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及适用于曲面屏的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70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及适用于曲面屏的保护膜。所述AB胶包括依次接触的剥离膜、低粘硅胶层、软基材层、OCA层、PET基材层、高粘硅胶层及离型膜;其中,所述软基材层为PVC膜、TPU膜、TPH膜、PE膜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软基材层的厚度为20~80μm;所述OCA层为光固化聚丙烯酸树脂胶层,且厚度为100~300μm,邵氏A硬度为0‑1A;所述高粘硅胶层为硅树脂胶层,且所述高粘硅胶层的厚度为10~40μm,剥离力为800~2000gf/2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及其保护膜,该AB胶与PC‑PMMA膜贴合后不会产生泡点,可以通过严苛的环境测试,具有较高的耐候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及适用于曲面屏的保护膜
本技术涉及屏幕保护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及适用于曲面屏的保护膜。
技术介绍
随着曲面玻璃的制造工艺日臻成熟,制造成本逐年下降,曲面屏在电子产品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曲面屏提高了电子产品的屏占比,带给人们一种强烈的立体感官。于此同时,曲面屏也给电子产品屏幕保护膜行业带来不小的挑战。电子产品屏幕的每一次革新,其对应的保护膜行业就得设计新保护膜结构方案、寻找新的材料,以适应新的电子产品屏幕的要求和特性。曲面屏的完美贴合可以理解为保护膜与屏幕之间贴合无任何缝隙、可以较容易地更换保护膜、长时间使用不会出现边缘反弹缝隙。目前,为了更好地与曲面屏贴合,保护膜常用的方案有:曲面冷雕钢化玻璃、塑料玻璃PC-PMMA复合板热弯、PET热弯、PET光固定型弯曲、水凝膜等。曲面冷雕钢化玻璃的制造成本过高,且解决曲面冷雕钢化玻璃边缘由于应力、震动造成的反弹缝隙需花费很高的成本去制造相应的保护膜;此外,曲面冷雕钢化玻璃对时下流行的屏下指纹解锁完全无效。PET热弯、PET光固定型弯曲的成本相对较低,但PET定型后仍有非常大的回弹风险。水凝膜适应于曲面屏效果较好、可以很好的贴合,但水凝膜的使用寿命较短、容易出现划伤、划印、边缘剐蹭容易脱落的现象。塑料玻璃PC-PMMA复合材料在热弯后可以较好的定型,同时继承了PC的韧性与PMMA的硬度,相比曲面冷雕钢化玻璃仍具有一定的柔软度。故,目前曲面屏的保护膜最常用的方案是塑料玻璃PC-PMMA复合板热弯。但是,现有的AB胶与PC-PMMA膜贴合后的保护膜,在热弯或者环境测试中基本上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气泡点。本技术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一种AB胶及适用于曲面屏的保护膜,该AB胶与PC-PMMA膜贴合后不会产生泡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及适用于曲面屏的保护膜,该AB胶与PC-PMMA膜贴合后不会产生泡点,可以通过严苛的环境测试,具有较高的耐候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包括依次接触的剥离膜、低粘硅胶层、软基材层、OCA层、PET基材层、高粘硅胶层及离型膜;其中,所述软基材层为PVC膜、TPU膜、TPH膜、PE膜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软基材层的厚度为20~80μm;所述OCA层为光固化聚丙烯酸树脂胶层,且厚度为100~300μm,邵氏A硬度为0-1A;所述高粘硅胶层为硅树脂胶层,且所述高粘硅胶层的厚度为10~40μm,剥离力为800~2000gf/25mm;所述剥离膜与所述低粘硅胶层配合的撕膜力为5~20gf/25mm;所述离型膜与所述高粘硅胶层配合的撕膜力为2-15gf/2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剥离膜为PET膜、硅油离型膜、氟素离型膜、非硅离型膜中的任意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剥离膜的厚度为50~100μ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粘硅胶层为硅树脂胶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粘硅胶层的厚度为20~50μm,剥离力为10~500gf/2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ET基材层的厚度为25~50μ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型膜非硅离型膜或氟素离型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50~100μ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剥离膜为氟素离型膜,且厚度为50μm,所述剥离膜与所述低粘硅胶层配合的撕膜力为10gf/25mm。本技术还公开一种适用于曲面屏的保护膜,包括所述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所述适用于曲面屏的保护膜还包括PC-PMMA膜;所述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剥离所述离型膜后,其高粘硅胶层与所述PC-PMMA膜贴合。本技术的高效自修复保护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AB胶与PC-PMMA膜贴合后在热弯过程中不产生泡点,可以通过严苛的环境测试;(2)本技术提供的AB胶与PC-PMMA膜贴合后在沸水中水煮一个小时也不会产生泡点,在85℃x85%环境测试中24小时都不产生气泡,具有较高的耐候性;(3)本技术提供的AB胶与具有丝印边框的PC-PMMA膜贴合后形成保护膜,保护膜贴合于曲面屏时,AB胶还可填充丝印边框的缝隙,从而使得保护膜与曲面屏更好地贴合。(4)本技术提供的保护膜贴合于曲面屏不反弹、不翘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适用于曲面屏的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保护膜与曲面屏贴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10,包括依次接触的剥离膜100、低粘硅胶层200、软基材层300、OCA层400、PET基材层500、高粘硅胶层600及离型膜700。其中,OCA层400为光固化聚丙烯酸树脂胶层,且厚度为100~300μm,邵氏A硬度为0-1A。软基材层300为PVC膜、TPU膜、TPH膜、PE膜中的任意一种,且软基材层300的厚度为20~80μm。高粘硅胶层600为硅树脂胶层,且高粘硅胶层600的厚度为10~40μm,剥离力为800~2000gf/25mm。剥离膜100与低粘硅胶层200配合的撕膜力为5~20gf/25mm。离型膜700与高粘硅胶层600配合的撕膜力为2-15gf/25mm。...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接触的剥离膜、低粘硅胶层、软基材层、OCA层、PET基材层、高粘硅胶层及离型膜;其中,/n所述软基材层为PVC膜、TPU膜、TPH膜、PE膜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软基材层的厚度为20~80μm;/n所述OCA层为光固化聚丙烯酸树脂胶层,且厚度为100~300μm,邵氏A硬度为0-1A;/n所述高粘硅胶层为硅树脂胶层,且所述高粘硅胶层的厚度为10~40μm,剥离力为800~2000gf/25mm;/n所述剥离膜与所述低粘硅胶层配合的撕膜力为5~20gf/25mm;/n所述离型膜与所述高粘硅胶层配合的撕膜力为2-15gf/2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接触的剥离膜、低粘硅胶层、软基材层、OCA层、PET基材层、高粘硅胶层及离型膜;其中,
所述软基材层为PVC膜、TPU膜、TPH膜、PE膜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软基材层的厚度为20~80μm;
所述OCA层为光固化聚丙烯酸树脂胶层,且厚度为100~300μm,邵氏A硬度为0-1A;
所述高粘硅胶层为硅树脂胶层,且所述高粘硅胶层的厚度为10~40μm,剥离力为800~2000gf/25mm;
所述剥离膜与所述低粘硅胶层配合的撕膜力为5~20gf/25mm;
所述离型膜与所述高粘硅胶层配合的撕膜力为2-15gf/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膜为PET膜、硅油离型膜、氟素离型膜、非硅离型膜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膜的厚度为50~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PC-PMMA膜的AB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粘硅胶层为硅树脂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凯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合益创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