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123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包括箱体和风向转换结构;在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口端,在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立管出口端,在箱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取风分支管出口端;风向转换结构包括设置在箱体的内部立管出口端与取风分支管出口端之间的传动轴和设置在传动轴上的翻板;当翻板随着传动轴转动至立管出口端时,翻板与立管出口端形成闭合状态,当翻板随着传动轴转动至取风分支管出口端时,翻板与取风分支管出口端形成闭合状态;在传动轴的传动端连接有旋转控制结构,旋转控制结构设置在箱体的外部。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烟气对阀门造成磨损、腐蚀,频繁开启阀门影响阀门使用寿命从而影响系统运行状态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气处理装置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
技术介绍
钢铁行业已成为我国高能耗和污染大户,推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一直是国家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钢铁烧结、团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更是将烧结工序节能减排列为钢铁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国家与地方环保政治要求,冶金企业烧结机普遍采用烧结烟气循环的方式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烧结烟气循环技术是选择性地在烧结机下方风箱立管处取出部分烧结烟气返回到点火器后烧结机台车上部的循环烟气罩中循环使用的一种烟气利用技术。烧结烟气循环利用系统中风箱立管与取风分支管构成一组三通管,通常情况下,会在三通管的两个出口端上安装阀门来进行控制与调节,在烧结烟气循环系统运行时,取风分支管处的阀门全开,风箱立管处的阀门全关。但烧结烟气含尘量较多且灰尘颗粒具有温度高、硬度高等特性,烧结烟气更含有二氧化硫等腐蚀性气体,会对取风分支管处阀门进行腐蚀与冲刷,降低阀门的使用寿命,烟气从风箱立管流向取风分支管,会在烟气拐角处即风箱立管阀门上方堆积大量灰尘,阀门为保证正常运行状态,需要频繁开启翻落积灰,而阀门频繁开启会影响阀门的使用寿命以及系统的运行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以解决现有烧结烟气循环利用技术中,在三通管的两个出口端上安装阀门来进行控制与调节烟气时,烟气对阀门造成磨损、腐蚀,以及频繁开启阀门影响阀门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系统运行状态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风向转换结构;其中,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口端,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立管出口端,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取风分支管出口端;所述风向转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立管出口端与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之间的传动轴和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的翻板;当所述翻板随着所述传动轴转动至所述立管出口端时,所述翻板与所述立管出口端形成闭合状态,当所述翻板随着所述传动轴转动至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时,所述翻板与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形成闭合状态;在所述传动轴的传动端连接有旋转控制结构,所述旋转控制结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立管出口端的内端口处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当所述翻板随着所述传动轴转动至所述立管出口端的内端口时,所述翻板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贴合,使所述翻板与所述立管出口端形成密封状态;和/或,在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的内端口处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当所述翻板随着所述传动轴转动至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的内端口时,所述翻板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贴合,使所述翻板与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形成密封状态。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为与所述翻板的形状相同的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的外侧壁设置在所述立管出口端的内端口的内侧壁上;和/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为与所述翻板的形状相同的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的外侧壁设置在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的内端口的内侧壁上。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第一密封垫的迎风侧设置有圆弧结构;和/或,在所述第二密封垫的迎风侧设置有圆弧结构。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传动轴的传动端设置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旋转控制结构与所述主动轴的齿轮契合。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旋转控制结构包括与所述主动轴连接的电动执行机构。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旋转控制结构包括与所述主动轴连接的手动执行机构。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的上侧壁上设置有检修人孔。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箱体与翻板均由NM400型号的钢板制成;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衬板。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传动轴由310S型号的不锈钢制成。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通过设置在箱体的内部立管出口端与取风分支管出口端之间的传动轴和设置在传动轴上的翻板;当翻板随着传动轴转动至立管出口端时,翻板与立管出口端形成闭合状态,当翻板随着传动轴转动至取风分支管出口端时,翻板与取风分支管出口端形成闭合状态,能够对箱体内部的风量及风向进行调节和控制;由传动轴和翻板代替阀门,避免频繁开启关闭阀门造成阀门损坏,且可减少灰尘堆积,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稳定系统的运行状态,避免因装置频繁更换导致系统停止作业;减少了阀门的使用个数,进而可减少检修平台面积,且现场安装设备时可减少焊口数量;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箱体,11-进口端,12-立管出口端,121-立管出口端的内端口,122-立管出口端的外端口,13-取风分支管出口端,131-取风分支管出口端的内端口,132-取风分支管出口端的外端口,21-传动轴,22-翻板,31-第一密封结构,311-圆弧结构,32-第二密封结构,4-主动轴,5-联轴器,61-电动执行机构,62-手动执行机构,7-检修人孔。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针对前述提出的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即在三通管的两个出口端上安装阀门来进行风向和风量的控制与调节时,烟气对阀门造成磨损、腐蚀,以及频繁开启阀门影响阀门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系统的运行状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的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的内部结构。如图1及图2共同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风向转换结构;其中,在箱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风向转换结构;其中,/n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口端,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立管出口端,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取风分支管出口端;/n所述风向转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立管出口端与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之间的传动轴和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的翻板;当所述翻板随着所述传动轴转动至所述立管出口端时,所述翻板与所述立管出口端形成闭合状态,当所述翻板随着所述传动轴转动至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时,所述翻板与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形成闭合状态;/n在所述传动轴的传动端连接有旋转控制结构,所述旋转控制结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风向转换结构;其中,
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口端,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立管出口端,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取风分支管出口端;
所述风向转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立管出口端与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之间的传动轴和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的翻板;当所述翻板随着所述传动轴转动至所述立管出口端时,所述翻板与所述立管出口端形成闭合状态,当所述翻板随着所述传动轴转动至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时,所述翻板与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形成闭合状态;
在所述传动轴的传动端连接有旋转控制结构,所述旋转控制结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立管出口端的内端口处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当所述翻板随着所述传动轴转动至所述立管出口端的内端口时,所述翻板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贴合,使所述翻板与所述立管出口端形成密封状态;和/或,
在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的内端口处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当所述翻板随着所述传动轴转动至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的内端口时,所述翻板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贴合,使所述翻板与所述取风分支管出口端形成密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烧结烟气循环风箱立管的三通取风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为与所述翻板的形状相同的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的外侧壁设置在所述立管出口端的内端口的内侧壁上;和/或,
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为与所述翻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王宇樊响果乃涛马赛王慧霞杨飞周占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