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曲线弹力条的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85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曲线弹力条的面料,包括布料本体、弹力条与绒布层,所述布料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无规则曲线形状的弹力条,所述弹力条的表面连接有绒布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布料本体、弹力条与绒布层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具有曲线弹力条的面料,不仅可根据不同的裁剪需求,预先设置弹力条,并且可以设置曲线形状的弹力条,进一步提高内衣产品的无痕化效果,并且曲线形状的弹力条对人体具有更好的包裹性,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穿着修身效果,而且增设布料本体的材料,进而大大增加了布料本体的耐磨、透气、舒适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曲线弹力条的面料
本技术涉及经编面料制造
中的布料改进,具体为一种具有曲线弹力条的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的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对内衣面料的功能要求及技术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原有轻薄化及穿着无痕化的基础上,要求具有较好的弹力,现有的热熔连接的内衣可很好的实现无痕化目标,但对于弹力的要求,只能是再熔接一条弹力带上去,定位熔接弹力带工艺程序比较复杂,同时弹力带由于工艺特点的原因,带体的最小宽度也有限制,同时由于也无法较好的解决曲线弹力带的熔接问题,曲线的弹力带与面料的连接效果较差而无法生产出具有曲线弹力带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曲线弹力条的面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曲线弹力条的面料,包括布料本体、弹力条与绒布层,所述布料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无规则曲线形状的弹力条,所述弹力条的表面连接有绒布层。优选的,所述弹力条通过熔接方式连接在布料本体表面的纤维空隙中;所述弹力条的材料为硅胶或者是TPU。优选的,所述弹力条的宽度为2mm~4mm,所述弹力条的高度为1mm~4mm,所述弹力条的截面形状:顶部为圆弧、底部为直线的圆弧顶形状。优选的,所述绒布层通过熔接方式连接在弹力条的表面,所述绒布层由长度0.5mm~3.5mm的超细纤维丝制作而成,所述的超细纤维丝为涤纶和/或锦纶制成。优选的,所述超细纤维丝为100%涤纶制成,或者为80%涤纶和20%锦纶混合制成。优选的,所述布料本体通过第一耐磨层、舒适层、透气层吸湿层与第二耐磨层制作而成,所述透气层的上表面贴合有与其相适配的舒适层,所述舒适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一耐磨层,所述透气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吸湿层,所述吸湿层的下表面贴合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二耐磨层;各层采用经编或者纬编工艺制造,层与层之间熔接固定成一体。优选的,所述舒适层通过海岛弹性纤维合成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透气层通过聚酰胺纤维织成镂空形状。优选的,所述吸湿层通过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纺织而成。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磨层与第二耐磨层均通过涤纶纤维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布料本体、弹力条与绒布层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具有曲线弹力条的面料,不仅可根据不同的裁剪需求,预先设置弹力条,并且可以通过设置曲线形状的弹力条,进一步提高内衣产品的无痕化效果,曲线形状的弹力条对人体具有更好的包裹性,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穿着修身效果。2、本技术由于布料本体的材料具有纤维空隙,加热后的弹力条的材料会局部渗透到纤维空隙中,加强了弹力条与布料本体之间的连接效果,采用上述材料制作的弹力条具有较好的弹性及热成型性,该形状具有较好的手感,半圆弧形的凸起摸起来手感光滑,在弹力条的表面设有一由超细纤维丝构成的绒布层,使弹力条有更好的触肤质感。3、本技术通过增设布料本体的材料,进而大大增加了布料本体的耐磨、透气、舒适等性能。由于采用的海岛纤维具有高覆盖性、手感柔软,且具有良好的透湿性和透气性,从而增加了面料的舒适性,通过设置镂空状的透气层,增加了面料的透气性能,由于聚乙烯醇缩甲醛的性质与棉花相似,强度和耐磨性优于棉花,特点是它有良好的耐用性、吸湿性、耐磨蚀和耐日光性,因此增加了面料的吸湿性能,由于涤纶具有抗皱性和保形性,且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并且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从而增加了面料的耐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布料本体、2弹力条、3绒布层、101第一耐磨层、102舒适层、103透气层、104吸湿层、105第二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具有曲线弹力条的面料,包括布料本体1、弹力条2与绒布层3,布料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无规则曲线形状的弹力条2,弹力条2通过熔接方式连接在布料本体1表面的纤维空隙中,由于布料本体1的材料具有纤维空隙,加热后的弹力条2的材料会局部渗透到纤维空隙中,加强了弹力条2与布料本体1之间的连接效果。