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364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其解决了现有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湿化瓶易倾覆、湿化液易被患者误吸入鼻腔、造成安全隐患,湿化率不可控,使用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其设有湿化瓶下瓶体,上端盖上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为双层管结构:内层进气管和外层密封上围圈,引水棒套筒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处设有中间带有通孔的隔板;引水棒套筒内连接设有引水棒,引水棒的外径小于通孔的直径;引水棒的上部穿入内层进气管中与进气接头相连通,引水棒的下部从通孔穿入引水棒套筒的下部后、其中部卡接固定在通孔中,引水棒套筒的上部与外层密封上围圈以及引水棒围成湿润腔,湿润腔上部通过外层密封上围圈与出气接头相连,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
技术介绍
吸氧是医院常用的抢救或治疗手段之一,由于人工制备的医用氧气极其干燥,如果直接吸入医用氧气,会导致患者呼吸道干燥不适,因此,氧气湿化成为患者吸氧过程中的必须环节。目前医院病房、门诊、急诊、手术室等部门,需要吸氧的患者大量增加,使用的医用吸氧装置多种多样,使用的医用吸氧装置在一次性湿化瓶容量、鼻氧管规格、流量、氧气湿化的要求上均有区别,另外吸氧装置的安全性、舒适性也会大大影响患者的吸氧质量。医用吸氧装置包括一次性湿化瓶,一次性湿化瓶可以通过气管直接连接制氧机,吸氧过程中,一次性湿化瓶容易倾覆,导致一次性湿化瓶内的液体从一次性湿化瓶内经呼吸面罩排出,极易被患者误吸入鼻腔,造成安全隐患,且使用不便,不能满足现有使用需求;另外,现有湿化瓶其湿化率不可控,尤其是使用过程中,随着湿化瓶中湿化液液面位置的下降,其湿化率变化比较大,人体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坚固耐用,制作成本低,通过结构设计实现使用氧气湿化过程中氧气湿化率可控、且持续稳定,防倾洒,有效避免湿化液液体直接从出气接头排出的情况发生,使用过程中可以360°旋转对整个氧气的湿化过程与结果均无影响,患者在吸氧过程中不会出现液体流出的现象,人体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显著提高的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其设有湿化瓶下瓶体,湿化瓶下瓶体上设有上端盖,上端盖上设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上端盖上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为双层管结构:内层进气管和外层密封上围圈,内层进气管与进气接头相连通,外层密封上围圈的上部与出气接头相连通,外层密封上围圈的下端与引水棒套筒的上端密封连接,引水棒套筒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处设有中间带有通孔的隔板,且引水棒套筒上部的内径大于其下部的内径;引水棒套筒内连接设有引水棒,引水棒的外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引水棒的上部穿入内层进气管中与进气接头相连通,引水棒的下部从通孔穿入引水棒套筒的下部后、其中部卡接固定在通孔中,引水棒套筒的上部与外层密封上围圈以及引水棒围成湿润腔,湿润腔上部通过外层密封上围圈与出气接头相连通。优选的,引水棒套筒的底部与湿化瓶下瓶体底部相接触,且引水棒套筒的底部轴向分布设有引液口。优选的,引水棒套筒的内侧壁上轴向分布设有第一固定加强筋,用于对插入其中的引水棒的下部进行加紧固定。优选的,引水棒套筒的下部外侧壁上轴向分布设有第二固定加强筋,用于对引水棒套筒进行固定。优选的,内层进气管的内侧壁上也轴向分布设有第三加强筋,用于对插入其中的引水棒的上部进行加紧固定。优选的,引水棒套筒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圈凹槽,外层密封上围圈下端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圈,通过凹槽与凸圈之间咬合实现二者直接的密封固定连接;引水棒套筒与外层密封上围圈连接处还通过引水棒套筒密封O型圈进行密封连接。优选的,湿化瓶下瓶体的上部与上端盖连接处通过上端盖密封O型圈进行螺栓密封固定连接。优选的,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处分别可拆卸连接设有密封堵头。优选的,引水棒的材质为具有多孔结构的医用材料;多孔结构的医用材料为海绵或者纤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结构简单巧妙,坚固耐用,制作成本低,通过结构设计实现使用氧气湿化过程中无气泡噪音,防倾洒,润湿后的氧气内水分含量(即湿化率)可控、且持续稳定。(2)本技术的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有效避免湿化液液体直接从出气接头排出的情况发生,使用过程中可以360°旋转对整个氧气的湿化过程与结果均无影响,患者在吸氧过程中不会出现液体流出的现象,人体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A-A剖面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的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B-B剖面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C的局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中H的局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中去掉湿化瓶下瓶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2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