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23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阀芯,流体控制阀至少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阀芯包括芯体部和弹簧部,流体控制阀包括阀芯容纳腔和容纳腔侧壁部,阀芯位于阀芯容纳腔,且芯体部与容纳腔侧壁部密封设置,弹簧部第一端与芯体部相抵,弹簧部第二端与第二阀体相抵,芯体部具有贯穿通道,贯穿通道与第一端口连通,贯穿通道的当量流通面积小于第一端口的当量流通面积;流体控制阀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贯穿通道连通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在第二工作状态,贯穿通道与第二端口阻隔。如此,实现流路的切换,且该流体控制阀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控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在热泵系统中,一般会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流体在不同的模式下可能需要经过的部件会不同,所以需要在有些时候进行流路的控制,热泵系统中一般会有电磁阀,电磁阀需要使用电磁力进行阀体内阀芯的控制,电磁阀可用于流路的打开、关闭或者切换,电磁阀结构相对复杂且电磁阀需要使用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流体控制阀。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阀芯,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相对固定,所述流体控制阀至少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阀芯包括芯体部和弹簧部,所述流体控制阀包括阀芯容纳腔和容纳腔侧壁部,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芯容纳腔,且所述芯体部与所述容纳腔侧壁部密封设置,所述弹簧部的第一端与所述芯体部相抵,所述弹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阀体相抵,所述芯体部具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贯穿通道的当量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口的当量流通面积;所述流体控制阀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贯穿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贯穿通道与所述第二端口阻隔。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芯体部设置有贯穿通道,贯穿通道与第一端口连通,在第一工作状态,所述贯穿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贯穿通道与所述第二端口阻隔,如此实现流经该流体控制阀的流体流路的控制,且该流体控制阀结构简单,成本较低。<br>附图说明图1为流体控制阀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流体控制阀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流体控制阀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流体控制阀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流体控制阀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1示意出一种流体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流体控制阀100包括第一阀体11、第二阀体12、阀芯13,第一阀体11与第二阀体12相对固定,流体控制阀100至少具有第一端口101和第二端口102,阀芯13包括芯体部131和弹簧部132,流体控制阀100包括阀芯容纳腔107和容纳腔侧壁部108,阀芯13位于阀芯容纳腔107,且芯体部131与容纳腔侧壁部108密封设置,弹簧部132第一端1321与芯体部131相抵,弹簧部132第二端1322与第二阀体12相抵,芯体部131具有贯穿通道1311,贯穿通道1311的当量流通面积小于第一阀体11的第一端口101的当量流通面积。具体的,芯体部131位于第一阀体11内腔,且芯体部131与第一阀体11内壁密封设置,流体控制阀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贯穿通道1311连通第一端口101与第二端口102,;在第二工作状态,贯穿通道1311与第二端口102阻隔,第一阀体11与第二阀体1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从第一端口101进入的流体可以经贯穿通道1311与第二端口102连通,在第一端口101进入的流体也可以推动阀芯13沿着第一阀体11内壁滑动,阀芯13与第二阀体12配合也可阻隔贯穿通道1311与第二端口102连通,另外,第一端口101与第二端口102的连通可根据不同工况下流体进入第一端口的状态而定,可在设定好系统要求后实现流体控制阀连通状态,结构简单且节能。本文中,某个部件阻隔A部件与B部件连通是指阻隔掉90%以上的流量。如此,可以实现流体流路的切换。本文中,相抵包括两部件相抵包括两者的接触相抵,也包括两者之间通过其他部件间接接触相抵。本文中,贯穿通道可以为直线通道形式,也可以为曲线或折弯通道形式。在图1所示出的结构中,流体控制阀100具有第一端口101、第二端口102和第三端口103,其中第一端口101作为流体进口,第二端口102、第三端口103作为流体出口。第一端口101、第三端口103位于第一阀体11,第二端口102位于第二阀体12,以第一阀体11设置芯体部131的内腔为轴向方向L,第三端口103开设于第一阀体11的侧部。芯体部131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贯穿通道1311,各贯穿通道1311在芯体部131周向间隔设置,贯穿通道1311的当量流通面积之和小于第一端口101的当量流通面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贯穿通道1311的一部分也可以以圆周通道形式开设于芯体部131。芯体部131具有本体部1312和凸起部1313,凸起部1313凸出于本体部1312,且朝向第二阀体12凸出,弹簧部132套于凸起部1313外部,弹簧部132与本体部1312相抵设置;凸起部1313的高度不小于弹簧部132的最小压缩高度,如此,凸起部1313与第二阀体12之间可以接触配合,用于阻隔贯穿通道与第二端口的连通。第二阀体12具有底壁部121,底壁部121为形成阀芯容纳腔107的一部分壁部,第二阀体12具有凹槽122,凹槽122与第二端口102连通,在沿着芯体部131的轴向方向,凹槽122与凸起部1313相对应,凸起部1313外径小于凹槽122,在芯体部131的滑动过程中,凸起部1313可伸入凹槽122。在芯体部131的中心径向向外方向,底壁部121位于凹槽122外,贯穿通道1311位于凹槽122外,在芯体部131的滑动过程中,凸起部1313伸入凹槽122有助于芯体部131在流体的冲击下更加稳定,且更有利于底壁部121阻隔贯穿通道1311与凹槽122的连通,有助于满足流体控制阀的性能要求。