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急救增氧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34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7
一种儿童急救增氧呼吸器,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吹气不能保证标准次数,及持续吹气易出现疲惫影响急救效果的问题;包括竖直轴向的柱体,柱体内同轴开设有储气腔与让位腔,储气腔位于让位腔的上方,让位腔内设有可左右转动的槽轮,储气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下端固定有推杆,推杆下端插入让位腔内且可与槽轮上的内凹锁止弧接触,柱体上端经软管拆卸连接有口含管,软管上经拉绳连接有鼻夹;能够保证标准吹气次数,设置鼻夹及口含管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急救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急救增氧呼吸器
本技术涉及急救护理
,特别是一种儿童急救增氧呼吸器。
技术介绍
昏迷患者或心跳停止患者在排除气道异物,采用徒手方法使呼吸道畅通后,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予以人工呼吸,以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如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呼吸,则要进行持续吹气,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儿童15次/分钟,婴儿20次/分钟。人工吹气前需要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另一只手挤压患者脸部使其张开嘴巴,医护人员针对儿童患者需要每分钟吹气15次,不仅不能保证标准吹气次数,且两手保持同样姿势持续吹气会让人感觉很疲惫,甚至会影响急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儿童急救增氧呼吸器,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吹气不能保证标准次数,及持续吹气易出现疲惫影响急救效果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竖直轴向的柱体,柱体内同轴开设有储气腔与让位腔,储气腔位于让位腔的上方,让位腔内设有可左右转动的槽轮,储气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下端固定有推杆,推杆下端插入让位腔内且可与槽轮上的内凹锁止弧接触,柱体上端经软管拆卸连接有口含管,软管上经拉绳连接有鼻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变频电机、槽轮机构推动推杆向上移动实现对患者的吹气,且能够保证标准吹气次数,设置鼻夹及口含管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急救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中鼻夹的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轴测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竖直轴向的柱体1,柱体1内同轴开设有储气腔2与让位腔3,储气腔2位于让位腔3的上方,让位腔3内设有可左右转动的槽轮4,储气腔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5,活塞5下端固定有推杆6,推杆6下端插入让位腔3内且可与槽轮4上的内凹锁止弧接触,柱体1上端经软管7拆卸连接有口含管8,软管7上经拉绳连接有鼻夹9。为了使槽轮4产生转动,所述的让位腔3内设有支撑板10,槽轮4经支撑轴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槽轮4下侧设有与其配合的拨盘11,拨盘11一侧设有圆柱销12,圆柱销12可插入槽轮4上的径向槽内,拨盘11后端经连接轴连接有变频电机13。为了使活塞5能够自动复位,所述的推杆6上套装有位于活塞5与储气腔2下端面之间的弹簧。为了使外界气体能够顺利进入储气腔2内,且对外界灰尘、细菌进行过滤,所述的柱体1右侧开设有与储气腔2上端连通的进气孔14,进气孔14内设有过滤膜15,进气孔14内设有位于过滤膜15左侧且开口朝向过滤膜15的进气单向阀16,软管7内设有开口远离储气腔2的出气单向阀17。为了便于口含管8与软管7拆装,且防止口含管8从患者口腔意外滑脱,所述的软管7自由端为硬质材质且其外缘面上设有环形凸起18,口含管8内表面上开设有可与环形凸起18配合的环形槽,口含管8上下两侧外缘面上分别设有挡板19,挡板19上开设有开口远离口含管8的放置槽。为了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及保护患者的鼻翼,所述的鼻夹9轮廓为上小下大且下端开口的葫芦形状,鼻夹9为弹性材质,鼻夹9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有按压垫20。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储气腔2内储满气体,变频电机13一分钟转动15转的初始状态;将口含管8放入患者口腔内,并使患者的上下两排牙齿分别处于对应的放置槽内,向两侧拉动鼻夹9上的两个按压垫20,两个按压垫20之间的距离增大后,使按压垫20与其对应的鼻翼接触,停止拉动按压垫20,鼻夹9将患者的鼻子夹住,防止口腔内的气体从鼻孔排出;启动变频电机13,变频电机13经连接轴带动拨盘11逆时针转动,拨盘11上的圆柱销12在径向槽内滑动并推动槽轮4顺时针转动,圆柱销12拨动槽轮4转动一次的过程中,推杆6下端与槽轮4上的内凹锁止弧逐渐脱离,并在槽轮4上的凸起端的推动下向上移动,活塞5向上移动、出气单向阀17开口打开,储气腔2内的气体经软管7及口含管8进入患者口腔内,实现对患者的吹气;当活塞5上端面与储气腔2的上端面接触时,推杆6下端与槽轮4的凸起端开始脱离并逐渐与下一个内凹锁止弧接触,此时,槽轮4的内凹锁止弧与拨盘11上的外凹锁止弧接触,推杆6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活塞5向下移动,进气单向阀16打开,外界气体经过滤膜15过滤后进入储气腔2内;随着变频电机13的持续运转,实现对患者持续吹气,且能够保证标准吹气次数,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急救效果。本技术可在柱体1上设置开关,用来控制变频电机13的启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变频电机、槽轮机构推动推杆向上移动实现对患者的吹气,且能够保证标准吹气次数,设置鼻夹及口含管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急救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急救增氧呼吸器,包括竖直轴向的柱体(1),其特征在于,柱体(1)内同轴开设有储气腔(2)与让位腔(3),储气腔(2)位于让位腔(3)的上方,让位腔(3)内设有可左右转动的槽轮(4),储气腔(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5),活塞(5)下端固定有推杆(6),推杆(6)下端插入让位腔(3)内且可与槽轮(4)上的内凹锁止弧接触,柱体(1)上端经软管(7)拆卸连接有口含管(8),软管(7)上经拉绳连接有鼻夹(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急救增氧呼吸器,包括竖直轴向的柱体(1),其特征在于,柱体(1)内同轴开设有储气腔(2)与让位腔(3),储气腔(2)位于让位腔(3)的上方,让位腔(3)内设有可左右转动的槽轮(4),储气腔(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5),活塞(5)下端固定有推杆(6),推杆(6)下端插入让位腔(3)内且可与槽轮(4)上的内凹锁止弧接触,柱体(1)上端经软管(7)拆卸连接有口含管(8),软管(7)上经拉绳连接有鼻夹(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急救增氧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让位腔(3)内设有支撑板(10),槽轮(4)经支撑轴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槽轮(4)下侧设有与其配合的拨盘(11),拨盘(11)一侧设有圆柱销(12),圆柱销(12)可插入槽轮(4)上的径向槽内,拨盘(11)后端经连接轴连接有变频电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急救增氧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6)上套装有位于活塞(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丽袁秀敏于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