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搬运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43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件搬运用工具。工件搬运用工具(1)具备:基座部(2),其安装于机器人的手腕的前端;工件保持部(3),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工件;以及可动连接部(4),其在基座部(2)以能够向释放作用于工件的外力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连接工件保持部(3)。由此,能够防止起因于工件而过大的外力作用于机器人,并且能够防止机器人的频繁的误停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搬运用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搬运用工具。
技术介绍
作为固定于机器人的手腕前端且搬运工件的工具,已知有:在能够开合的两个以上的爪之间夹持工件的夹持型工具或者吸附工件的吸附型工具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111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有一种协作机器人,其具备检测作用于机器人的外力的传感器,并且具备若检测出外力则停止的安全功能。在这种协作机器人中,在利用上述工具支撑工件并搬运的情况下,有时通过协作机器人的动作而施加于工件的惯性力作为外力而被传感器误检测出,导致协作机器人停止。另外,在想要搬运的工件与外围设备接触的情况下,有时也通过协作机器人的动作而设想外的外力被传感器检测出,导致协作机器人停止。若协作机器人由于外力的误检测等而频繁停止,则确认作业以及复原作业花费时间,并且工件的搬运作业的效率下降。从而,期望工件搬运用工具能够防止起因于工件而过大的外力作用于协作机器人,并且防止协作机器人的频繁的误停止。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是一种工件搬运用工具,所述工件搬运用工具具备:基座部,其安装于机器人的手腕的前端;工件保持部,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工件;以及可动连接部,其在所述基座部以能够向释放作用于所述工件的外力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连接所述工件保持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工件搬运用工具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将图1的工件搬运用工具安装于机器人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说明图1的工件搬运用工具的作用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图1的工件搬运用工具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图4的工件搬运用工具的作用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图1的工件搬运用工具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图1的工件搬运用工具的第三变形例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图1的工件搬运用工具的第四变形例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工件搬运用工具2:基座部3:钩(工件保持部)4:球面轴承(旋转支撑机构、可动连接部)8:直线移动机构(可动连接部)10:旋转支撑机构(可动连接部)11:可动连接部100:机器人110:手腕A:旋转轴线(轴线)B:旋转轴线(竖直轴线)F:外力W: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工件搬运用工具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工件搬运用工具1具备:基座部2,其固定于机器人100的手腕110的前端;工件保持部3,其保持工件W;以及可动连接部4,其将工件保持部3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基座部2连接。基座部2具备凸缘部5,所述凸缘部5与设置于手腕110的前端的安装凸缘111紧贴。在基座部2的凸缘部5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安装孔使紧固于安装凸缘111的螺纹孔6的螺栓7贯穿。在图示的例子中,工件保持部3是将工件W所具备的手柄W1钓挂而悬挂的钩。可动连接部4利用球面轴承(旋转支撑机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基座部2与钩3。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以手腕110的前端的安装凸缘111朝向下方的姿态配置了机器人100的各轴时,钩3配置于基座部2的下方。而且,在水平方向的外力作用于利用钩3悬挂的工件W时,钩3相对于基座部2围绕球面轴承4的中心点摆动。通过利用球面轴承4,能够针对所有水平方向的外力,使钩3相对于基座部2向由外力推压的方向摆动。以下对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工件搬运用工具1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工件搬运用工具1搬运工件W时,在以手腕110的前端的安装凸缘111朝向下方的姿态配置了机器人100的各轴的状态下,在钩3钓挂工件W的手柄W1而悬挂工件W。在该状态下,通过使机器人100进行工作,能够将悬挂于钩3的状态的工件W搬运到不同的位置。在该情况下,有时工件W的重量越大,即使机器人100的加速度较小,也会有较大的转矩作用于机器人100的各轴。尤其,协作机器人等机器人100在各轴具备转矩传感器,有时具备在利用任一个转矩传感器检测出较大的转矩的情况下使动作停止的停止安全功能。然而,只是为了搬运工件W而机器人100加速,机器人100就停止,则作业效率大大下降。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工件搬运用工具1中,在沿水平方向搬运由钩3悬挂的工件W的情况下,由于工件W的惯性,外力(惯性力)F向与机器人100的加速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于工件W。在该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工件搬运用工具1,利用由外力F产生的转矩T,钩3相对于基座部2围绕球面轴承4的中心点摆动。即,通过在球面轴承4的位置相对于基座部2使钩3旋转,使得由工件W的惯性产生的转矩T被缓解,并且能够减小由各轴的转矩传感器检测出的转矩T。由此,与未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工件搬运用工具1的情况进行比较,具有如下优点:即使将机器人100的加速度设定较大,也能够防止由工件W的搬运动作中的停止安全功能引起的机器人100的误停止。另外,在想要搬运的工件W与外围设备接触的情况下,也存在通过机器人100的动作而设想外的外力F被转矩传感器检测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钩3通过作用于工件W的外力F而相对于基座部2在球面轴承4的位置摆动,能够减小由各轴的转矩传感器检测出的转矩T。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工件搬运用工具1,具有如下优点:能够防止具有转矩传感器的机器人100中的由于外力F的误检测等引起的工作中的机器人100的频繁的停止,并且能够防止工件W的搬运作业的效率下降。尤其,由于作为可动连接部而采用了球面轴承4,因此在沿水平方向的任一个方向搬运工件W的情况下,也能够缓解施加于各轴的转矩T。并且,由于作为可动连接部而采用了球面轴承4,因此在机器人100停止之后,能够利用重力而将工件W配置于预定的定位位置。还可以具备由弹簧等弹性体构成的施力单元(省略图示),所述施力单元用于将钩3相对于所述基座部2强制于预定的定位位置。由此,能够使工件W更迅速地停止于定位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可动连接部,举例说明了球面轴承4,但取而代之,也可以采用万向接头(省略图示)。利用万向接头,也能够针对向水平方向的所有方向的外力F,缓解转矩T。另外,如图4所示,作为可动连接部,也可以采用直线移动机构8,直线移动机构8沿相互交叉的水平两个方向,以能够相对于基座部2直线移动的方式支撑钩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一轴的直线移动机构8重叠两个,以能够沿正交的两个方向移动的方式构成滑块9。一个直线移动机构8固定于基座部2的凸缘部5。如图5所示,钩3固定于滑块9,凸缘部5固定于安装凸缘111。根据该结构,由工件W的惯性产生的外力F,也通过使钩3沿该外力F的方向相对于基座部2直线移动而释放,使得外力F被缓解,并且能够减小由各轴的转矩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搬运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n基座部,其安装于机器人的手腕的前端;/n工件保持部,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工件;以及/n可动连接部,其在所述基座部以能够向释放作用于所述工件的外力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连接所述工件保持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1 JP 2019-1999831.一种工件搬运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座部,其安装于机器人的手腕的前端;
工件保持部,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工件;以及
可动连接部,其在所述基座部以能够向释放作用于所述工件的外力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连接所述工件保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搬运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连接部以能够至少向由所述机器人引起的所述工件的主要的移动方向位移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搬运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连接部是以能够至少围绕与所述主要的移动方向正交的轴线摆动的方式连接的旋转支撑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搬运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支撑机构是万向接头或者球面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搬运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连接部是以能够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岡昌宏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