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燕磊专利>正文

一种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05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车,包括车体、以及设于车体两端的第一电机轮和第二电机轮;车体包括与第一电机轮连接的第一车架、以及与第二电机轮连接的第二车架,且第一车架与第二车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第一车架包括可拆卸安装的第一上盖和第一下盖,第二车架包括可拆卸安装的第二上盖和第二下盖;连接杆设置限位槽,对应的,第二下盖上设置有与限位槽匹配的用于限制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接杆上设置有限位槽,第二下盖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件,限制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的转动角度,避免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的转动角度过大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同时,限位件为限位板,支撑强度高,受力不易变形、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车
本技术属于平衡车
,具体地,涉及一种平衡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提升生活质量,健身、休闲、娱乐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多种形式的健身娱乐器械层出不穷,操作方便的平衡车成为现代年轻人代步的潮流,平衡车通过其体型小、造型美观、操作灵活的特点博得大家的喜爱。目前市场上的平衡车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中双轮平衡车安全系数较高,更适合代步出行。电动平衡车,又称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Stabilization,DS)”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角速度传感器(又称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现有的双轮电动平衡车通过轴销来限制车体的转动角度,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断裂的问题,且使用过程中,承受力不足,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衡车,通过在连接杆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下盖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件,限制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的转动角度,避免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的转动角度过大导致意外事故发生。(二)技术方案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平衡车,包括车体、以及设于所述车体两端的第一电机轮和第二电机轮;所述车体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轮连接的第一车架、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轮连接的第二车架,且所述第一车架与所述第二车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车架包括可拆卸安装的第一上盖和第一下盖,所述第二车架包括可拆卸安装的第二上盖和第二下盖;所述连接杆设置限位槽,对应的,所述第二下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具体的,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均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板,支撑强度高,受力不易变形、脱落。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为弧形槽。优选的,所述第二下盖设置用于安装所述限位件的安装槽。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连接杆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下盖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件,限制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的转动角度,避免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的转动角度过大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同时,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板,支撑强度高,受力不易变形、脱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盖远离所述第一下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踏板,所述第二上盖远离所述第二下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踏板;所述第一踏板与所述第一上盖之间设置有用于感知所述第一车架上承受的压力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踏板与所述第二上盖之间设置有用于感知所述第二车架上承受的压力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车架或所述第二车架内设置有用于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感测到的相对压力值以实现转向的控制器。优选的,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二踏板采用软胶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二踏板均设置安装凸起,所述第一上盖和所述第二上盖设置与安装凸起匹配的安装孔,实现所述第一踏板在所述第一上盖上的固定安装、以及所述第二踏板在所述第二上盖上的固定安装。采用上述方案,将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上所感测到的相对压力值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以控制平衡车的转向;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的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感测到的压力值,控制平衡车往左转;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的压力值小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感测到的压力值,控制平衡车往右转。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第一前传感端和第一后传感端,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第二前传感端和第二后传感端,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前传感端和第一后传感端所感测到的相对压力值以实现启动或停止和/或根据第二前传感端和第二后传感端所感测到的相对压力值以实现启动或停止。采用上述方案,若所述第一前传感端感测到的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后传感端的压力值,控制平衡车启动前行,或所述第二前传感端感测到的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二后传感端的压力值,控制平衡车启动前行;若所述第一前传感端感测到的压力值等于所述第一后传感端的压力值,控制平衡车停止运行,或所述第二前传感端感测到的压力值等于所述第二后传感端的压力值,控制平衡车停止运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套设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二传感器套设有第二复位件。优选的,所述第一上盖设置第一凹槽用于保证所述第一复位件下沉,所述第二上盖设置第二凹槽用于保证所述第二复位件下沉。优选的,所述第一复位件和第二复位件均为弹簧,相比现有的橡胶,使用寿命长。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踏板通过所述第一复位件复位,所述第二踏板通过所述第二复位件复位,提高平衡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车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上盖和所述第一下盖之间的第一中盖,所述第一中盖与所述第一下盖之间设置有电池组。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中盖的设置,可以保证所述第一车架整体的强度,防止第一车架的厚度较小、结构强度较低从而影响平衡车的使用寿命的情况出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盖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组的电池固定架。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电池固定架的设置,可以保证所述电池组牢牢固定在所述第一中盖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车架内的部分套设有一个转向轴套。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转向轴承的设置,导向和承重效果更佳。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盖轴孔配合,另一端通过第二轴套固定于所述第二上盖上。优选的,所述第一中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上盖上。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连接杆可以实现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之间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轮包括第一车轮和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于所述第一中盖上;所述第二电机轮包括第二车轮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于所述第二上盖上。(三)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连接杆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下盖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件,限制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的转动角度,避免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的转动角度过大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同时,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板,支撑强度高,受力不易变形、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衡车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图3为图2中D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B-B处剖视图;图5为图1中C-C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平衡车的爆炸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下盖的示意图(体现安装槽)。图中,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位名称是:1、车体;11、第一车架;111、第一踏板;112、第一上盖;112-1、第一凹槽;113、第一中盖;113-1、电池固定架;114、第一下盖;12、第二车架;121、第二踏板;122、第二上盖;122-1、第二凹槽;123、第二下盖;123-1、安装槽;13、连接杆;131、限位槽;14、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n包括车体(1)、以及设于所述车体(1)两端的第一电机轮(2)和第二电机轮(3);/n所述车体(1)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轮(2)连接的第一车架(11)、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轮(3)连接的第二车架(12),且所述第一车架(11)与所述第二车架(12)通过连接杆(13)连接;/n所述第一车架(11)包括可拆卸安装的第一上盖(112)和第一下盖(114),所述第二车架(12)包括可拆卸安装的第二上盖(122)和第二下盖(123);/n所述连接杆(13)设置限位槽(131),对应的,所述第二下盖(123)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131)匹配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车架(11)和所述第二车架(12)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体(1)、以及设于所述车体(1)两端的第一电机轮(2)和第二电机轮(3);
所述车体(1)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轮(2)连接的第一车架(11)、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轮(3)连接的第二车架(12),且所述第一车架(11)与所述第二车架(12)通过连接杆(13)连接;
所述第一车架(11)包括可拆卸安装的第一上盖(112)和第一下盖(114),所述第二车架(12)包括可拆卸安装的第二上盖(122)和第二下盖(123);
所述连接杆(13)设置限位槽(131),对应的,所述第二下盖(123)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131)匹配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车架(11)和所述第二车架(12)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14)为限位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盖(112)远离所述第一下盖(1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踏板(111),所述第二上盖(122)远离所述第二下盖(12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踏板(121);
所述第一踏板(111)与所述第一上盖(112)之间设置有用于感知所述第一车架(11)上承受的压力的第一传感器(15),所述第二踏板(121)与所述第二上盖(122)之间设置有用于感知所述第二车架(12)上承受的压力的第二传感器(16);所述第一车架(11)或所述第二车架(12)内设置有用于根据第一传感器(15)和第二传感器(16)所感测到的相对压力值以实现转向的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器(15)设置第一前传感端(151)和第一后传感端(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燕磊
申请(专利权)人:沈燕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