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十字头式二冲程直流扫气活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115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十字头式二冲程直流扫气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扫气活塞,进气阀和活塞杆,所述气缸包括气缸套以及和气缸套可拆连接的气缸头,所述扫气活塞由可拆卸的活塞头和活塞座圈共同构成,进气阀位于扫气活塞内部并与活塞杆的一端可拆连接,活塞杆依次穿过活塞座圈和气封函并在另一端与曲柄箱内的十字头连接,气封函安装在曲柄箱上壁的隔板中,所述活塞头的顶部中央设有扫气口,所述进气阀与扫气口相配合并通过活塞杆的运动实现进气阀的打开与关闭。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扫气活塞装置能够改善燃烧效率,提高换气质量,且维修方便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十字头式二冲程直流扫气活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发动机领域,特别是涉及十字头式二冲程柴油发动机的活塞。
技术介绍
与四冲程柴油发动机相比,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具有效率高、功率大、工作可靠、寿命长、可燃用劣质燃油等优点,但其也存在是燃烧不充分、热负荷严重等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换气质量不良,这也是制约此类柴油发动机发展的瓶颈之一。现有的二冲程柴油发动机的换气形式有弯流扫气和直流扫气两种形式,其中弯流扫气方式存在换气质量较差、气缸受热不均匀易变形等问题,而直流扫气方式则克服了上述缺点,是现代船舶用大型柴油发动机的主要换气形式。现有的直流扫气方式如图1所示,在气缸套的下部圆周面上开有扫气孔,扫气路径为:扫气箱—扫气口—气缸套内部—排气阀,空气以一定的仰角近似切向进入气缸,进气由水平方向改为竖直方向,有较大的速度损失,且旋转上升的空气在到达排气口(吹逐废气)之前有较长的路径,且各横截面上,空气形成漩流,在燃烧室中间形成旋流中心,与空气相比废气密度小、粘度大,易于聚积在旋流的中心区域,该区域上方是排气阀的阀冠,常规设计阀冠直径是缸套直径的0.32~0.5倍,阀冠阻碍了这些废气的顺利排出。有资料分析,中心区域大小取决于扫气的速度和空气密度,速度越高,密度越大,中心废气区域直径越大,影响排气质量,同时,扫气速度越高,进入气缸的空气越靠近气缸的内壁向上流动,从而冲刷气缸内壁,形成“室壁激冷效应”,导致气缸壁温度过低,影响燃烧效率,此外,由于扫气孔开在气缸套内壁上,活塞环随活塞运动时上下剐蹭扫气孔容易造成断环事故,且活塞顶部由于长期作用在高温高压环境中,也极易造成烧蚀龟裂,现有的直流扫气结构下,更换活塞环或活塞,需要将活塞、活塞杆和气封函等附件一并吊出,牵连工程大且容易污染曲柄箱,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十字头式二冲程直流扫气活塞装置,至少能够部分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十字头式二冲程直流扫气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扫气活塞,进气阀和活塞杆,所述气缸包括气缸套以及和气缸套可拆连接的气缸头,所述扫气活塞由可拆卸的活塞头和活塞座圈共同构成,进气阀位于扫气活塞内部并与活塞杆的一端可拆连接,活塞杆依次穿过活塞座圈和气封函并在另一端与曲柄箱内的十字头连接,气封函安装在曲柄箱上壁的隔板中,所述活塞头的顶部中央设有扫气口,所述进气阀与扫气口相配合并通过活塞杆的运动实现进气阀的打开与关闭。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座圈包括外圈和内圈,内圈在轴向长度上比外圈长,使活塞座圈在通过轴线的截面上整体呈圆台形,内圈的轴向长度设置较长的目的是便于对活塞杆进行导向,活塞座圈和活塞头通过端面螺钉紧固,活塞头和活塞座圈构成的整体和气缸套相配合。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头内腔设有第一导风叶片,所述活塞座圈的外圈和内圈之间还设有第二导风叶片,活塞头和活塞座圈紧固时第一导风叶片和第二导风叶片的对应叶片共面。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叶片从外圈延伸到内圈并沿着圆周均布,且第二导风叶片与内圈的外壁相切。更进一步地,第一导风叶片在径向方向延伸的距离比第二导风叶片小,以保证其和进气阀之间具有一定的径向间隙,防止进气阀上下运动时与第一导风叶片发生干涉。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导风叶片和第二导风叶片均为8个。更进一步地,活塞座圈和气封函之间还设有缓冲环,缓冲环的下表面与气封函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活塞杆穿过缓冲环的中部通孔,缓冲环除缓解活塞下行冲击力之外,在结构上上下圈可相对转动(脉动),可使活塞落座时小幅偏转研磨阀口接触面,起到研阀器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扫气口的直径占活塞头外径的45%-55%,且扫气口和进气阀的配合面为锥面,便于更好地关闭进气阀且减小进气阀对活塞头的冲击。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阀的上表面设置为上凸的曲面,且通过下表面设有的细牙螺纹孔与活塞杆头部紧固,进气阀的侧面设有与细牙螺纹孔连通的通气孔,便于和活塞杆安装时排气以使连接更加紧固,进气阀的上表面还设有便于安装的螺纹孔。更进一步地,活塞头外壁和活塞座圈的外圈外壁还设有减磨环。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新鲜空气经由导风叶片形成涡旋从扫气口进入气缸,旋转向上运动,同时涡旋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扩张,进入气缸的空气不直接冲刷气缸内壁,可避免“室壁激冷效应”,改善燃烧效率,而且气流向上的分速度较大,有利于缩短扫气路径,提高换气质量。