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88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密封体;其中,第一腔体为环形腔体,第一腔体沿其轴向设有通孔,供第二腔体穿过;第二腔体为多个圆台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的同轴结构,第二腔体的首端的直径比其尾端的直径小,圆台为中空结构;第一腔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进料口,第一腔体的内侧面沿轴向方向按照一定间距开设有多个分料口,分料口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密封体为圆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圆孔;密封体与第二腔体的尾端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挤压腔体进行分段,分为保压腔和挤料腔,既能保证出料又能维持挤压压力,同时增长了保压腔的长度,延迟挤压时间,进而有效提升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自动化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为提高供电安全性、降低故障发生率,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5〕1899号),意见中关于提高配电网装备水平的要求明确指出实现低压线路绝缘化。电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对低压裸导线进行绝缘化改造工作。目前,现场对裸导线进行改造的主要方法是利用RTV涂料和自动化涂覆机器人进行施工,利用涂覆机器人在裸导线上进行挤压涂覆作业,在导线上形成一层绝缘层。然而,现有的挤压腔体仅有一个进料口和出料口,且挤压腔体的长度十分有限,导致施工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将挤压腔体进行分段,分为保压腔和挤料腔,既能保证出料又能维持挤压压力,同时增长了保压腔的长度,延迟挤压时间,进而有效提升施工速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密封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为环形腔体,所述第一腔体沿其轴向设有通孔,供所述第二腔体穿过;所述第二腔体为多个圆台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的同轴结构,所述第二腔体的首端的直径比其尾端的直径小,所述圆台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腔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内侧面沿轴向方向按照一定间距开设有多个分料口,所述分料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密封体为圆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密封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尾端紧密连接。优选地,设在所述第二腔体的首端的所述圆台的上底直径比设在所述第二腔体其他部分的所述圆台的上底直径小。优选地,设在所述第二腔体的尾端的所述圆台的下底与一个圆筒连接;其中,所述圆筒的直径与该圆台的下底直径一样。优选地,连通设在所述第二腔体的首端的所述圆台与所述第一腔体的所述分料口的开口面积比其他所述分料口的开口面积大。优选地,所述第二腔体的首端高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腔体的尾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另一端齐平。优选地,所述分料口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腔体,另一端连接所述圆台的侧面。优选地,所述圆台的个数为6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将挤压腔体进行分段,分为保压腔和挤料腔,既能保证出料又能维持挤压压力,同时增长了保压腔的长度,延迟挤压时间,进而有效提升施工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的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施工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是本技术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的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所述挤压装置7包括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和密封体3;其中,所述第一腔体1为环形腔体,所述第一腔体1沿其轴向设有通孔,供所述第二腔体2穿过;所述第二腔体2为多个圆台6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的同轴结构,所述第二腔体2的首端的直径比其尾端的直径小,所述圆台6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腔体1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进料口4,所述第一腔体1的内侧面沿轴向方向按照一定间距开设有多个分料口5,所述分料口5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1和所述第二腔体2连通;所述密封体3为圆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密封体3与所述第二腔体2的尾端紧密连接。图1的箭头方向为施工机器人运动方向。参见图2,是本技术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施工原理图。需要说明的是,导线绝缘化改造机器人主要功能是在已经投运的裸导线表面上加包一层绝缘层,利用绝缘层的绝缘能力,防止外部环境对电网造成干扰或者电网对外部接触物造成损伤。本技术主要适用于10kV-35kV配电网架空裸导线绝缘化改造施工环境,利用增长包覆材料的挤压距离来提升材料挤压时间,达到提高挤压效果和粘附效果的目的,并进而提升施工速度。具体地,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7包括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和密封体3;其中,第一腔体1为环形腔体,第一腔体1沿其轴向设有通孔,供第二腔体2穿过,即第二腔体2设置在第一腔体1的内部中空的地方,两者同轴设置。第二腔体2为多个圆台6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的同轴结构,即第一个圆台6的下底与第二个圆台6的上底连接,第二个圆台6的下底与第三个圆台6的上底连接,……,依次连接下去,组成一个连通的第二腔体2。为了方便区别第二腔体2的首尾端,在该实施例中定义,第一个圆台6上底为第二腔体2的首端,最后一个圆台6的下底为第二腔体2的尾端,即第二腔体2的首端的直径比其尾端的直径小。值得注意的是,圆台6为中空结构,这样多个圆台6连接组成的第二腔体2就能够容纳一定量的包覆材料。第一腔体1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进料口4,一般地,挤压装置7的进料口4通过挤料管8与导线9绝缘化机器人的挤料机14连接,挤料机14将包覆材料挤压出来,并经挤料管8进入挤压装置7中,挤压装置7将包覆料挤压到裸导线9上,待包覆材料固化后在裸导线9表面形成一层具有绝缘强度的绝缘层。第一腔体1的内侧面沿轴向方向按照一定间距开设有多个分料口5,分料口5分别与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连通,连通后,从进料口4进来的包覆材料就可以从第一腔体1进入第二腔体2,从而涂覆在导线9上。密封体3为圆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圆孔,该圆孔的作用是供导线9穿过的,所以在机器人作业过程中,导线9也是穿过第二腔体2内部的。密封体3与第二腔体2的尾端紧密连接,为了防止包覆材料的泄漏,第二腔体2的尾端需要用密封体3盖住,形成紧密连接。优选地,第二腔体2的尾端的圆台6的下底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密封体3的圆周外表面设有与之配合的外螺纹,两者螺纹连接。由图2可知,导线绝缘化改造机器人除了设有挤压装置7,还设有电池10、遥控模块11、电机12、监控模块13、挤料机14和料仓15,图2中的箭头方向为机器人施工时的行进方向。本技术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将挤压腔体进行分段,分为保压腔和挤料腔,既能保证出料又能维持挤压压力,同时增长了保压腔的长度,延迟挤压时间,进而有效提升施工速度。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设在所述第二腔体2的首端的所述圆台6的上底直径比设在所述第二腔体2其他部分的所述圆台6的上底直径小。具体地,设在第二腔体2的首端的圆台6的上底直径比设在第二腔体2其他部分的圆台6的上底直径小。也就是说,第一个圆台6的上底直径比其他圆台6的上底直径小,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包覆材料更容易从第一个圆台6的上底中挤出,其他圆台6的上底不形成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密封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为环形腔体,所述第一腔体沿其轴向设有通孔,供所述第二腔体穿过;所述第二腔体为多个圆台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的同轴结构,所述第二腔体的首端的直径比其尾端的直径小,所述圆台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腔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内侧面沿轴向方向按照一定间距开设有多个分料口,所述分料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密封体为圆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密封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尾端紧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密封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为环形腔体,所述第一腔体沿其轴向设有通孔,供所述第二腔体穿过;所述第二腔体为多个圆台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的同轴结构,所述第二腔体的首端的直径比其尾端的直径小,所述圆台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腔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内侧面沿轴向方向按照一定间距开设有多个分料口,所述分料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密封体为圆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密封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尾端紧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第二腔体的首端的所述圆台的上底直径比设在所述第二腔体其他部分的所述圆台的上底直径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林孟晓波王颂李锐海杨宇轩刘旭肖易易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