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导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37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导管组件,包括球囊导管和导丝,导丝组装在球囊导管的中心管腔中,并在中心管腔中可相对于球囊导管运动,导丝的运动通过球囊导管末端的导丝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其中,导丝控制装置包括角度旋钮、推送控制组件和导丝扭转器;导丝扭转器用于锁紧导丝、并控制导丝绕轴旋转以及前进或后退;导丝轴向前进或后退的距离通过推送控制组件进行控制,并通过第一刻度示出;导丝旋转的角度可通过角度旋钮进行控制,并通过第二刻度示出;在导丝设有力感应组件,力感应组件用于感应并显示在导丝前进过程中,其前端承受的阻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器械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手术操作时间变短,且使得球囊导管与导丝的相对位置控制更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型导管组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型导管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球囊扩张导管常常由近端的海波管、导管座和远端的尖端、球囊、显影环、内管、外管、侧孔(导丝口)等组成。近端的导管座上有一个带螺纹的鲁尔接头,该接头上有一加压口用来给球囊加压,如图1所示。现有的球囊扩张导管使用时常常会借助细长柔软的导丝来到达病变的部位;通常先单独操作导丝让导丝到达病变部位,然后导管沿着导丝到达病变的部位,操作比较繁琐,如图2所示。因此,本领域尚缺乏一种复合型导管组件,以将导丝和球囊导管整合到一起,使得器械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手术操作时间变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导管组件,本技术的导管组件将球囊导管与导丝整合到一起,由以前的多人握持变到现在一人握持即可,该设计使得器械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手术操作时间变短,且使得球囊导管与导丝的相对位置控制更精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导管组件,具体地,该导管组件包括球囊导管和导丝,所述导丝组装在所述球囊导管的中心管腔中,并在所述中心管腔中可相对于所述球囊导管运动,所述导丝的运动通过所述球囊导管末端的导丝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其中,所述导丝控制装置包括角度旋钮、推送控制组件和导丝扭转器;所述导丝扭转器用于锁紧所述导丝、并控制所述导丝绕轴旋转以及前进或后退;所述导丝轴向前进或后退的距离通过所述推送控制组件进行控制,并通过第一刻度示出;所述导丝旋转的角度可通过所述角度旋钮进行控制,并通过第二刻度示出;在所述导丝设有力感应组件,所述力感应组件用于感应并显示在所述导丝前进过程中,其前端承受的阻力。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力感应组件包括外层弹簧圈、导丝内芯、力感应元件、力传输线和压力显示装置。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外层弹簧圈为中空结构,所述导丝内芯、力感应元件和力传输线置于所述外层弹簧圈的中空腔内。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丝内芯为长条变径结构,即所述导丝内芯的远段外径为D1,中段外径为D2,近段外径为D3,其中,D1≤D2≤D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丝内芯的远段的外径和近段的外径是不变的,所述中段为过渡段,其外径是渐变的,所述中段的外径沿从远到近的方向,从D1逐渐渐变到D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力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导丝内芯的远端,用于感测所述导丝在前进过程中,其前端承受的阻力。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力传输线的一端与所述力感应元件相连接,所述力传输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显示装置。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力传输线在所述导丝的尾部伸出所述导丝内腔延伸在所述导丝的外部并与所述压力显示装置相连接。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丝扭转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装配时,所述第一部分压缩挤压所述第二部分,使得所述第二部分形变并卡紧所述导丝。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未装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部分内部的圆锥最窄处的宽度为L1,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凸圆锥最窄处的宽度为L2,其中,L1<L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部分内部的圆锥最窄处是指第一部分的内直径最小处,第二部分的外凸圆锥最窄处是指第二部分的内直径最小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内部的圆锥母线与所述导丝所成角度为α,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凸圆锥母线与所述导丝所成角度为β,其中,α<β。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角度旋钮为中空结构,所述角度旋钮部分环绕所述球囊导管的握持手柄的近端设置,在所述角度旋钮的内侧壁上周向设置多个角度固定限位槽,在所述握持手柄的与所述角度旋钮相对的区域设有角度固定限位销,所述角度固定限位销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可从所述角度固定限位槽滑入和滑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角度固定限位槽周向均匀分布,相邻所述角度固定限位槽之间的角度为5°-120°;优选地,10°-90°;更佳地,20°-6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角度固定限位销嵌在所述握持手柄的一个径向孔内,所述角度固定限位销通过所述弹簧可以在该径向的孔内径向移动。