2、气缸套下部没有扫气孔,扫气箱顶板可以降低,减小了扫气箱高度。这样,缸套冷却水腔可以向下延伸,提高气缸套冷却效果,由于气缸套取消扫气孔结构,活塞环剐蹭扫气孔导致断环问题不复存在。3、扫气过程只有阀杆下行,活塞行程缩短近似扫气孔的高度,因此气缸套可以等量缩短,机体也可以相应降低高度。4、同步改变座圈内圈高度和缓冲环厚度,可以改变扫气时长,也就是改变过量空气系数和压缩比。5、安装维修方便,可以先把扫气活塞组件装配好,然后再整体吊装入气缸内进行装配,更换活塞环或者进气阀时,只需将进气阀从活塞杆上拧下,即可将活塞头、活塞座圈和进气阀组件从气缸套内吊出,不需要拆卸活塞杆和气封函等附件,也不需要打开曲柄箱,大大改善了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直流扫气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直流扫气活塞装置结构示意图(进气阀关闭,并省略了导风叶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直流扫气活塞装置结构示意图(进气阀打开,并省略了导风叶片);图4为活塞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活塞座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活塞头和活塞座圈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进气阀的剖视图;图8为图2中I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新旧结构比较示意图。附图标记:1、气缸,1.1、气缸套,2、扫气活塞,2.1、活塞头,2.1.1、扫气口,2.1.2、第一导风叶片,2.2、活塞座圈,2.2.1、外圈,2.2.2、内圈,2.2.3、第二导风叶片,3、进气阀,3.1、细牙螺纹孔,3.2、通气孔、3.3、螺纹孔,4、活塞杆,5、气封函,6、缓冲环,7、活塞环,8、冷却水腔,9、扫气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如图2~图8所示,一种新型十字头式二冲程直流扫气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扫气活塞2,进气阀3和活塞杆4,所述气缸1包括气缸套1.1以及和气缸套可拆连接的气缸头(图中未示出),所述扫气活塞2由可拆卸的活塞头2.1和活塞座圈2.2共同构成,进气阀3位于扫气活塞2内部并与活塞杆4的一端可拆连接,活塞杆4依次穿过活塞座圈2.2和气封函5并在另一端与曲柄箱内的十字头连接,气封函5安装在曲柄箱上壁的隔板中,所述活塞头2.1的顶部中央设有扫气口2.1.1,所述进气阀3与扫气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十字头式二冲程直流扫气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扫气活塞(2),进气阀(3)和活塞杆(4),所述气缸(1)包括气缸套(1.1)以及和气缸套可拆连接的气缸头,所述扫气活塞(2)由可拆卸的活塞头(2.1)和活塞座圈(2.2)共同构成,进气阀(3)位于扫气活塞(2)内部并与活塞杆(4)的一端可拆连接,活塞杆(4)依次穿过活塞座圈(2.2)和气封函(5)并在另一端与曲柄箱内的十字头连接,气封函(5)安装在曲柄箱上壁的隔板中,所述活塞头(2.1)的顶部中央设有扫气口(2.1.1),所述进气阀(3)与扫气口(2.1.1)相配合并通过活塞杆(4)的运动实现进气阀(3)的打开与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十字头式二冲程直流扫气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扫气活塞(2),进气阀(3)和活塞杆(4),所述气缸(1)包括气缸套(1.1)以及和气缸套可拆连接的气缸头,所述扫气活塞(2)由可拆卸的活塞头(2.1)和活塞座圈(2.2)共同构成,进气阀(3)位于扫气活塞(2)内部并与活塞杆(4)的一端可拆连接,活塞杆(4)依次穿过活塞座圈(2.2)和气封函(5)并在另一端与曲柄箱内的十字头连接,气封函(5)安装在曲柄箱上壁的隔板中,所述活塞头(2.1)的顶部中央设有扫气口(2.1.1),所述进气阀(3)与扫气口(2.1.1)相配合并通过活塞杆(4)的运动实现进气阀(3)的打开与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十字头式二冲程直流扫气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座圈(2.2)包括外圈(2.2.1)和内圈(2.2.2),内圈(2.2.2)在轴向长度上比外圈(2.2.1)长,使活塞座圈(2.2)在通过轴线的截面上整体呈圆台形,活塞座圈(2.2)和活塞头(2.1)通过端面螺钉紧固,活塞头(2.1)和活塞座圈(2.2)构成的整体和气缸套(1.1)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十字头式二冲程直流扫气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2.1)内腔设有第一导风叶片(2.1.2),所述活塞座圈(2.2)的外圈(2.2.1)和内圈(2.2.2)之间还设有第二导风叶片(2.2.3),活塞头(2.1)和活塞座圈(2.2)紧固时第一导风叶片(2.1.2)和第二导风叶片(2.2.3)的对应叶片共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十字头式二冲程直流扫气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叶片(2.2.3)从外圈(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小平焦波贾风光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