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包括床体,及位于床体上方的铣刀;所述床体上连接有配合铣刀设置的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环形的承载盘,且承载盘的圆周上开设有多个相配合的槽口;每个所述槽口内均铰接有相互配合的装夹条;所述装夹条的第一端延伸到承载盘的上方,装夹条的第二端延伸到承载盘的下方,装夹条上连接带动多根装夹条同时偏转实现收缩或张开的驱动组件。应用本夹具组件的铣床,可以快速装夹或者卸载工件,效率高。而且每次装夹中,工件的位置固定,一致性好;省略了操作人员每次铣加工中都需要对刀的操作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夹紧工件便于加工的铣床。
技术介绍
铣床主要指用铣刀对工件多种表面进行加工的机床。通常铣刀以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也可以加工各种曲面、齿轮等,是机械制造、模具、仪器、仪表、汽车、摩托车等行业的理想加工设备。现有技术中,铣床在加工工件中通常都是手动装夹。对于一些结构规则,且为批量加工的工件来说,手动装夹耗时较长,影响了加工效率。而且由于手动装夹中,难以保持工件装夹一致,使得操作人员每装夹一次工件就要重新调整铣刀,浪费时间,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件装夹效率不高的上述技术问题,尤其是装夹结构规则且为批量生产的工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包括床体,及位于床体上方的铣刀;所述床体上连接有配合铣刀设置的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环形的承载盘,且承载盘的圆周上开设有多个相配合的槽口;每个所述槽口内均铰接有相互配合的装夹条;所述装夹条的第一端延伸到承载盘的上方,装夹条的第二端延伸到承载盘的下方,装夹条上连接带动多根装夹条同时偏转实现收缩或张开的驱动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所述装夹条与槽口连接的多个铰接点位于同一圆上,且该圆与承载盘同心。根据本技术的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每根所述装夹条的第一端均铰接有夹紧板,多片夹紧板配合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所述夹紧板与工件的外形相配合。根据本技术的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所述夹紧板为弧形板。根据本技术的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所述夹紧板为角板,角板对应并配合工件的棱边。根据本技术的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装夹条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上铰接拉杆的第一端,拉杆的第二端连接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垂直于承载盘并设于承载盘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向下移动中向外顶推装夹条的第二端,此时,装夹条的第一端绕槽口上的铰接点发生偏转,并朝向承载盘的中心偏转。驱动组件设置为同时顶推装夹条,多根装夹条即同时偏转,多根装夹条的第一端同时收缩合拢即可夹紧位于承载盘上的工件。此后,铣刀即可正常加工该装夹完备的工件。当工件加工完毕后,驱动组件向上移动,放松对工件的装夹。另外,驱动组件向上移动中,可以继续顶推装夹条的第二端,促使装夹条反向偏转并远离工件彻底放开工件。可知,应用本夹具组件的铣床,可以快速装夹或者卸载工件,效率高。而且每次装夹中,工件的位置固定,一致性好;省略了操作人员每次铣加工中都需要对刀的操作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效率。另外,上述中工件配合装夹条放置在承载盘上,和工件加工完毕被取出,可以通过机械手完成;当然,人工操作也未尝不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夹具组件在收缩时的示意图;图4是装夹条上开设滑槽段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弧形板装夹圆柱形工件的示意图(俯视);图6是角板装夹四棱柱形工件的示意图(俯视);图7是图5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升降杆1、堵头2、滑槽3、滑块4、槽口5、装夹条6、夹紧板7、承载盘8、拉杆9、驱动组件10、夹具组件11、床体12、弧形板13、角板14、铣刀1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包括床体12,及位于床体12上方的铣刀15;所述床体12上连接有配合铣刀15设置的夹具组件11;所述夹具组件11包括环形的承载盘8,且承载盘8的圆周上开设有多个相配合的槽口5;每个所述槽口5内均铰接有相互配合的装夹条6;所述装夹条6的第一端延伸到承载盘8的上方,装夹条6的第二端延伸到承载盘8的下方,装夹条6上连接带动多根装夹条6同时偏转实现收缩或张开的驱动组件10。所述装夹条6与槽口5连接的多个铰接点位于同一圆上,且该圆与承载盘8同心。槽口5与装夹条6配合设置,保证足够间隙,便于装夹条6在此处偏转。如图5、图6。每根所述装夹条6的第一端均铰接有夹紧板7,多片夹紧板7配合设置。具体为装夹条6上固定支座,夹紧板7上相对夹紧面的该面连接耳板,支座、耳板上穿设销钉实现铰接,如图7。所述夹紧板7与工件的外形相配合。所述夹紧板7为弧形板13。此时,槽口5、装夹条6配合设置有三组。采用此结构,夹紧的工件通常为圆柱形,如图5。所述夹紧板7为角板14,角板14对应并配合工件的棱边。此时,槽口5、装夹条6配合设置有四组。采用此结构,夹紧的工件通常为四棱柱形。当然,还可修改角板14的夹角,用于夹紧五棱柱、六棱柱等方柱形,如图6。所述驱动组件10包括滑动连接在装夹条6上的滑块4;所述滑块4上通过销钉铰接拉杆9的第一端,拉杆9的第二端连接升降杆1,且拉杆9的第二端为固定;所述升降杆1垂直于承载盘8并设于承载盘8的下方。可在装夹条6上开设与滑块4配合的滑槽3,滑槽3的一端贯穿装夹条6的第二端便于安装滑块4,滑槽3的另一端为封闭。在装夹条6安装上滑块4后,在装夹条6的第二端安装堵头2,堵头2的结构参照滑块4并可用螺钉固定住。上述的升降杆1应配置升降设备,例如气压缸、液压缸、电动缸等。所述夹紧板7与装夹条6之间连接有弹簧,且弹簧设置在夹紧板7的下部或下段。弹簧使夹紧板7偏转,夹紧板7的下部翘起,使夹紧板7呈现为上部扩开的状态,工件从扩开处放入或取出,便于放置工件在承载盘8上,或者取出加工完毕的工件。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包括床体,及位于床体上方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上连接有配合铣刀设置的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环形的承载盘,且承载盘的圆周上开设有多个相配合的槽口;每个所述槽口内均铰接有相互配合的装夹条;所述装夹条的第一端延伸到承载盘的上方,装夹条的第二端延伸到承载盘的下方,装夹条上连接带动多根装夹条同时偏转实现收缩或张开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包括床体,及位于床体上方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上连接有配合铣刀设置的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环形的承载盘,且承载盘的圆周上开设有多个相配合的槽口;每个所述槽口内均铰接有相互配合的装夹条;所述装夹条的第一端延伸到承载盘的上方,装夹条的第二端延伸到承载盘的下方,装夹条上连接带动多根装夹条同时偏转实现收缩或张开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条与槽口连接的多个铰接点位于同一圆上,且该圆与承载盘同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快速夹紧工件加工的铣床,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装夹条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家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小西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