弹力条2的材料为硅胶或者是TPU,采用上述材料制作的弹力条2具有较好的弹性及热成型性,弹力条2的宽度为2mm~4mm,弹力条2的高度为1mm~4mm,弹力条2的截面形状:顶部为圆弧、底部为直线的圆弧顶形状,该形状具有较好的手感,半圆弧形的凸起摸起来手感光滑。优选的,弹力条2的宽度为3mm,弹力条2的高度为1.5mm,截面形状为对称的圆弧顶形状。弹力条2可具有两条或者多条相交构成图案形状。TPU材料是ThermoplasticUrethane的简称,中文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二异氰酸酯类分子和大分子多元醇、低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共同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它的分子结构是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扩链剂反应得到的刚性嵌段以及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二异氰酸酯分子和大分子多元醇反应得到的柔性链段交替构成的。硅胶,别名:硅酸凝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属非晶态物质。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采用上述材料制作的弹力条2具有较好的弹性及热成型性。硅胶或者是TPU具体的产品牌号可以根据需求具体选择配备。在弹力条22的表面设有一由超细纤维丝构成的绒布层3,使弹力条2有更好的触肤质感,弹力条2的表面连接有绒布层3,绒布层3通过熔接方式连接在弹力条2的表面,绒布层3将弹力条2的外表面进行包覆,绒布层3由长度0.5mm~3.5mm的超细纤维丝制作而成,的超细纤维丝为涤纶和/或锦纶制成。优选的,超细纤维丝为100%涤纶制成,或者为80%涤纶和20%锦纶混合制成。超细纤维丝采用线径为5微米以下的线材。布料本体1通过第一耐磨层101、舒适层102、透气层103吸湿层104与第二耐磨层105制作而成,各层采用经编或者纬编工艺制造,层与层之间熔接固定成一体。透气层103的上表面贴合有与其相适配的舒适层102,舒适层102通过海岛弹性纤维合成材料制成,由于海岛纤维具有高覆盖性、手感柔软,且具有良好的透湿性和透气性,从而增加了面料的舒适性,透气层103通过聚酰胺纤维织成镂空形状,通过设置镂空状的透气层103,增加了面料的透气性能,舒适层10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一耐磨层101,透气层103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吸湿层104,吸湿层104通过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纺织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曲线弹力条的面料,包括布料本体(1)、弹力条(2)与绒布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无规则曲线形状的弹力条(2),所述弹力条(2)的表面连接有绒布层(3);/n所述布料本体(1)通过第一耐磨层(101)、舒适层(102)、透气层(103)吸湿层(104)与第二耐磨层(105)制作而成,所述透气层(103)的上表面贴合有与其相适配的舒适层(102),所述舒适层(10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一耐磨层(101),所述透气层(103)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吸湿层(104),所述吸湿层(104)的下表面贴合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二耐磨层(1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曲线弹力条的面料,包括布料本体(1)、弹力条(2)与绒布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无规则曲线形状的弹力条(2),所述弹力条(2)的表面连接有绒布层(3);
所述布料本体(1)通过第一耐磨层(101)、舒适层(102)、透气层(103)吸湿层(104)与第二耐磨层(105)制作而成,所述透气层(103)的上表面贴合有与其相适配的舒适层(102),所述舒适层(10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一耐磨层(101),所述透气层(103)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吸湿层(104),所述吸湿层(104)的下表面贴合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二耐磨层(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曲线弹力条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条(2)通过熔接方式连接在布料本体(1)表面的纤维空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锐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尚锦汇内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