D-D剖面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中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6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6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中F-F剖面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16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21中G-G剖面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1中去掉密封堵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3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4中E-E剖面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图25中I局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7是图1的组装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湿化瓶下瓶体,2.上端盖,3.进气接头,4.出气接头,5.内层进气管,6.外层密封上围圈,7.引水棒套筒,8.隔板,10.引水棒,11.湿润腔,12.引液口,13.第一固定加强筋,14.第二固定加强筋,15.第三加强筋,16.上端盖密封O型圈,17.密封堵头,18.凹槽,19.凸圈,20.引水棒套筒密封O型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如图1-图24、图2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其设有湿化瓶下瓶体1,湿化瓶下瓶体1上设有上端盖2,上端盖2上设有进气接头3和出气接头4,上端盖2上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为双层管结构:内层进气管5和外层密封上围圈6,内层进气管5与进气接头3相连通,外层密封上围圈6的上部与出气接头4相连通,外层密封上围圈6的下端与引水棒套筒7的上端密封连接,引水棒套筒7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处设有中间带有通孔的隔板8,且引水棒套筒7上部的内径大于其下部的内径。引水棒套筒7内连接设有引水棒10,引水棒10的外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引水棒10的材质为具有多孔结构的医用材料;多孔结构的医用材料为海绵或者纤维,由于多孔结构的医用材料具有弹性和吸水性,所以引水棒10的上部可穿入内层进气管5中与进气接头3相连通,引水棒10的下部可从通孔穿入引水棒套筒7的下部后、其中部卡接固定在通孔中,引水棒套筒7的上部与外层密封上围圈6以及引水棒10围成湿润腔11,湿润腔11上部通过外层密封上围圈6与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其设有湿化瓶下瓶体,所述湿化瓶下瓶体上设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为双层管结构:内层进气管和外层密封上围圈,所述内层进气管与所述进气接头相连通,所述外层密封上围圈的上部与所述出气接头相连通,所述外层密封上围圈的下端与引水棒套筒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引水棒套筒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处设有中间带有通孔的隔板,且所述引水棒套筒上部的内径大于其下部的内径;/n所述引水棒套筒内连接设有引水棒,所述引水棒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引水棒的上部穿入所述内层进气管中与所述进气接头相连通,所述引水棒的下部从所述通孔穿入所述引水棒套筒的下部后、其中部卡接固定在所述通孔中,所述引水棒套筒的上部与所述外层密封上围圈以及所述引水棒围成湿润腔,所述湿润腔上部通过所述外层密封上围圈与所述出气接头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其设有湿化瓶下瓶体,所述湿化瓶下瓶体上设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为双层管结构:内层进气管和外层密封上围圈,所述内层进气管与所述进气接头相连通,所述外层密封上围圈的上部与所述出气接头相连通,所述外层密封上围圈的下端与引水棒套筒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引水棒套筒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处设有中间带有通孔的隔板,且所述引水棒套筒上部的内径大于其下部的内径;
所述引水棒套筒内连接设有引水棒,所述引水棒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引水棒的上部穿入所述内层进气管中与所述进气接头相连通,所述引水棒的下部从所述通孔穿入所述引水棒套筒的下部后、其中部卡接固定在所述通孔中,所述引水棒套筒的上部与所述外层密封上围圈以及所述引水棒围成湿润腔,所述湿润腔上部通过所述外层密封上围圈与所述出气接头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棒套筒的底部与所述湿化瓶下瓶体底部相接触,且所述引水棒套筒的底部轴向分布设有引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棒套筒的内侧壁上轴向分布设有第一固定加强筋,用于对插入其中的所述引水棒的下部进行加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磊丛培芳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盛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