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1048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阳台包括框架薄壁型钢,其两端设置有伸出端部的连接榫头,待连接的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预留有支撑接头,支撑接头包括背板、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与背板之间形成自上向下渐窄的安装缝,连接榫头的端部凸起形成限位沿,连接榫头自上放入支撑接头中并由底板支撑,使限位沿嵌入安装缝中,并对安装缝的间隙中插入有对限位沿紧固的刹铁。上述安装结构实现了现场快速、可靠安装,消除了连接间隙,提高了预紧力,现场免焊接,保证了连接强度,降低了现场装配难度,为集成型钢上装配阳台提供一种新思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型钢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钢结构在建筑结构领域中使用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新式钢结构形式不断涌现,已在工程领域应用,并且数量也在不断攀升,拥有广阔的前景。集成型钢是钢结构中的一种,尤其在高度方向上拼焊连接方式极具优势,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对于集成型钢类建筑上搭建阳台时,目前主要是通过在集成型钢上焊接连接件,再通过螺栓固连,最后焊接成型。此方式中螺栓连接存在连接间隙,可靠度降低,且现场焊接工作量大,不利于高空场合作业,劳动强度高,施工效率低,且现场焊接烟雾排放量大。因此,希望提出一种新的安装结构或施工方法,提高现场施工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设计阳台结构及其与集成型钢的连接方式,实现阳台简便搭建,避免现场大量焊接作业,且保证连接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施工方法,提高现场施工的便捷性。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其中,阳台包括“凵”字形的框架薄壁型钢,框架薄壁型钢中形成槽腔,槽腔中沿框架薄壁型钢长度方向排布有若干个钢筋,并采用抱箍对钢筋的外圈周向点焊,框架薄壁型钢的两端设置有伸出端部的连接榫头,框架薄壁型钢上架设有底板可拆卸的桁架楼承板,待连接的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预留有支撑接头,支撑接头包括背板、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与背板之间形成自上向下渐窄的安装缝,连接榫头的端部凸起形成限位沿,连接榫头自上放入支撑接头中并由底板支撑,使限位沿嵌入安装缝中,并对安装缝的间隙中插入有对限位沿紧固的刹铁。特别地,抱箍呈窄带状,自框架薄壁型钢外拧入连接螺钉与抱箍固连,将框架薄壁型钢与抱箍锁定。特别地,框架薄壁型钢上对应连接螺钉的拧入位置设置有使连接螺钉沉入其中的燕尾凹槽。特别地,限位沿与背板贴靠,刹铁嵌入限位沿与楔形块之间,且刹铁与楔形块的斜面适配。特别地,连接榫头靠着框架薄壁型钢的底部放置,且连接榫头的外壁与钢筋贴靠并焊连。特别地,框架薄壁型钢的侧边高出钢筋,且侧边的内侧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加强板,加强板抵靠于或焊连于某一抱箍上。特别地,框架薄壁型钢的转角处设置有加强连接件。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施工方法,基于上述的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其包括步骤:在集成型钢类建筑搭建前,预先在目标集成型钢上焊接支撑接头;预成型阳台,并在其框架薄壁型钢的端部设置连接榫头,框架薄壁型钢上设置有底板可拆卸的桁架楼承板;现场施工时,将阳台悬吊,使阳台上的连接榫头嵌入对应支撑接头的安装缝中,完成预装配;在安装缝的间隙中插入刹铁,对连接榫头紧固,产生预紧力;在集成型钢、阳台的框架薄壁型钢、连接榫头中和桁架楼承板上整体浇筑混凝土。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阳台上增设连接榫头、在集成型钢上预留支撑接头,并将连接榫头与支撑接头拼接加上刹铁卡紧方式,替代了原有螺栓连接加焊接的固定结构,实现了现场快速、可靠安装,消除了连接间隙,提高了预紧力,现场免焊接,保证了连接强度,降低了现场装配难度,为集成型钢上装配阳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阳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其中,阳台1包括“凵”字形的框架薄壁型钢11,框架薄壁型钢11的转角处设置有加强连接件19。框架薄壁型钢11中形成槽腔,槽腔中沿框架薄壁型钢11长度方向排布有若干个钢筋12,并采用抱箍13对钢筋12的外圈周向点焊,框架薄壁型钢11的两端设置有伸出端部的连接榫头14,框架薄壁型钢11上架设有底板可拆卸的桁架楼承板15。连接榫头14靠着框架薄壁型钢11的底部放置,且连接榫头14的外壁与钢筋12贴靠并焊连,连接榫头14的端部凸起形成限位沿。