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ET胶片的高附着UV胶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078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用于PET胶片的高附着UV胶印油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聚酯丙烯酸树脂30%‑45%、聚氨酯树脂10%‑20%、活性稀释剂8%‑15%、光引发剂5%‑10%、颜料及填充料15%‑20%、助剂0.5%‑2%。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UV胶印油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UV胶印油墨的原料组分中使用聚酯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复配可以在油墨膜层内部产生大小均匀的应力,而且聚酯丙烯酸树脂能有效降低聚氨酯树脂的硬化性,因此可以全面有效的提高UV胶印油墨在PET胶片上的附着力,同时提高油墨的综合性能,使油墨具有良好的的耐刮性,耐高低温循环,色泽鲜艳,印刷适应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PET胶片的高附着UV胶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ET胶片的高附着UV胶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UV胶印油墨是通过紫外线辐射作用,依靠光引发剂吸收辐射后形成的自由基或者阳离子,引发单体和齐聚物发生聚合、交联反应,形成交联的立体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面而实现干燥固化。PET胶片表面非常光滑,常规的UV胶印油墨如果直接用于PET胶片,其附着性非常差,因此现有技术一般会对PET胶片的表面进行预处理后,再使用UV胶印油墨印刷,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UV胶印油墨在PET胶片表面的附着力。但是这种对PET胶片预处理后再使用UV胶印油墨的方式工序复杂,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因此如何提高UV胶印油墨在PET胶片上的附着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UV胶印油墨在PET胶片上附着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PET胶片的高附着UV胶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UV胶印油墨配方的调整,有效提高UV胶印油墨的附着性能,使UV胶印油墨在PET胶片上直接印刷使用时,也具有非常好的附着力和耐刮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PET胶片的高附着UV胶印油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聚酯丙烯酸树脂30%-45%、聚氨酯树脂10%-20%、活性稀释剂8%-15%、光引发剂5%-10%、颜料及填充料15%-20%、助剂0.5%-2%。优选地,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丙烯酸活性稀释剂。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为裂解类光引发剂、夺氢类光引发剂或叔氨类助光引发剂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颜料及填充料的质量比为4:1-5:1。优选地,所述填充料为纳米二氧化硅、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高岭土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选地,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流平剂和消泡剂,所述分散剂、流平剂和消泡剂的质量比为1:0.5:0.5。进一步优选,所述分散剂为聚酯型多链体高分子聚合物分散剂。进一步优选,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一种用于PET胶片的高附着UV胶印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料:按照配方称取各原料组分;S2、预处理:将步骤S1中称量好的各组分原料在70℃,300-500r/min搅拌速度下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物;S3:研磨:将步骤S2中的原料混合物研磨成4-8um的粉末后出料,即得成品。本专利技术UV胶印油墨的原料组分中使用聚酯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复配,由于聚酯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的收缩率基本一致,因此当两者混合固化时,两者所产生的应力也基本一致,不会在油墨膜层内部出现应力大小不均的现象,从而显著提升油墨在PET胶片表面的附着力;同时聚酯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的分子量基本相同,聚酯丙烯酸树脂能有效降低聚氨酯树脂的硬化性,能使油墨柔顺的贴附在PET胶片上,进一步提升油墨在PET胶片上的附着力。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UV胶印油墨的原料组分中使用聚酯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复配可以在油墨膜层内部产生大小均匀的应力,而且聚酯丙烯酸树脂能有效降低聚氨酯树脂的硬化性,因此可以有效提高UV胶印油墨的附着性能,使UV胶印油墨在PET胶片上直接印刷使用时也具有非常好的附着力。二)本专利技术的油墨还具有良好的耐刮性,耐高低温循环,色泽鲜艳,印刷适应性好,综合性能优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按照配方称取各原料组分,聚酯丙烯酸树脂45kg、聚氨酯树脂19kg、丙烯酸活性稀释剂10kg、夺氢类光引发剂7kg、颜料14.4kg、碳酸钙3.6kg、聚酯型多链体高分子聚合物分散剂0.5kg、流平剂0.25kg和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25kg。颜料和填充料的比例为4:1。将上述称量好的各组分原料加入混合加热设备,保持温度70℃,在400r/min搅拌速度下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物;将原料混合物送入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研磨成5um的粉末后出料,即得成品。实施例2按照配方称取各原料组分,聚酯丙烯酸树脂40kg、聚氨酯树脂15kg、丙烯酸活性稀释剂8kg、裂解类光引发剂17kg、颜料15kg、纳米二氧化硅和滑石粉共3kg、聚酯型多链体高分子聚合物分散剂1kg、流平剂0.5kg和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5kg。颜料和填充料的比例为5:1。将上述称量好的各组分原料加入混合加热设备,保持温度70℃,在300r/min搅拌速度下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物;将原料混合物送入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研磨成4um的粉末后出料,即得成品。实施例3按照配方称取各原料组分,聚酯丙烯酸树脂39kg、聚氨酯树脂20kg、丙烯酸活性稀释剂15kg、叔氨类助光引发剂8.5kg、颜料12.8kg、高岭土3.2kg、聚酯型多链体高分子聚合物分散剂0.75kg、流平剂0.375kg和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375kg。颜料和填充料的比例为4:1。将上述称量好的各组分原料加入混合加热设备,保持温度70℃,在500r/min搅拌速度下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物;将原料混合物送入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研磨成8um的粉末后出料,即得成品。UV固化胶印油墨在PET胶片上的附着力试验试验材料:试验基材为PET胶片;3M800测试胶带;百格刀。试验组油墨为A、B、C三组,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中按照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备的UV固化胶印油墨;对照组为a、b、c三组,分别在市场上随机采购的三种不同品牌的UV固化胶印油墨。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百格测试法对油墨在PET胶片上的附着力进行测试。在PET胶片上准备6个面积大小一样的测试区域,分别用试验组油墨A、B、C和对照组油墨a、b、c在6个测试区域上直接进行印刷,然后用百格刀把每个测试区域分割成3×3cm的小格子,将3M800测试胶带紧粘在测试区域上,5分钟后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与印刷面成45°角方向施力,迅速撕下胶带。同一测试区域重复2次,然后检查脱落油墨面积占该测试区域面积的比例。本次试验重复3次,试验结果取平均值。试验结果见表1。表1油墨在PET胶片上的附着力试验结果分组油墨脱落率试验组油墨A2%试验组油墨B3%试验组油墨C2%对照组油墨a41%对照组油墨b42%对照组油墨c40%表1的试验结果说明,在附着力试验中,试验组油墨的脱落率在3%左右;而对照组油墨的脱落率在40%左右,对照组油墨的油墨脱落率是试验组油墨的十几倍,这充分说明试验组的油墨在PET胶片上的附着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油墨在PET胶片上的附着力,这种强大的附着力使得试验组油墨直接印刷在PET胶片上后不易脱落。试验结果说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PET胶片的高附着UV胶印油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聚酯丙烯酸树脂30%-45%、聚氨酯树脂10%-20%、活性稀释剂8%-15%、光引发剂5%-10%、颜料及填充料15%-20%、助剂0.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ET胶片的高附着UV胶印油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聚酯丙烯酸树脂30%-45%、聚氨酯树脂10%-20%、活性稀释剂8%-15%、光引发剂5%-10%、颜料及填充料15%-20%、助剂0.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UV胶印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丙烯酸活性稀释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UV胶印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裂解类光引发剂、夺氢类光引发剂或叔氨类助光引发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UV胶印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及填充料的质量比为4: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高附着UV胶印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为纳米二氧化硅、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高岭土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富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