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146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其包括:储罐组,其包括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第一储罐与第二储罐通过调节阀相连接,空压机,其与第一储罐通过充气阀相连接;以及试验管路,其依次串联流量计组、待测阀门组和排空管组,其中,在第一充气模式中,调节阀处于常开状态,充气阀打开,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同时充气至第一压力值;在第二充气模式中,调节阀关闭,充气阀打开,第一储罐先充气至第二压力值后,充气阀关闭,调节阀打开,第二储罐充气至第三压力值。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阀门内漏模拟试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过设置两种气相试验的充气模式,可以根据不同泄漏量选择合适的充气模式,保持压力稳定,提高试验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化行业阀门泄漏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石油化工行业的过程装置中,阀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随着装备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石化装置中使用的阀门无论是体积还是结构复杂程度及技术水平,都普遍得到提高。随着生产工艺及物料种类的不断多元化,使得阀门的运行工况日益复杂、恶劣,阀门启闭操作频繁,加上使用维修不当等因素,石化装置阀门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石化装置工艺管线的阀门一旦泄漏,会对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阀门泄漏还会产生能量损失,降低装置工艺管线介质的输送效率。统计数据表明,约22%的工业阀门存在泄漏问题,在近30年世界石油化工业发生了一百多起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其中,阀门、管道的泄漏所引发的事故占35.1%;在石油化工装置中,由阀门泄漏造成的有机化合物的无控释放量占到60%。因此,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及时、高效、准确地发现阀门的泄漏具有重要意义。阀门的泄漏一般可以分为外漏和内漏两种情况。当阀门发生外漏时比较直观,通常可以用听气流声、检漏液检漏、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漏等方法进行检查。然而,当阀门发生内漏时一般不易被发现,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通过模拟各种类型和规格的阀门内漏,并进行声发射试验检测,可以为实际生产过程中阀门内漏的检测提供指导。目前,现有的阀门泄漏试验台通常模拟方式单一,难以模拟石油化工生产的各种不同工况。为了得到更全面的模拟结果,往往需要多套阀门泄漏试验台来进行模拟试验,使得研究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此外,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压力波动会影响模拟结果。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试验装置难以模拟不同工况、存在压力波动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从而得到更加全面的模拟检测结果,以供实际生产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从而降低现有技术中试验装置的成本、提高装置的利用率。为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其包括:储罐组,其包括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第一储罐与第二储罐通过调节阀相连接,储罐组设有多种充气模式,空压机,其与第一储罐通过充气阀相连接;以及试验管路,其连接在第二储罐的下游,该试验管路依次串联流量计组、待测阀门组和排空管组,其中,在第一充气模式中,调节阀处于常开状态,充气阀打开,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同时充气至第一压力值;在第二充气模式中,调节阀关闭,充气阀打开,第一储罐先充气至第二压力值后,充气阀关闭,调节阀打开,第二储罐充气至第三压力值。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还包括:仪表风罐,其与空压机相连接,该仪表风罐为储罐组提供仪表风。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流量计组包括至少两个气体流量计,至少两个气体流量计的量程不同;待测阀门组包括多个待测阀门。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储罐组设有泄压阀。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储罐设有进液口,在第三充气模式中,调节阀关闭,充气阀打开,第一储罐充气至第四压力值,进液口打开,第二储罐储水至第一液位。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流量计组包括至少两个液体流量计。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储罐设有液位传感器。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排空管组包括排气管和排液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门内漏模拟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的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阀门内漏模拟试验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设定试验压力、选择待测阀门、流量计和充气模式;对储罐组进行充气;打开试验管路进行内漏检测。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对储罐组进行充气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仪表风罐进行充气。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阀门内漏模拟试验方法还包括步骤:试验结束后,排空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内漏检测采用无损检测。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无损检测为声发射检测。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采用PLC控制器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两种气相试验的充气模式,可以根据不同泄漏量选择合适的充气模式,保持压力稳定,更加精确地模拟不同工况的阀门内漏。2.通过不同量程的流量计、不同规格型号的待测阀门,阀门内漏模拟类型更丰富,并且选择充气模式和流量计使得结果更加准确。3.采用第一充气模式,能够避免在泄漏量较大时频繁开闭调节阀,造成设备损耗和压力波动;采用第二充气模式能够在不同压力试验切换时,通过补充充气或泄压,能够减少充气时间、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和成本。4.本专利技术还能够进行液相模拟试验,模拟工况类型更加多样,并且减少了装置的空置率。5.本专利技术能够采用PLC控制器自动化控制,操作简便、效率高。上述说明仅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空压机,20-储罐组,21-第一储罐,211-充气阀,22-第二储罐,221-调节阀,222-进液口,30-仪表风罐,40-流量计组,411-第一气体流量计,412-第二气体流量计,421-第一液体流量计,422-第二液体流量计,50-待测阀门组,51-待测阀门,52-软管,60-排空管组,61-排气管,62-排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他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他元件或其他组成部分。在本文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下面”、“下方”、“下”、“上面”、“上方”、“上”等,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在图中所绘的方向之外物件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向。例如,如果在图中的物件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的元件将取向在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范性术语“下方”可以包含下方和上方两个方向。物件也可以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其他取向)且应对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术语作出相应的解释。在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以区别两个不同的元件或部位,并不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罐组,其包括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所述第一储罐与所述第二储罐通过调节阀相连接,所述储罐组设有多种充气模式,/n空压机,其与所述第一储罐通过充气阀相连接;以及/n试验管路,其连接在所述第二储罐的下游,该试验管路依次串联流量计组、待测阀门组和排空管组,/n其中,在第一充气模式中,所述调节阀处于常开状态,所述充气阀打开,所述第一储罐和所述第二储罐同时充气至第一压力值;在第二充气模式中,所述调节阀关闭,所述充气阀打开,所述第一储罐先充气至第二压力值后,所述充气阀关闭,所述调节阀打开,所述第二储罐充气至第三压力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罐组,其包括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所述第一储罐与所述第二储罐通过调节阀相连接,所述储罐组设有多种充气模式,
空压机,其与所述第一储罐通过充气阀相连接;以及
试验管路,其连接在所述第二储罐的下游,该试验管路依次串联流量计组、待测阀门组和排空管组,
其中,在第一充气模式中,所述调节阀处于常开状态,所述充气阀打开,所述第一储罐和所述第二储罐同时充气至第一压力值;在第二充气模式中,所述调节阀关闭,所述充气阀打开,所述第一储罐先充气至第二压力值后,所述充气阀关闭,所述调节阀打开,所述第二储罐充气至第三压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仪表风罐,其与所述空压机相连接,该仪表风罐为所述储罐组提供仪表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组包括至少两个气体流量计,所述至少两个气体流量计的量程不同;所述待测阀门组包括多个待测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组设有泄压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罐设有进液口,在第三充气模式中,所述调节阀关闭,所述充气阀打开,所述第一储罐充气至第四压力值,所述进液口打开,所述第二储罐储水至第一液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朱亮丁德武肖安山朱胜杰高少华贾润中李明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