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朝波专利>正文

一种视点链接方法以及段落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84135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视点链接方法以及段落结构,涉及段落内行数多的段落结构。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针对在阅读大段落过程中的不足等,采取的一种在读物中,对大段落中的行作有机的视点链接方法处理,以求对视觉效果产生积极影响,从而达到既快速又轻松的阅读,并且能缓解视疲劳等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及一种段落结构,特别是一种针对段落内行数多的段落结构的处理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实现的一种段落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段落结构是段落的两边平行对称,或者,在某些英语等,段落右边折行处不断开单词呈不规则式。但是,这些现有的段落结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主观上较长时间阅读过程中,遇到大的段落,在段落中从一行移到下一行时,1容易视疲劳2阅读速度较慢(行末的字与下一行第一字的水平距离最远,并且不在同一水平高度);3行的长度较局限或分栏,使阅读和记忆不够连贯和顺畅4休闲类渎物阅读的环境多变;5有时容易读错行等。其次,在客观上1书(尤其厚书)或捧着书时的页面坡度,较影响阅读(行末的字与下一行第一字不在同一水平面);2如英文等,字母横向排列,段落更大,较影响阅读;3行距较大,更耗纸张,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环保。冈此,如何能够进一步改善这些不足之处,则是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对理解此申请可能有用的资料“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第二批)丛书系列之《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讲义》[德]威廉·冯特(1832-1920)著,叶浩生 贾林祥 译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83页第12行“眼睛同样如此,在扫视一个无间断路径时,眼睛移动所花费的力量要比扫视同样距离,但却不时地分割的路径要省力得多。”第198页第3行“成为一种特殊的刺激,与其均匀整齐的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段落结构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视点链接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所形成的段落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包括输入并存储在存储器中后输出在显示器上在内的一个文本的某些段落,在其中某些段落的某些行的某些特定位置作一种标记,整个方法与文本数据的具体内容无关,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大段落的范围,含有2行以及2行以下的段落完全不被考虑在大段落的范围之内,例如,可确定一个文本的大段落范围是含有4行以及4行以上的段落;(2)判断文本的每一段是否在步骤(1)所述的范围之内,若否,这段的各行就进入步骤(8);(3)若步骤(2)判断一段落的结果为是,这段的奇(或偶)数行就进入步骤(4),偶(或奇)数行就进入步骤(5);(4)是否是首(或末)行 若是,就进入步骤(8),若否,就进入步骤(6);(5)是否是末(或首)行 若是,就进入步骤(8),若否,就进入步骤(7);(6)在行首作一种能区别其上一行同一位置处的特征符号,例如“·”或“ ”或空白的图片或异色的字符背景等,然后,进入步骤(8);(7)在行末作一种在步骤(6)中所作的特征符号,然后,进入步骤(8);(8)按照原文本中段、行的顺序,输出到显示器或打印在纸张上等,如果行的左端或右端未在步骤(6)或步骤(7)中作特征符号,应保持原样输出,保持原样足指在一页中的一个段落或一个段落的一个部分,其除段的首行外的各行的左端是相同的,其除末行外的各行的右端是相同的。注段落若被分页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或两部分属于步骤(1)的范围以外的段落,就不处理这一部分或两部分,否则忽略分页。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是提供一种根据上述方案通过含中央处理器、存储器、键盘、鼠标、显示器等输出设备的装置执行对存储器中某些文本数据的自动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获取已用键盘等输入并存储在存储器中后输出在显示器上的一文本的总行数和总段落数;一系列数组中的元素数量就可以确定为总行数代表的数量,每个数组用来分别存储每行的关于行的信息,例如一行字符、行左边的横坐标、行右边的横坐标、行的第一个字符的序号;另一系列数组中的元素数量就可以确定为总段落数代表的数量,每个数组用来分别存储每段的关于段的信息,例如段落的末行的行号、段内的总行数。从文本的第一个字符开始,一次取一个字符。当取到硬回车符时,就把硬回车符所在行的行号,依次存入一数组,后一硬回车符所在行的行号与前一硬回车符所在行的行号之差值,就是这段的总行数,把这信息依次存入一数组。一次取一个字符的同时,依次比较相邻两字符所在行的行号,若不同,就表示后一字符是新行的第一字符,把新行第一字符的序号这一信息依次存入一数组。