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173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其能够在防止图像投影装置的温度上升的同时防止粉尘侵入,该图像投影装置(1)包括:照明光学系统(4),其用于产生照明光;图像显示元件(51),其用于对上述照明光进行调制而制作投影光;投影光学系统(6),其用于放大上述投影光;壳体(2),其用于在内部以密闭状态容纳上述照明光学系统(4)、上述图像显示元件(51)以及上述投影光学系统(6);导热部(3A),其用于自上述壳体(2)的内部的发热源传导热量;以及散热部(3),其设于上述壳体(2)的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投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图像朝向屏幕等投影的投影仪等的图像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图像投影装置除了光源、图像显示元件之外还具有用于控制图像显示元件的控制部。这些光源、图像显示元件以及控制部发热,若图像投影装置的内部变为高温则图像投影装置有可能损坏。因此,在图像投影装置中,在壳体的内部配置吸气扇、排气扇,在壳体上设有用于自外部吸入空气以及使空气向外部流出的多个孔。这样地在壳体上设有孔时,浮游在图像投影装置的外部的粉尘自该孔侵入。粉尘侵入并附着于控制部的基板等时,该部分有可能变得高温而损坏。并且,光学部件的透射率降低,由此可能产生画质的劣化。因此,以往,存在实施了如下对策的图像投影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在吸气口安装防尘过滤器,或者将壳体内部分隔成配置有光学部件的区域和配置有控制部的区域,并且使配置有光学部件的区域的防尘性提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809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也并不能完全防止粉尘向壳体内的侵入,在户外的特别是存在特别多的粉尘的空间中使用图像投影装置时,其成为检测到图像投影装置的温度异常而停止工作、图像投影装置的性能劣化的原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防止图像投影装置的温度上升的同时防止粉尘侵入的图像投影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包括:照明光学系统,其用于产生照明光;图像显示元件,其用于对上述照明光进行调制而制作投影光;投影光学系统,其用于将上述投影光放大;壳体,其用于在内部以密闭状态容纳上述照明光学系统、上述图像显示元件以及上述投影光学系统;导热部,其用于自上述壳体的内部的发热源传导热量;以及散热部,其设于上述壳体的外部。上述散热部可以具有吸气扇、排气扇以及散热器。优选不在上述壳体的内部配置吸气扇和排气扇,并且不在上述壳体的壁部设置吸气口和排气口。优选在上述壳体的内部配置有用于控制上述图像投影装置的控制基板。优选上述导热部将上述发热源的热量传导至上述壳体中的与上述投影光照射的前表面相反一侧的后表面。可以在上述壳体的后表面设有凹部,上述散热部配置于上述凹部。上述发热源包括上述照明光学系统的光源和上述图像显示元件,上述光源和上述图像显示元件可以配置在上述壳体中的设有上述凹部的部分的内表面。上述发热源包括主基板,上述主基板可以配置在上述壳体中的未设置上述凹部的部分的内表面。<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同一种能够在防止图像投影装置的温度上升的同时防止粉尘侵入的图像投影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影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图像投影装置1的框图。图3是图像投影装置1中取下前壳体2F后的状态的正视图。图4是图像投影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说明图像投影装置1的散热结构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影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影装置1的立体图。图像投影装置1为大致长方体,包括壳体2和配置于壳体2的外部的散热部3。壳体2具有前壳体2F和后壳体2B,其分别由金属制造,导热率高。图2是图像投影装置的框图。图3是图像投影装置1中取下前壳体2F后的状态的正视图。图4是图像投影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像投影装置1具有壳体2以及配置在壳体2的外部的散热部3。图像投影装置1在壳体2的内部还具有照明光学系统4、图像显示部5、投影光学系统6、凹面反射镜7、接口部9、以及用于控制这些部件的控制部8。