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64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于固定板右上端,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转盘转动,继而使得转盘与滚轮配合工作,以此使得摆杆开始做左右往返工作,达到了便于使用者进行清理,且增强工作效率的优点,通过设置撞击装置于摆杆左上端,摆杆摆动时,撞击块与罐体撞击,弹簧开始压缩,从而使得震动罐体下端内侧上粘附的材料,达到了一定程度保护装置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比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
技术介绍
噻唑锌的结构由二个基团组成杀菌,一是噻唑基团,在植物体外对细菌无抑制力,但在植物体内却是高效的治疗剂,药剂在植株的孔纹导管中,细菌受到严重损害,其细胞壁变薄继而瓦解,导致细菌的死亡,二是锌离子,具有既杀真菌又杀细菌的作用,药剂中的锌离子与病原菌细胞膜表面上的阳离子(H+,K+等)交换,导致病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凝固杀死病菌;部分锌离子渗透进入病原菌细胞内,与某些酶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机能失调,病菌因而衰竭死亡,在二个基团的共同作用下,杀病菌更彻底,防治效果更好,防治对象更广泛,且在对噻唑锌的原药进行合成时,通常使用配比装置辅助工作。由于现有的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在配装装置将原材料混合配比完成后,部分材料容易粘附在罐体内壁上,且使用者清理时较为不便,长期堆积后,容易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解决了由于现有的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在配装装置将原材料混合配比完成后,部分材料容易粘附在罐体内壁上,且使用者清理时较为不便,长期堆积后,容易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包括支架、辅助机构,所述支架左上端与罐体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支架下端左侧与固定板固定成一体,所述辅助机构下端与固定板相固定,所述辅助机构由外壳、摆动装置、撞击装置和第二电机组成,所述外壳上端中部与摆动装置贯通连接,所述摆动装置左上端与撞击装置固定成一体,所述摆动装置下端与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外壳下端与固定板相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上端中部与皮带轮贯通连接,所述皮带轮后端中部与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皮带后端与第一电机转动配合,所述罐体左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支架右前端与控制器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控制器前端与开关固定成一体,所述罐体右下端与第一出料口贯通连接,所述罐体下端前侧开设有第二出料口。进一步的,所述摆动装置由旋转轴、第一限位块、第一支撑杆、转盘、滚轮、第一固定杆、固定块、第二支撑杆、第二固定杆和摆杆组成,所述旋转轴上端与第一限位块贯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左下端与第一支撑杆相固定,所述旋转轴上端与转盘固定成一体,所述转盘左上端与滚轮紧密贴合,所述滚轮右端中部与第一固定杆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杆前端中部与固定块紧密贴合,所述固定块上端中部与第二支撑杆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杆前端中部与第二固定杆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杆前端与摆杆贯通连接,所述摆杆上端与外壳贯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撞击装置由撞击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弹簧和外框组成,所述撞击块右端中部与第二限位块相固定,所述第二限位块右端与第三限位块相固定,所述第三限位块右端与弹簧相连接,所述弹簧右端与外框相固定,所述外框右端与摆杆固定成一体。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端中部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长度小于外壳设置长度的2cm。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呈倾斜状固定于旋转轴上端,且转盘所呈的角度为65度。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共设置有两个,且沿第一固定杆横向中心轴呈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设置的长度为3cm,且弹簧设置的牵引力为10N。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采用铝合金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采用不锈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优点1:本技术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于固定板右上端,第二电机输出轴带动转盘转动,继而使得转盘与滚轮配合工作,以此使得摆杆开始做左右往返工作,达到了便于使用者进行清理,且增强工作效率的优点。