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绝缘特性得到改善的软质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成型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74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质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成型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耐冲击特性、耐热变形、机械性能,并且电气特性良好,因此适合于用作直流绝缘体,而且由于没有交联,因此能够回收利用且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绝缘特性得到改善的软质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成型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绝缘特性得到改善的软质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成型品。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热性和机械性能优异且直流绝缘特性得到改善的软质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成型品。
技术介绍
通常,聚丙烯树脂因具有优异的刚性和高耐热性、对化学试剂的稳定性和高绝缘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同时需要高电压下的绝缘特性和耐热性的产品中,例如电子产品的重要元件的包装、汽车用电器部件的壳体、电器产品的主要部位的保护、小型电热器表面等。但是,聚丙烯树脂由于刚性高且在弯曲时会发生白化现象,因此难以适用于弯曲部件,并且不耐冲击、尤其在低温条件下容易断裂,因此难以在室外环境或弯曲多的部位安装及使用。为了改善聚丙烯树脂的这种缺点,会通过混合乙烯-丙烯橡胶共聚物(ethylene-propylenerubber;EPR)、乙烯α-烯烃橡胶共聚物(ethyleneα-olefinrubber)、三元乙丙橡胶共聚物(ethylene-propylene-dienerubber;EPDM)等进行使用。但是,通过在聚丙烯树脂中混合上面提及的橡胶共聚物来改善组合物的柔软度或冲击性能时,由于发生相分离而在聚丙烯和橡胶之间形成界面,从而可导致电绝缘特性降低或耐热性降低。因此,需要注意对橡胶成分的选定和含量的选择。另外,还有试图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inearlow-densitypolyethylene;LLDPE)、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polyethylene;HDPE)或使其交联来代替聚丙烯树脂。但是,在使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交联之后使用时的问题在于,由于交联残渣而积累降低直流绝缘体的绝缘性能的空间电荷。此外,达到使用年限后,因交联导致难以回收利用,需要烧毁或废弃,而且在回收利用时会产生额外的设备费用。在交联过程中产生的交联副产物造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较大,水交联的产品还需要增加干燥过程,如果因挤出时产生的热而过度交联,则加工性会受到限制。为此,已进行相关研究,以确保聚烯烃树脂组合物的耐热性、柔软度以及耐寒性的同时,改善其绝缘特性和电特性。国际申请公开号第2013/148028号公开了通过在聚丙烯中混合乙烯、α-烯烃、EPDM等而获得的物质,及该物质的交流击穿电压强度随冷却速率的变化,但并未试图改善组合物的耐热性和柔软度。国际申请公开号第2014/029447号提出了通过在用作绝缘体的交联聚乙烯树脂中混合硅酸铝纳米填料来改善直流介电击穿强度的方案,但该交联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在耐热性和环保性方面并不优异。此外,日本专利第3424050号中,试图通过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中添加包含羧基的变性聚乙烯树脂并模制直流绝缘体,以改善介电击穿强度;而在国际申请公开号第2013/030206号中,试图通过应用纳米大小的催化剂体系来改善聚丙烯树脂的直流绝缘特性。韩国专利公开号第2011-0110928号公开了一种绝缘物质的制备方法,所述绝缘物质通过在聚乙烯或聚丙烯绝缘树脂中混合纳米无机颗粒(氧化镁、碳粒子、氧化硅、二氧化钛等)制得,从而具有优异的体积电阻率和介电击穿强度。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很难在聚烯烃相中均匀地分散纳米颗粒。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第2014-0040082号公开了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其通过混合α-烯烃共聚单体橡胶相和丙烯的共聚物来确保柔软度。但问题在于,如果橡胶相的含量较少,则在用作绝缘材料时因柔软度降低而难以架设和安装,如果橡胶相的含量较高,则对机械性能影响较大的聚丙烯的优点会消失。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第2014-0102407号公开了一种通过在聚丙烯中添加绝缘流体而提高绝缘特性且能够回收利用的绝缘体相关技术,韩国专利公开号第2014-0053204号公开了一种将聚丙烯树脂用于绝缘体的技术,所述聚丙烯树脂中添加了有机成核剂以减小结晶尺寸。然而,为了解决因聚丙烯的高刚性而造成的可绕性降低的问题,需额外地混炼大量橡胶,因此有可能发生不均匀的混炼所导致的局部物理性质劣化,此外,为了减小结晶尺寸而添加的有机成核剂会造成成本升高以及由此引起的缺陷,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进以将聚丙烯用作绝缘体。韩国专利第246138号公开了由聚丙烯树脂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树脂或乙烯-α-烯烃橡胶共聚物组成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但是没有公开在-40℃下改善耐寒冲击性能的实际结果,此外,为了确保柔软度而混合的乙烯-丙烯橡胶或乙烯-α-烯烃橡胶的含量若增加,则拉伸性能及机械性能和热变形较严重。