(前壳体2F)壳体2的前表面侧的前壳体2F上设有:开口部25,其用于照射投影光;以及调整孔21,其用于自外部操作设于投影光学系统6的后述的聚焦调整部61。以下,如图所示,将壳体2中的设有开口部25的一侧设定为前,将其相反一侧设定为后,将投影光学系统6的光轴OA中的投影光的前进方向设定为上(放大侧),将其相反一侧设定为下(缩小侧),并且在说明书中也将使图像投影装置1上下配置且自前方观察时的左右设定为左右来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前壳体2F的开口部25处安装有玻璃板等的透光部件27,在调整孔21处安装有盖部26。盖部26使调整孔21能够开闭。(后壳体2B)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2的后表面侧的后壳体2B的外周缘处设有槽部22,在槽部22中配置有具有弹性的细长密封部件23。在后壳体2B的上部,设有具有规定的深度且供投影光学系统6以及凹面反射镜7配置的内部空间2Ba。在后壳体2B的下部,设有大致板状且供照明光学系统4以及图像显示部5配置的载置台2Bb。在后壳体2B的槽部22中配置有密封部件23的状态下,在后壳体2B的前方配置前壳体2F,并且在周围用螺钉24固定以使彼此紧密接合,从而成为前壳体2F和后壳体2B彼此固定的图1的状态。此时,前壳体2F的开口部25被透光部件27密封,接口部9也相对于壳体2防尘地安装。由此,若调整孔21被盖部26闭合,则在前壳体2F以及后壳体2B中均不存在其他的孔,从而壳体2的内部成为粉尘不自外部侵入的密闭状态。并且,在组装状态下的壳体2中,设有内部空间2Ba的上部较厚(前后的宽度较大),下部较薄(前后的宽度较小),其下部中,载置台2Bb的后侧凹陷而设有成为能够配置散热部3的空间的凹部P。在凹部P配置散热部3时,壳体2和散热部3整体成为大致矩形。因此,散热部3不自壳体2伸出,在设置图像投影装置1时不成为障碍。(照明光学系统4)照明光学系统4作为光源例如具有RGB的三色的LED。但是光源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超高压水银灯、激光。照明光学系统4中,由光源产生的包括R光、G光、以及B光的光入射至图像显示部5。(图像显示部5)图像显示部5具有图像显示元件(光调制元件)51、棱镜52(只显示反射面)。(图像显示元件51)图像显示元件51例如是DMD(数字微镜器件)。DMD具有由多个微镜构成的大致矩形的镜面,其基于自控制部8接收的数据,对各微镜进行时分驱动,在照明光学系统4中反射产生的照明光时进行调制,从而制作规定的投影光,使其入射至投影光学系统6。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显示元件51使用了DMD,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适当使用液晶面板、二维地阵列排列有微小的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阵列等。(棱镜52)棱镜52是十字分色棱镜,其使由照明光学系统4产生的照明光朝向图像显示元件51,并且将由图像显示元件51制作的投影光反射至投影光学系统。(投影光学系统6)在图5中省略投影光学系统6,但投影光学系统6具有多个透镜组。另外关于投影光学系统6的详细内容后述。透镜组以光轴OA为中心沿光轴OA配置,其用于放大由图像显示元件51生成的图像。(凹面反射镜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包括:/n照明光学系统,其用于产生照明光;/n图像显示元件,其用于对上述照明光进行调制而制作投影光;/n投影光学系统,其用于放大上述投影光;/n壳体,其用于在内部以密闭状态容纳上述照明光学系统、上述图像显示元件以及上述投影光学系统;/n导热部,其用于自上述壳体的内部的发热源传导热量;以及/n散热部,其设于上述壳体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1 JP 2019-2000371.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包括:
照明光学系统,其用于产生照明光;
图像显示元件,其用于对上述照明光进行调制而制作投影光;
投影光学系统,其用于放大上述投影光;
壳体,其用于在内部以密闭状态容纳上述照明光学系统、上述图像显示元件以及上述投影光学系统;
导热部,其用于自上述壳体的内部的发热源传导热量;以及
散热部,其设于上述壳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中,
设于上述壳体的外部的散热部具有吸气扇、排气扇、以及散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中,
不在上述壳体的内部配置吸气扇和排气扇,并且不在上述壳体的壁部设置吸气口和排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沼繁根本贵章
申请(专利权)人:理光工业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