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角度固定限位销包括宽段和窄段,所述宽段和所述窄段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凸台,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窄段外,所述径向孔设有第二凸台,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之间。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角度固定限位销的窄段通过所述第二凸台进行径向固定,所述角度固定限位销的宽段通过所述径向孔进行径向固定。在另一优选例中,当角度旋钮旋转时,角度固定限位槽会运动到角度固定限位销处,角度固定限位销进入角度固定限位槽,角度固定限位销卡住角度旋钮暂停旋转;再加大用力后角度固定限位销退出角度固定限位槽,角度旋钮继续旋转,角度固定限位销不在角度固定限位槽内,角度固定限位销不阻挡角度旋钮的旋转。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推送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圆轮和第四圆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是规格一样的齿轮,二者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刻度的两端,且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链条上设有轴向指针,用于指示所述导丝前进或后退的距离;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圆轮为同心设置,且所述第三圆轮的半径是所述第二齿轮的半径的2-10倍;优选地,3-8倍;更佳地,4-6倍;所述第四圆轮和所述第三圆轮相对设置,二者构成输送轮组,所述导丝在所述第三圆轮和所述第四圆轮之间进行输送,所述导丝的输送长度和所述第四圆轮和所述第三圆轮外圈的旋转长度一致。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丝和所述输送轮组之间为静摩擦。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三圆轮和所述第四圆轮均和所述角度旋钮固定成一体。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管组件表面涂覆有涂层。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涂层为硅油涂层或亲水涂层。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涂层含有药物。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刻度和/或所述第二刻度通过显示屏数显的方式进行显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刻度和/或所述第二刻度通过机械指针的方式进行显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丝相对所述球囊导管的轴向移动距离为0-50cm;更优地,0-40cm;最优地,0-30c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丝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绕轴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180°;更优地,0-120°;最优地,0-90°。本技术的主要优点包括:(a)操作更加简单;(b)缩短手术时间;(c)通过力感应组件,可以有效控制导丝前进的速度和力度,避免损伤血管或正常组织;(d)可以通过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示出导丝的前进距离和旋转角度,使得球囊导管与导丝的相对位置控制更精准;(e)简化导管组件的结构,减小产品自身的长度,节省材料。应理解,在本技术范围内中,本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件包括球囊导管和导丝,所述导丝组装在所述球囊导管的中心管腔中,并在所述中心管腔中可相对于所述球囊导管运动,所述导丝的运动通过所述球囊导管末端的导丝控制装置进行控制,/n其中,所述导丝控制装置包括角度旋钮、推送控制组件和导丝扭转器;/n所述导丝扭转器用于锁紧所述导丝、并控制所述导丝绕轴旋转以及前进或后退;/n所述导丝轴向前进或后退的距离通过所述推送控制组件进行控制,并通过第一刻度示出;/n所述导丝旋转的角度可通过所述角度旋钮进行控制,并通过第二刻度示出;/n在所述导丝设有力感应组件,所述力感应组件用于感应并显示在所述导丝前进过程中,其前端承受的阻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件包括球囊导管和导丝,所述导丝组装在所述球囊导管的中心管腔中,并在所述中心管腔中可相对于所述球囊导管运动,所述导丝的运动通过所述球囊导管末端的导丝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导丝控制装置包括角度旋钮、推送控制组件和导丝扭转器;
所述导丝扭转器用于锁紧所述导丝、并控制所述导丝绕轴旋转以及前进或后退;
所述导丝轴向前进或后退的距离通过所述推送控制组件进行控制,并通过第一刻度示出;
所述导丝旋转的角度可通过所述角度旋钮进行控制,并通过第二刻度示出;
在所述导丝设有力感应组件,所述力感应组件用于感应并显示在所述导丝前进过程中,其前端承受的阻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力感应组件包括外层弹簧圈、导丝内芯、力感应元件、力传输线和压力显示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力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导丝内芯的远端,用于感测所述导丝在前进过程中,其前端承受的阻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扭转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装配时,所述第一部分压缩挤压所述第二部分,使得所述第二部分形变并卡紧所述导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未装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部分内部的圆锥最窄处的宽度为L1,所述第二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敏杰沈碧峰洪泂付亮辉
申请(专利权)人:依奈德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