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314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留置针本体、安装座、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留置针体本体上形成有肝素帽,所述肝素帽外壁上形成有连接座,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固定槽,所述连接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所述连接座和固定槽,使得所述肝素帽得到充分的固定,又降低了压疮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留置针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留置针能够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为了避免留置针发生移位,一般情况下是采用透明敷贴将其固定,可以较好的观察到穿刺点情况,但是在透明敷贴固定的操作中,透明敷贴很容易发生卷边,另外患者一旦出汗易造成敷贴松脱造成留置针松动或脱落,固定效果不好,固定效果不好,容易造成血液溢出,较为危险;也有通过外加3M弹力胶布,固定效果比透明敷贴好,但是3M胶布需要剪裁,容易遮盖穿刺点,对皮肤容易造成受压,时间一长弹性较差,也易造成胶布卷边脱管。为了避免压疮,目前也有使用导管固定贴进行固定,但是患者皮肤出汗影响粘接牢固度,而且导管固定贴从皮肤撕开之后,粘度大大降低,无法再粘在皮肤上,不便于位置的调整。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其具有固定效果好和预防压疮的特点,特别适合长期需要使用留置针的患者使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其中,包括留置针本体、安装座、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留置针体本体上形成有肝素帽,所述肝素帽外壁上形成有连接座,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固定槽,所述连接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杆和卡接块,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肝素帽和所述卡接块中部连接,所述连接杆垂直于所述连接杆;所述固定槽包括供卡接块通过的槽口和用于卡接所述卡接块的内槽;所述槽口两侧形成有位于内槽上方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卡接块能够在所述内槽内转动至垂直于固定槽并卡设在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下方。进一步,所述内槽内还形成分别位于槽口两侧并位于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下方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卡接块垂直于所述槽口时,所述卡接块抵顶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进一步,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下沿形成有导向斜面。进一步,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固定槽自上而下贯通形成在所述上座体上;所述上座体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座体上,所述上座体背离所述固定槽的槽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座体上。进一步,所述上座体两端形成有耳板,所述下座体的上表面形成有凸柱,所述耳板朝向所述下座体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凸柱配合的凹槽,所述凸柱嵌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凸柱中心形成有螺纹孔,所述耳板上设置有螺钉,所述耳板通过所述螺钉与所述凸柱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留置针固定装置还包括塑料材质的插接限位部,所述插接限位部包括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的上端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贴合在所述肝素帽外表面,所述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分别插接在所述固定槽内并位于所述卡接块两侧以限制卡接块转动。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易折连接结构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带上形成有带扣,所述第二固定带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带孔。进一步,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肝素帽的一面呈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上设置有海绵垫层。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所述肝素帽通过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安装座上的固定槽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连接完成后,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固定在患者手臂上,如此完成肝素帽的固定。由于通过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将手臂围在内部,相比较于胶布能够更好的调节松紧程度。也可以是将所述安装座通过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固定在手臂上后再将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槽固定连接。二、由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方便了固定槽的生产成型,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单独加工后,再继续拼接,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三、所述插接限位部限制了所述卡接块的转动,防止所述卡接块意外从所述槽口脱出。所述拉环方便使用者取下所述插接限位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连接座和固定槽,使得所述肝素帽得到充分的固定,又降低了压疮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肝素帽和安装座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肝素帽上设置连接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卡接块位于上座体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和图8为上座体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插接限位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留置针本体1;肝素帽11;连接座12;连接杆121;卡接块122;安装座2;上座体21;槽口211;内槽212;第一挡块213;第二挡块214;第一限位块215;第二限位块216;导向斜面217;耳板218;凹槽219;下座体22;凸柱221;海绵垫层222;第一固定带31;带扣311;第二固定带32;带孔321;插接限位部4;第一插接端41;第二插接端42;连接部43;拉环44;易折连接结构44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9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留置针本体1、安装座2、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所述留置针体本体上形成有肝素帽11,所述肝素帽11外壁上形成有连接座12,所述安装座2上形成有固定槽,所述连接座1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座2上,所述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所述肝素帽11通过连接所述连接座12与所述安装座2上的固定槽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连接完成后,所述安装座2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固定在患者手臂上,如此完成肝素帽11的固定。由于通过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将手臂围在内部,相比较于胶布能够更好的调节松紧程度。也可以是将所述安装座2通过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固定在手臂上后再将所述连接座12与所述固定槽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座12包括连接杆121和卡接块122,所述连接杆1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肝素帽11和所述卡接块122中部连接,所述连接杆121垂直于所述连接杆121;所述固定槽包括供卡接块122通过的槽口211和用于卡接所述卡接块122的内槽212;所述槽口211两侧形成有位于内槽212上方的第一挡块213和第二挡块214;所述卡接块122能够在所述内槽212内转动至垂直于固定槽并卡设在所述第一挡块213和第二挡块214下方。卡接块122的宽度略小于所述槽口211的宽度,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留置针本体、安装座、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留置针体本体上形成有肝素帽,所述肝素帽外壁上形成有连接座,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固定槽,所述连接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留置针本体、安装座、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留置针体本体上形成有肝素帽,所述肝素帽外壁上形成有连接座,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固定槽,所述连接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杆和卡接块,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肝素帽和所述卡接块中部连接,所述连接杆垂直于所述连接杆;所述固定槽包括供卡接块通过的槽口和用于卡接所述卡接块的内槽;所述槽口两侧形成有位于内槽上方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卡接块能够在所述内槽内转动至垂直于固定槽并卡设在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内还形成分别位于槽口两侧并位于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下方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卡接块垂直于所述槽口时,所述卡接块抵顶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下沿形成有导向斜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固定槽自上而下贯通形成在所述上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国栋王菲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