此处的抱箍13呈窄带状,自框架薄壁型钢11外拧入连接螺钉16与抱箍13固连,将框架薄壁型钢11与抱箍13锁定,框架薄壁型钢11上对应连接螺钉16的拧入位置设置有使连接螺钉16沉入其中的燕尾凹槽17,燕尾凹槽17可以保证此框架薄壁型钢11与混凝土的结合力,也可以将连接螺钉16隐藏。框架薄壁型钢11的侧边高出钢筋12,且侧边的内侧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加强板18,加强板18抵靠于或焊连于某一抱箍13上。待连接的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预留有支撑接头21,支撑接头21包括背板、底板和两个侧板,具体是在集成型钢2出厂时直接将背板焊接固定在上面,两个侧板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楔形块22,楔形块22与背板之间形成自上向下渐窄的安装缝23。连接榫头14自上放入支撑接头21中并由底板支撑,使连接榫头14的限位沿嵌入安装缝23中,并对安装缝23的间隙中插入有对限位沿紧固的刹铁24。此处限位沿与支撑接头21的背板贴靠,刹铁24嵌入限位沿与楔形块22之间,且刹铁24与楔形块22的斜面适配。需要说明的是,用连接榫头14、刹铁24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消除制造公差引起的连接间隙,现场免焊接,且可产生预紧力,提高连接可靠性。对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施工方法,基于上述的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如下步骤:1)在集成型钢类建筑搭建前,预先在目标集成型钢2上焊接支撑接头21;2)预成型阳台1,并在其框架薄壁型钢11的端部设置连接榫头14,框架薄壁型钢11上设置有底板可拆卸的桁架楼承板15;3)现场施工时,将阳台1悬吊,使阳台1上的连接榫头14嵌入对应支撑接头21的安装缝23中,完成预装配;4)在安装缝23的间隙中插入刹铁24,对连接榫头14紧固,产生预紧力;5)在集成型钢2、阳台1的框架薄壁型钢11、连接榫头14中和桁架楼承板15上整体浇筑混凝土。综上,所述的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阳台上增设连接榫头、在集成型钢上预留支撑接头,并将连接榫头与支撑接头拼接加上刹铁卡紧方式,替代了原有螺栓连接加焊接的固定结构,实现了现场快速、可靠安装,消除了连接间隙,提高了预紧力,现场免焊接,保证了连接强度,降低了现场装配难度,为集成型钢上装配阳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台包括“凵”字形的框架薄壁型钢,所述框架薄壁型钢中形成槽腔,所述槽腔中沿框架薄壁型钢长度方向排布有若干个钢筋,并采用抱箍对钢筋的外圈周向点焊,所述框架薄壁型钢的两端设置有伸出端部的连接榫头,所述框架薄壁型钢上架设有底板可拆卸的桁架楼承板,待连接的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预留有支撑接头,所述支撑接头包括背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自上向下渐窄的安装缝,所述连接榫头的端部凸起形成限位沿,连接榫头自上放入支撑接头中并由所述底板支撑,使所述限位沿嵌入所述安装缝中,并对所述安装缝的间隙中插入有对限位沿紧固的刹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台包括“凵”字形的框架薄壁型钢,所述框架薄壁型钢中形成槽腔,所述槽腔中沿框架薄壁型钢长度方向排布有若干个钢筋,并采用抱箍对钢筋的外圈周向点焊,所述框架薄壁型钢的两端设置有伸出端部的连接榫头,所述框架薄壁型钢上架设有底板可拆卸的桁架楼承板,待连接的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预留有支撑接头,所述支撑接头包括背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自上向下渐窄的安装缝,所述连接榫头的端部凸起形成限位沿,连接榫头自上放入支撑接头中并由所述底板支撑,使所述限位沿嵌入所述安装缝中,并对所述安装缝的间隙中插入有对限位沿紧固的刹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呈窄带状,自框架薄壁型钢外拧入连接螺钉与抱箍固连,将框架薄壁型钢与抱箍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薄壁型钢上对应连接螺钉的拧入位置设置有使连接螺钉沉入其中的燕尾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型钢类建筑上阳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沿与所述背板贴靠,所述刹铁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书云易仕桂陆照俊周越华殷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光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