优点2:本技术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通过设置撞击装置于摆杆左上端,摆杆摆动时,撞击块与罐体撞击,弹簧开始压缩,从而使得震动罐体下端内侧上粘附的材料,达到了一定程度保护装置使用寿命的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辅助机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摆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撞击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架-1、辅助机构-2、罐体-3、进料口-4、皮带轮-5、皮带-6、第一电机-7、电源线-8、控制器-9、开关-10、第一出料口-11、第二出料口-12、固定板-13、外壳-21、摆动装置-22、撞击装置-23、第二电机-24、旋转轴-221、第一限位块-222、第一支撑杆-223、转盘-224、滚轮-225、第一固定杆-226、固定块-227、第二支撑杆-228、第二固定杆-229、摆杆-2210、撞击块-231、第二限位块-232、第三限位块-233、弹簧-234、外框-23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左上端与罐体3通过焊接固定,支架1下端左侧与固定板13固定成一体,辅助机构2下端与固定板13相固定,罐体3上端开设有进料口4,罐体3上端中部与皮带轮5贯通连接,皮带轮5后端中部与皮带6转动连接,皮带6后端与第一电机7转动配合,罐体3左端设置有电源线8,支架1右前端与控制器9通过焊接固定,控制器9前端与开关10固定成一体,罐体3右下端与第一出料口11贯通连接,罐体3下端前侧开设有第二出料口12,支架1提供了良好的限位固定效果。请参阅图2和图3,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包括辅助机构2,辅助机构2由外壳21、摆动装置22、撞击装置23和第二电机24组成,外壳21上端中部与摆动装置22贯通连接,外壳21上端中部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长度小于外壳21设置长度的2cm,摆动装置22左上端与撞击装置23固定成一体,摆动装置22下端与第二电机24相连接,外壳21下端与固定板13相固定,便于摆动装置22更好的进行工作。请参阅图4,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包括摆动装置22由旋转轴221、第一限位块222、第一支撑杆223、转盘224、滚轮225、第一固定杆226、固定块227、第二支撑杆228、第二固定杆229和摆杆2210组成,旋转轴221上端与第一限位块222贯通连接,第一限位块222左下端与第一支撑杆223相固定,旋转轴221上端与转盘224固定成一体,转盘224呈倾斜状固定于旋转轴221上端,且转盘224所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左上端与罐体(3)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支架(1)下端左侧与固定板(13)固定成一体;/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2),所述辅助机构(2)下端与固定板(13)相固定,所述辅助机构(2)由外壳(21)、摆动装置(22)、撞击装置(23)和第二电机(24)组成,所述外壳(21)上端中部与摆动装置(22)贯通连接,所述摆动装置(22)左上端与撞击装置(23)固定成一体,所述摆动装置(22)下端与第二电机(24)相连接,所述外壳(21)下端与固定板(13)相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左上端与罐体(3)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支架(1)下端左侧与固定板(13)固定成一体;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2),所述辅助机构(2)下端与固定板(13)相固定,所述辅助机构(2)由外壳(21)、摆动装置(22)、撞击装置(23)和第二电机(24)组成,所述外壳(21)上端中部与摆动装置(22)贯通连接,所述摆动装置(22)左上端与撞击装置(23)固定成一体,所述摆动装置(22)下端与第二电机(24)相连接,所述外壳(21)下端与固定板(13)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上端开设有进料口(4),所述罐体(3)上端中部与皮带轮(5)贯通连接,所述皮带轮(5)后端中部与皮带(6)转动连接,所述皮带(6)后端与第一电机(7)转动配合,所述罐体(3)左端设置有电源线(8),所述支架(1)右前端与控制器(9)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控制器(9)前端与开关(10)固定成一体,所述罐体(3)右下端与第一出料口(11)贯通连接,所述罐体(3)下端前侧开设有第二出料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噻唑锌原药合成的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22)由旋转轴(221)、第一限位块(222)、第一支撑杆(223)、转盘(224)、滚轮(225)、第一固定杆(226)、固定块(227)、第二支撑杆(228)、第二固定杆(229)和摆杆(2210)组成,所述旋转轴(221)上端与第一限位块(222)贯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222)左下端与第一支撑杆(223)相固定,所述旋转轴(221)上端与转盘(224)固定成一体,所述转盘(224)左上端与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克崇周微微邱君考黄世化朱华松王佳
申请(专利权)人:一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