芯体部131具有外周部1314,外周部1314包括第一外周1314a和第二外周1314b,第一外周1314a与第一阀体11设置内腔的壁部之间密封设置,第二外周1314b与第一阀体11设置内腔的壁部之间密封设置,芯体部131相对第一阀体11设置内腔的壁部滑动;第一外周1314a相对靠近第一端口101,第二外周1314b相对远离第一端口101。第一阀体11包括台阶壁111,台阶壁111相对第二端口102邻近第一端口101,芯体部131能与台阶壁111相抵,有助于芯体部131结构的稳定。第一外周1314a、第二外周1314b可用于和第一阀体11内壁密封设置,第一外周1314a、第二外周1314b与第一阀体11内壁之间可以为动密封,流体控制阀包括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可以卡设于芯体部131的第一外周1314a、第二外周1314b,如此便于芯体部131的结构的装配,也有助于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的定位,不利于脱落。流体控制阀100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沿着第一阀体11的轴向方向,第一外周1314a和第二外周1314b位于第三端口103的两侧,贯穿通道1311连通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沿着第一阀体11的轴向方向,第一外周1314a和第二外周1314b相对第三端口103远离第一端口101;第一端口101与第三端口103连通。在流体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阀芯,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相对固定,所述流体控制阀至少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阀芯包括芯体部和弹簧部,所述流体控制阀包括阀芯容纳腔和容纳腔侧壁部,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芯容纳腔,且所述芯体部与所述容纳腔侧壁部密封设置,所述弹簧部的第一端与所述芯体部相抵,所述弹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阀体相抵,所述芯体部具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贯穿通道的当量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口的当量流通面积;所述流体控制阀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贯穿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贯穿通道与所述第二端口阻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阀芯,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相对固定,所述流体控制阀至少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阀芯包括芯体部和弹簧部,所述流体控制阀包括阀芯容纳腔和容纳腔侧壁部,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芯容纳腔,且所述芯体部与所述容纳腔侧壁部密封设置,所述弹簧部的第一端与所述芯体部相抵,所述弹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阀体相抵,所述芯体部具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贯穿通道的当量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口的当量流通面积;所述流体控制阀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贯穿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贯穿通道与所述第二端口阻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贯穿通道,各贯穿通道在所述芯体部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贯穿通道的当量流通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端口的当量流通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部具有环形主体部,所述贯穿通道开设于所述环形主体部中部,所述贯穿通道为一个,所述贯穿通道的当量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口的当量流通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通过焊接固定,或者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所述芯体部具有本体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凸出于所述本体部,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二阀体凸出,所述弹簧部套于所述凸起部外部,所述弹簧部与所述本体部相抵设置,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弹簧部的最小压缩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具有底壁部,所述底壁部为形成所述阀芯容纳腔的一部分壁部,所述第二阀体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所述凸起部外径小于所述凹槽;在所述芯体部的中心径向向外方向,所述贯穿通道位于所述凹槽外,所述底壁部能阻隔所述贯穿通道与所述凹槽的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具有凹槽和底壁部,所述贯穿通道位于所述凹槽的周侧,在所述芯体部的径向方向,所述底壁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贯穿通道与所述凹槽之间,所述芯体部具有凹部,所述弹簧部第一端位于所述凹部,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凹部相抵,在所述芯体部的轴向方向,所述凹部的位置与所述凹槽相对,所述弹簧部第二端位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二阀体具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位于所述凹槽,所述弹簧部第二端与所述台阶部相抵,所述弹簧部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弹簧部的最小压缩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具有底壁部,所述环形主体部具有凸出部,所述弹簧部套于所述凸出部,所述弹簧部第一端与所述环形主体部相抵,所述弹簧部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