开的电池模组的用电装置的一示例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电池模组3导电件1电芯31固持部11极耳32极耳连接部111侧表面33电路板连接部L纵向34定位缺口T横向4绝缘件12主体部41第一片体121第一端面411定位凹部122第二端面412开窗123第一表面42第二片体124第二表面421避让凹部125侧面5焊盘13封装部200用电装置2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且将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本公开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且作为表示性的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公开。在本公开的说明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说明和部件标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相对重要性且相互存在关系。在本公开中,用于说明电池模组的各构件的构造和动作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电池模组的各构件的各部件处于图中所示的姿势时,这些表述是合适的,然而当电池模组的各构件的各构件的姿势变化时,这些表述应根据姿势的变化来变化地解释。参照图1至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100包括多个电芯1、电路板2、导电件3以及绝缘件4。各电芯1均包括极性相反的极耳11。绝缘件4包括第一片体41。导电件3包括固持部31以及极耳连接部32固持部31埋设于第一片体41内,多个电芯1串联形成串联路径,其中处于串联路径两端的两个极耳11连接于电路板2,串联路径中相邻且位于不同电芯1的两个极耳11连接于极耳连接部32。在多个电芯1串联形成串联路径的情况下,通过处于串联路径两端的两个极耳11连接于电路板2(即电路板2的内部电路(未示出)),串联路径中相邻且位于不同电芯1的两个极耳11连接于极耳连接部32,由此实现电流流通路径,与不采用导电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在形成电流流通路径时多个电芯1的极耳11直接与电路板2电连接的部位的数量,能够降低电路板2的发热,能够减少极耳11直接与电路板2电连接所占用的电路板2上的空间,进而使电路板2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布件空间充足,在电路板2的电子元器件保持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减小电路板2的尺寸,提高电池模组100的能量密度;通过导电件3的固持部31埋设于第一片体4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电路板、导电件以及绝缘件,/n各电芯均包括极性相反的极耳,/n绝缘件包括第一片体,/n导电件包括固持部以及极耳连接部,固持部埋设于第一片体内,/n多个电芯串联形成串联路径,其中处于串联路径两端的两个极耳连接于电路板,串联路径中相邻且位于不同电芯的两个极耳连接于极耳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电路板、导电件以及绝缘件,
各电芯均包括极性相反的极耳,
绝缘件包括第一片体,
导电件包括固持部以及极耳连接部,固持部埋设于第一片体内,
多个电芯串联形成串联路径,其中处于串联路径两端的两个极耳连接于电路板,串联路径中相邻且位于不同电芯的两个极耳连接于极耳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中,
导电件的极耳连接部埋入于第一片体内,与极耳连接部电连接的极耳埋入于第一片体内;或者
导电件的极耳连接部露出于绝缘件的第一片体,与极耳连接部电连接的极耳从第一片体外电连接于导电件的极耳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中,串联的多个电芯中的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极耳从绝缘件的第一片体外电连接于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中,
绝缘件的第一片体具有定位凹部,串联的多个电芯中的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极耳环绕第一片体并穿过定位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中,
串联的多个电芯中的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极耳部分埋设于绝缘件的第一片体且部分露出于绝缘件的第一片体并电连接于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中,
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童,周盼盼,林长涌,殷炳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