从后一行的第一字符的序号与前一行的第一字符的序号之差值,就可截取一行字符并把它依次存入一数组。把插字符置于这行字符的左端,读取此处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把横坐标依次存入一数组,把插字符置于这行字符的右端,读取此处的横坐标,依次存入一数组。这样,依次读取每一字符,并依次存储关于每一行和每一段的信息。B)文本的最后一字符都被读取完,并获取相关信息后,一新的可粘贴数据的区域就显示在显示器上并进入待输入状态。计算机每隔一段时间就执行一次C)步骤。C)一序位A累计加1,当达到文本的总行数时,整个程序就结束,这一序位的另一作用是指示在数组中一次该取出哪一顺序位的信息。在一数组中一次依次取出一行字符,暂存在一变量中。在一数组中一次依次取出一个行右端的横坐标值,经过与一常数的比较,可得知一行字符的右端是否已达右边界。在一数组中一次依次取出一个行左端的横坐标值,经过与一常数的比较,可得知一行字符的右端是否位于段落的首行。如果是位于段落的首行,一序位B就累计加1,以后可根据此序位确定当前行所在段的段内行总数。如果不是位于段落的首行,并且行右端未达右边界,就可得知一行字符是位于段落的末行,就把0赋给一序位C,序位C用来记录一行字符是段落中的第几行(除外首行)。如果不是位于段落的首行,并且行右端已达右边界,而且序位C的值提示前一行(指用序位C来表示的行)是段落的末行,就可得知一行字符是位于段落的第2行,把2赋给序位C。如果不是位于段落的首行,并且已达右边界,而且序位C的值提示前一行(指用序位C来表示的行)不是位于段落的末行,就可得知一行字符是位于段落的第3或第4或第5或第…等行(不位于段落的末行),序位C的值就累计加1。继续分析。已经得知一行字符是否位于段的首行,如果是位于段的首行,并且行右端已达右边界,就可得知一行字符是位于段落的首行,因为段的首行不必处理,所以把暂存在变量中的一行字符粘贴进新区域,保持原样。如果一行字符是位于段的首行,并且行右端未达右边界,就可得知一行字符是位于段落的首行,并且这段只有一行,因为段的首行不必处理,其余同前所述。如果一行字符不是位于段落的首行,并且行右端已达右边界,就可得知它是段落的首行以后非末行的行。根据序位B的值,在一数组中一次依次取出一个段内行总数信息,若是3,就表示它是一含有3行的段落的第2行,因为段的首行不必处理,其余同前所述;若是4,就表示它是一含有4行的段落的第2或第3行,从序位C可确定是第几行,若是第2行,还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在页中的特殊位置,序位A的值被24(一页的行数)整除后取余数,从余数可知一行字符是位于页中第几行,从而得知一行字符是否位于页中的特殊位置,因为在特殊位置的行不必处理,所以,如果是位于页中的特殊位置,就把一行字符粘贴进新区域,并保持原样,如果不是位于页中的特殊位置,则需在把一行字符粘贴进新区域后,在这行字符的末端粘贴一种具有特征的符号,以区别上一行字符的末端;若是第3行,同理,如果是位于特殊位置,就把一行字符粘贴进新区域,并保持原样,如果不是位于特殊位置,则需先在新区域中粘贴一种具有特征的符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点链接方法,该方法对包括输入并存储在存储器中后输出在显示器上在内的一个文本,在其中某些段落的某些行的某些特定位置作一种标记,整个方法与文本数据的具体内容无关,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大段落的范围,含有2行以及2行以下的段 落完全不被考虑在大段落的范围之内,例如,可确定一个文本的大段落范围是含有4行以及4行以上的段落;(2)判断文本的每一段是否在步骤(1)所述的范围之内,若否,这段的各行就进入步骤(8);(3)若步骤(2)判断一段落的结果为是, 这段的奇(或偶)数行就进入步骤(4),偶(或奇)数行就进入步骤(5);(4)是否是首(或末)行?若是,就进入步骤(8),若否,就进入步骤(6);(5)是否是末(或首)行?若是,就进入步骤(8),若否,就进入步骤(7);   (6)在行首作一种能区别其上一行同一位置处的特征符号,例如“.”或“。”或空白的图片或异色的字符背景或粗体字符等,然后,进入步骤(8);(7)在行末作一种在步骤(6)中所作的特征符号,然后,进入步骤(8);(8)按照原文本 中段、行的顺序,输出到显示器或打印在纸张上等。如果行的左端或右端未在步骤(6)或步骤(7)中作特征符号,应保持原样输出,保持原样是指在一页中的一个段落或一个段落的一个部分,其除段的首行外的各行的左端是相同的,其除末行外的各行的右端是相同的。...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5-12-12 20052001049481一种视点链接方法,该方法对包括输入并存储在存储器中后输出在显示器上在内的一个文本,在其中某些段落的某些行的某些特定位置作一种标记,整个方法与文本数据的具体内容无关,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大段落的范围,含有2行以及2行以下的段落完全不被考虑在大段落的范围之内,例如,可确定一个文本的大段落范围是含有4行以及4行以上的段落;(2)判断文本的每一段是否在步骤(1)所述的范围之内,若否,这段的各行就进入步骤(8);(3)若步骤(2)判断一段落的结果为是,这段的奇(或偶)数行就进入步骤(4),偶(或奇)数行就进入步骤(5);(4)是否是首(或末)行?若是,就进入步骤(8),若否,就进入步骤(6);(5)是否是末(或首)行?若是,就进入步骤(8),若否,就进入步骤(7);(6)在行首作一种能区别其上一行同一位置处的特征符号,例如“·”或“ ”或空白的图片或异色的字符背景或粗体字符等,然后,进入步骤(8);(7)在行末作一种在步骤(6)中所作的特征符号,然后,进入步骤(8);(8)按照原文本中段、行的顺序,输出到显示器或打印在纸张上等。如果行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波
申请(专利权)人:李朝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