【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申请公开第2013/148028号;(专利文献2)国际申请公开第2013/030206号;(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424050号;(专利文献4)国际申请公开第2013/030206号;(专利文献5)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110928号;(专利文献6)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040082号;(专利文献7)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102407号;(专利文献8)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053204号;(专利文献9)韩国专利第246138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特性、耐热性以及机械性能优异的软质聚烯烃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成型品。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基于成分(A)至成分(C)的总重量,其包含:由丙烯均聚物或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与乙烯-丙烯橡胶共聚物在反应器内分段聚合而获得的50重量%至95重量%的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A);4.8重量%至40重量%的乙烯-α-烯烃橡胶共聚物(B);以及0.2重量%至10重量%的乙烯和极性单体的共聚物(C),其中,当使用动态力学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时,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橡胶成分的玻璃化温度出现在-60℃至-40℃范围内,当在230℃下、以2.16kg负荷条件进行测定时,聚烯烃树脂组合物的熔融指数为0.5g/10min至20g/10min,且当使用动态力学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时,聚烯烃树脂组合物中的橡胶成分的玻璃化温度出现在-60℃至-40℃范围内。其中,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A)的熔融温度(Tm)可以为145℃至170℃。其中,当在230℃下、以2.16kg负荷条件进行测定时,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A)的熔融指数可为0.5g/10min至20g/10min。其中,在室温下用二甲苯溶剂对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A)进行提取时,提取出的橡胶成分的含量可以为1重量%至50重量%,优选为5重量%至45重量%。此时,用二甲苯溶剂所提取的橡胶成分在135℃的十氢化萘溶剂中测得的特性粘度可以为1.0dl/g至3.0dl/g。其中,乙烯-α-烯烃橡胶共聚物(B)可以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基于成分(A)至成分(C)的总重量,其包含:/n50重量%至95重量%的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A)、其由丙烯均聚物或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与乙烯-丙烯橡胶共聚物在反应器内分段聚合而获得;/n4.8重量%至40重量%的乙烯-α-烯烃橡胶共聚物(B);以及/n0.2重量%至10重量%的乙烯和极性单体的共聚物(C),/n其中,当使用动态力学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时,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橡胶成分的玻璃化温度出现在-60℃至-40℃范围内,/n当在230℃下、以2.16kg负荷条件进行测定时,聚烯烃树脂组合物的熔融指数为0.5g/10min至20g/10min,且当使用动态力学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时,聚烯烃树脂组合物中的橡胶成分的玻璃化温度出现在-60℃至-40℃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6 KR 10-2019-01408241.一种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基于成分(A)至成分(C)的总重量,其包含:
50重量%至95重量%的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A)、其由丙烯均聚物或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与乙烯-丙烯橡胶共聚物在反应器内分段聚合而获得;
4.8重量%至40重量%的乙烯-α-烯烃橡胶共聚物(B);以及
0.2重量%至10重量%的乙烯和极性单体的共聚物(C),
其中,当使用动态力学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时,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橡胶成分的玻璃化温度出现在-60℃至-40℃范围内,
当在230℃下、以2.16kg负荷条件进行测定时,聚烯烃树脂组合物的熔融指数为0.5g/10min至20g/10min,且当使用动态力学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时,聚烯烃树脂组合物中的橡胶成分的玻璃化温度出现在-60℃至-40℃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A)的熔融温度(Tm)为145℃至1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在230℃下、以2.16kg负荷条件进行测定时,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A)的熔融指数为0.5g/10min至20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室温下用二甲苯溶剂对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A)进行提取时,提取出的橡胶成分的含量为1重量%至50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二甲苯溶剂所提取的橡胶成分在135℃的十氢化萘溶剂中测得的特性粘度为1.0dl/g至3.0dl/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乙烯-α-烯烃橡胶共聚物(B)为选自乙烯-丙烯橡胶、乙烯-1-丁烯橡胶、乙烯-丁烯橡胶、乙烯-1-戊烯橡胶、乙烯-1-己烯橡胶、乙烯-1-庚烯橡胶、乙烯-1-辛烯橡胶以及乙烯-4-甲基-1-戊烯橡胶中的至少一种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乙烯-α-烯烃橡胶共聚物(B)中的乙烯含量为5重量%至90重量%。


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殷雄金奉奭全龙成
申请(专利权)人:韩华道达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